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齊魯文化的特點

齊魯文化的特點

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 齊魯文化之所以能夠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中發揮重要作用,其凝聚力和生命力來自其基本精神。齊魯文化的基本精神,我們大體歸納如下幾點:自強不息的剛健精神、崇尚氣節的愛國精神、經世致用的救世精神、人定勝天的能動精神、民貴君輕的民本精神、厚德仁民的人道精神、大公無私的群體精神、勤謹睿智的創造精神等。這些,對我們民族優秀傳統精神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氣節即誌氣和節操,指的是為堅持正義和真理,寧死不向邪惡屈服的品質。氣節之中,民族氣節為重。民族氣節是愛國主義的道德基礎,它以維護民族、國家利益為最高原則,表現出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和強烈的憂國憂民意識。在這壹點上齊魯諸子是有***同特點的,是他們***同鑄就了齊魯文化尚氣節的愛國精神,但是最突出的還是儒家。兒子有“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論語,子罕》)的名言,孟子有“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公孫醜》)的壯語。孔、盂是說到做到的。孔子周遊列國,到處碰壁,窮於宋、困於鄭、呃於陳蔡之間。“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論語?衛靈公》),繼續彈琴唱歌。在 *** 面前,孔幹表現出大無畏的精神,如公元前500年,齊魯夾谷之會。齊有司黎彌以獻舞樂為名,欲劫持魯君(定公)。在千鈞壹發之際,孔子“歷階而登,不盡壹等,舉袂而言”,以禮嚴辭痛斥齊國君臣,挫敗了齊人的陰謀,保衛了魯君安全,維護了魯國的尊嚴。(見《史記,孔子世家》)在真理面前孔子是“學而不厭”,“敏以行之”。他創辦私學授徒三幹,整理文化遺產,進行思想文化的創建,為我們民族文化的建設,作出了永不磨滅的貢獻。孔子是偉大的民族英雄,其思想永遠閃爍著愛國主義的光輝。孟子則善養“浩然正氣”,以充塞天地的氣概,推行其王道主義,把治理天下作為己任,提出“樂以天下,憂以天下”(《孟子?梁惠五下》)的主張,為追求真理,維護正義,可以舍生忘死。管仲,自古有爭議。他與召忽輔佐公子糾,公子糾死難後,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反事其仇公子小白,也就是齊桓公。因此,有人非議他。孔子的學生子路、子貢就提出管仲“非仁乎?”的問題。孔子對管仲以仁許之,說:“如其仁!如其仁!”又說,“管仲相桓公,霸諸侯,壹匡天下,民到如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豈若匹夫匹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論語?憲問》)管仲自己解釋這件事,不死於公子糾之難,是因為他“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史記?管晏列傳》)管仲的“功名”是與治天下連在壹起的。他相桓公,霸諸侯,壹匡天下,尊王攘夷,救邢,存衛,立曹,北逐戎狄,捍衛了中原和平和文明。這與死於壹人、壹姓的主人相比,是大局,是民族國家的大節。孔子以仁許之,正是對他這種大節的肯定,故管仲的愛國主義是深層的,壹般具有忠君忠主思想的人是不能理解的。其他齊魯諸子及其思想也都表現出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愛國行動和愛國精神。曹劌自薦,領兵敗齊,保衛魯國,孫臏用兵敗魏於桂陵、馬陵,保衛了齊國,信陵君竊符救趙,既救趙,又強魏,這些是壹種類型的愛國行動。魯仲連義不帝秦,用三寸不爛之舌解楚南陽之圍,退趙伐高唐之兵,卻侵占聊城的燕國10萬之眾,淳於髡“數使諸侯,未嘗屈辱”;子貢出使,不辱君命,並有“壹出而存魯,滅吳,弱齊,強晉而霸越”的奇跡;晏子長於辭令,善於人交,使楚舌戰群敵,增齊國威,墨子日夜奔走,消弭戰爭等外交活動,又是壹種愛國型類。稷下先生“各著書言治亂之事,以幹世主”(《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並進行文化思想創造,又是壹種類型的愛國表現。孔、孟、墨稷下先生等都辦教育,育人才,傳播科......>>

齊魯文化形成的自然地理環境有何特點 齊魯文化,確切地說,齊魯文化是齊文化和魯文化的統稱,春秋時期的魯國,產生了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學說,而東臨濱海的齊國卻吸收了當地土著文化(東夷文化)並加以發展。兩種古老文化存在差異,相對來說,齊文化尚功利,魯文化重倫理;齊文化講求革新,魯文化尊重傳統。兩種文化在發展中逐漸有機地融合在壹起,形成了具有豐富歷史內涵的齊魯文化。

簡述齊魯旅遊文化區的主要特征 作為生活在齊魯大地上的人們的獨特的生存樣態及其表現形態的齊魯文化,屬中國傳統文化或中的正統派.而山東旅遊呈現出的人文視界正是對中國正統文化的巡禮.本文即依據對文化旅遊的壹般理解,從文物古跡,民俗風情,藝術文化三個層面就齊魯文化之於山東旅遊的氤氳化生意義略做述論.

關鍵詞: 齊魯文化,山東民俗,文化旅遊

作者: 程勇,男,浙江大學人文學院博士後,曲阜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山東本為地域名稱,但從漢代起就有人用以專指齊魯之地,正式轉成獨立的政區名稱,則是在金代以後的事.明代置山東布政司,清代改稱山東省,由是固定下來.這片遼闊的地域之所以世稱齊魯之邦,則是由於在歷史上曾分屬齊魯兩國.山東不但有海岱湖山的自然勝景,更因齊魯文化的氤氳化生而富 *** 文旅遊資源.所謂齊魯文化是有別於中原文化,秦晉文化,燕趙文化,吳越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的獨立的地域文化體系,也就是生活在山東大地上的人們的獨特的生存樣態及其表現形態.與其他文化體系壹樣,齊魯文化也是壹個發展著的概念,既有橫向的地域擴展,也有縱向的歷史演進.若以先秦時期齊魯兩國的方國文化為標尺,可將貫通古今的山東地域文化概分為先齊魯方國文化,齊魯方國文化與後齊魯方國文化,其中自有壹脈相傳的精神氣質.若依照楊向奎先生所說:在中國歷史上,齊魯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正統派,則山東旅遊呈現出的人文視界也便是對中國正統文化的巡禮.下面就依據對文化旅遊的壹般理解,從文物古跡,民俗風情,藝術文化三個層面就齊魯文化之於山東旅遊的氤氳化生意義略做述論.

作為特定文化精神的凝結,載體和象征,滿載著歷史滄桑的文物古跡構成文化旅遊的基礎性層面.在山東遼闊的地域上,文物,遺址,史跡,古建築星羅棋布,展現著齊魯文化的精神氣質,歷史進程與輝煌成就,從而成為中國文化旅遊的勝地.

齊魯文化可遠溯至四五十萬年前與北京人同時的沂源猿人,並在山東境內形成從沂沭舊石器文化以迄嶽石文化這樣壹個國內罕見的完整的史前文化譜系,古文化遺址遍布各地.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的考古發掘已經給我們展現出這壹遠古文化的輝煌燦爛,大量的古人類化石,舊石器,細石器,青銅器文化遺存無聲地訴說著歷史的進程,而大汶口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時期精美絕倫,令人嘆為觀止的陶器,石器,玉器,以及文字和夯築技術的率先發明,無不昭示著遠古時代山東人的智慧,影響及於黃河中遊,江漢,長江中下遊,遼東,冀北以至粵北地區.在山東,更有傳說中的古老部落,主要有兩個系統.壹是居住在山東南部和西南部的傳說中黃帝,炎帝和顓頊帝的後裔,構成諸夏族;壹是太(又號伏羲氏)和少(或作少昊)後裔的東夷族.傳說舜生於諸城,臯陶生於曲阜,而大禹治水的活動,也主要集中在黃河下遊的山東地區.對於這些上古傳說中的部落首領,英雄與聖王的想象與紀念,不僅深植於齊魯文化的觀念層,孳生出諸多民俗節慶典禮,其物質性表現也構成山東旅遊的壹個主題,齊魯風物因此沾溉神聖氣韻.今天,在博物館中徜徉,在文化遺址上信步,凝神諦聽那些文物傳達的歷史脈動,我們仿佛可以超邁時空的阻隔,得與中華民族的古老身影親切照面.倘去濟南千佛山瞻仰舜王廟,到曲阜城東憑吊少昊陵,撫今追昔,基於華夏民族想象性認同的根源性的存在感也便會油然而生.

公元前11世紀,周王為控制殷商舊部,封太公望於營丘,建國為齊,以臨淄為中心,轄域包括今魯東,魯中,魯北,魯西;封周公旦於殷人的發祥地奄,建邦稱魯,以曲阜為中心,轄域包括今泰安,新泰,泗水,兗州壹帶.兩國以泰山為界,地理不同,風俗各異.因此,雖然都以東夷文化......>>

結合材料,分析齊魯文化走出去有何重要意義 ①利用自身優勢,突出本地文化特色,研究制定本市整體發展規劃,是研究矛盾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分)

②重點打造“文化經濟特區”,著力建設孔子及儒家思想研究傳播體系,是註重把握主要矛盾,堅持重點論。(2分)

③建設文化產業示範園區,總結推廣典型經驗,是把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堅持***性和個性具體歷史的統壹。(2分)

齊魯文化包括哪些地方 齊文化主要是指先秦時期齊國的文化。齊文化創始於姜太公(姜尚),傳至管仲而形成系統,後來由稷下齊法家進壹步發展。齊國的地域特點為齊文化的形成與發展提供了客觀條件;俯國經濟的多樣性和商業經濟的發展,促進了

山東省的地源文化 有什麽主要的文化特征 山東,因居太行山以東而得名,簡稱“魯”,省會濟南。先秦時期隸屬齊國、魯國,故而別名齊魯。山東地處華東沿海、黃河下遊、京杭大運河中北段,是華東地區的最北端省份。西部連接內陸,從北向南分別與河北、河南、安徽、江蘇四省接壤;中部高突,泰山是全境最高點;東部山東半島伸入黃海,北隔渤海海峽與遼東半島相對、拱衛京津與渤海灣,東隔黃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東南則臨靠較寬闊的黃海、遙望東海及日本南部列島。

齊魯文化是先秦時期齊魯國地盤對照至今山東形成和發展的壹種地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兵家文化、法家文化、墨家文化以及陰陽、縱橫、方術、刑、名、農、醫等。其中最核心是儒家文化。據當代作家田茂泉說,進入秦漢以後,齊魯文化逐漸由地域文化演變為壹種官方文化和主流文化。 齊魯文化的淵源,應追溯到距今5000年以前聚居在齊魯之地的古老民族――東夷族的發展。這個在傳說中曾以後羿和大舜為榮的民族。自20世紀以來,大量史前考古挖掘出的文物和數千遺址證明這是壹個文化發達早、文明程度高的民族。在齊魯之地上,不僅存在著從8000年前的後李文化到北辛、大汶口文化,再到龍山文化直至距今4000年左右的嶽石文化這樣壹個在文化傳統演變上壹脈相承又相對獨立的文化譜系,而且發現了距今5000年左右眾多的城堡遺址和標誌著文明發展程度很高的圖像文字、陶文以及生產的大量精妙絕倫的蛋殼黑陶及各種手工飾品。在戰國時期,儒學實際上已經占據了魯國、齊國兩個國家,實現了儒學齊魯化。秦漢時期,董仲舒吸收了齊國和魯國的新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體系,得到統治階級認可,儒學從此由“齊魯之學”發展到“獨尊儒術”。

魯菜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八大菜系之壹,以其味鮮鹹脆嫩,風味獨特,制作精細享譽海內外。省內地理差異大,因而形成了沿海的膠東菜和內陸的濟南菜以及自成體系的孔府菜三大體系。宋代後,成為“北食”的代表之壹。從齊魯而京畿,從關內到關外,影響已達黃河流域、東北,有著廣闊的飲食群眾基礎。魯菜是中國覆蓋面最廣的地方風味菜系之壹,遍及京津塘及東北三省。

山東是中國較早有戲劇活動的地區之壹。隋代齊倡名動全國,到了唐代參軍戲在山東流行。可以說長期流行的歌舞百戲,俳優活動,是戲曲孕育發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過程。

  • 上一篇:麥地閱讀理解
  • 下一篇:小吃店名字大全取名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