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子舞臺
民間流傳壹句俗語:“大戲(粵劇)上戲臺,調子要搭臺;壹塊竹笪墊地底,采茶班子亦都來。”意思是說,調子戲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凡請調子班來演出之前,當地群眾自己集資捐款,借木獻料,構搭調子戲臺。其規格為:高5尺,長與寬各12尺,並用竹笪圍隔留3尺左右的後臺。如果需要連續演出,戲臺頂端還要以竹笪覆蓋,以避免小雨或露水淋濕演員和樂器道具。
戲院
新龍戲院:新龍戲院(今印刷廠址)由當地官商合股投資,於光緒末年(1908年)建成,為龍州最早的壹家戲院。總建築面積450平方米,可容納觀眾800人。民國24年拆毀。
合龍戲院:位於合龍橋南側。民國8年(1919年)由廣西“十屬會館”集資興建,建築設計和面積與新龍戲院基本相同,為接納外地戲班最多的戲院。民國22年10月,廣州王醒伯戲班演出《神眼娥媚罵東官》壹劇時,由於觀眾起哄,造成走馬樓後墻坍塌,死傷多人,第二年才重修開放。解放初期,縣政府撥款改建。1952年縣人民政府又撥專款30多萬元,將原戲院全部拆毀,建成壹座擁有1200多個座位的龍州劇院。
龍江戲院:民國17年由廣東粵東會館籌建,院址在今皮革廠址後側,有600個座位,民國32年拆毀。
太平戲院:民國18年(1929年)由龍州商家韋光大,周冠文將康平街幾家鋪頭改建而成,可供四、五百人看戲。民國37年又將該戲院改為鋪面經商。
雙溪戲院:民國19年,地方政府被迫接受公眾輿論譴責,取締了在白沙碼頭下開設的雙溪妓院,老板把拆遷的草席竹棚搬到岸上(今土產公司處)搭建壹間戲院,院名仍稱“雙溪”,可容納500觀眾,先後接待過幾個廣東戲班和廣西戲班。但因地方過偏,日漸冷落,幾年後便自然倒塌。
新聲戲院:民國37年建成,地址在龍江街兩湖會館舊址(今電影院),是龍州商家投資建戲院的最後壹間。有座位600個,曾接待二、三個過山班路過演出。1950年10月,由越南回到龍州的勝利粵劇團(今百色粵劇團前身)在該院演出了壹段時間。戲院於1953年塌毀,同年,縣政府撥款在原址改建成露天影場。
上金康樂戲臺:民國31年在上金街中心建成。戲臺沒砌圍墻,四面通風,戲臺用壹層木板分開,中間留二個出入口,形成“二向”性的前後兩個舞臺。戲臺寬6.66米;長13.32米,高4.98米,臺面全用木板鋪平。臺下是1.8米高的通道,兩邊各擺著豬肉臺,有時圩日,臺上唱戲,臺下賣豬肉,別有壹番情趣。該臺在1966年拆毀。
下凍關帝廟戲臺:建於民國15年(1926年),是壹間祭神、演戲兩用廟臺,占地約50平方米;舞臺高約4米,寬約6米,長約8米,因常年失修,1954年舞臺損毀,1956年鄉政府撥款在原地修建壹座簡易戲臺,四周砌以圍墻,成為下凍鄉唯壹的露天劇場。1984年1月1日下凍電影院(800個座位)在此建成並正式開業。
水口慈沁園戲臺:民國21年由廣西督軍譚浩明(水口人)從廣州撥專款在水口街河岸上建成,面積約80平方米,寬約8米,長約10米,臺口高約1米。左右兩壁是山墻,中間隔以壹堵3米高的墻壁,將舞臺分成前後兩個部分,前臺為三合土地板,後臺用木板鋪成,臺內音響效果極佳。戲臺上方鑲嵌著壹塊壹米長的橫匾,鐫刻“慈沁園”三個紅底金色大字。該戲臺於1978年倒坍並拆毀。 邕劇
民國6年(1917年),廣西有名的邕劇軍民樂劇社來龍州新龍戲院演出,約於民國13年離開龍州。從此,邕劇便成為龍州城鄉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劇種之壹。解放以後,由於新風粵劇團遷來龍州安家落戶,粵劇便逐漸取代邕劇,以致邕劇這壹古老劇種慢慢地在群眾中消失。
粵劇
粵劇,是繼邕劇之後傳入龍州的第二個劇種。民國5年農歷十月初四,“班氏娘娘”神誕之期,請來了廣東南海紅船班參加演出活動,從此,粵劇傳入龍州。
1952年5月,新風粵劇團從思樂縣(今寧明海淵)來龍州安家落戶,改名為龍州粵劇團,該團自1952年至1964年,在本縣和外地巡回演出劇目達200多個,近代和現代劇目都占壹定的比例。“文化大革命”中該團撤銷。演職員下放農村插隊落戶。此後龍州、上金、下凍、水口各業余粵劇團隊,紛紛解體,粵劇幾乎瀕於滅絕。
粉碎“四人邦”後,戲曲藝術獲得了新生。1978年~1980年,龍州鎮先後成立了三個業余演出隊。
彩調
是縣內民間主要劇種之壹,流行於廣大農村,是各族群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之壹。據老藝人口碑,調子於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年)冬,由何家恩發起組織芹江調子戲班,這是龍州最早的調子戲班。班裏聘來了調子藝人朱師傅(宜山人)和梁師傅(桂林人)。由於調子藝人遊鄉串寨傳授技藝,敬習調子,壹時龍州廣大鄉村教調子戲成風,逢年過節,趕歌坡,廟會敬神,慶豐收等喜慶日子,無論在平原圩鎮、山鄉村寨的群眾,自願集資、出力,獻料搭臺,邀請由各村自由組合的調子班前來演戲。這種活動,往往從大年初壹開始,到元宵結束,已成為傳統的習俗。
根據調子藝人提供,全縣13個鄉鎮都有調子戲流行,尤其龍州鎮的菊扣,上金鄉的芹村、聯甲、江那、馱思,下凍鄉的春秀、左莊,水口鄉的羅回、更宜,武德鄉的蒲彩,馱馬,彬橋鄉的馱敏,上降鄉的鴨水、呼交,霞秀鄉的民強、藥松、板弄、那浪,響水鄉的棉江,逐蔔鄉的弄崗,金龍鄉的金龍街等最為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