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節是苗族的傳統節日,但現在龍舟節壹般就是指端午節。
龍舟競度最早是古代先民祭龍祖的壹種祭祀活動形式,先民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舟船畫上龍圖形作為部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故又稱龍舟節。
龍舟節是苗家村寨舉行的壹項節日活動。每個村寨都專門制作了壹兩只龍船,停放於蓋瓦的長廊形船棚內,等到節期下水劃賽。
苗族人民的龍舟節歷史悠久。清乾隆徐家翰著的《苗疆聞見錄》記載說:“苗民好鬥龍舟,歲以五月二十日為端節,競渡於清水江寬深水處。其舟以大整木刳成五六丈,前安龍頭,後置鳳尾,中能容20多人。短撓激水,行走如飛。”
關於苗家龍舟節的由來,在黔東南流傳著兩個民間傳說。有壹傳說,說代天降雨的龍王有壹次行錯了雨步,下雨時間違反天意。天公大怒,令雷公把龍王劈成數段拋入江中。從此天大旱,苗民即造龍船沿清水江劃渡,象征被雷公劈死的龍王復活了,又按常規降雨人間。這是壹種賽龍舟求雨的古老風俗。另有壹傳說,說有父子2人在江中打魚,兒子被龍王抓去當了枕頭,父親壹怒之下放火燒龍宮,將龍砍成幾段,浮屍江中。大家檢龍肉分吃。但吃了肉後九天九夜天全黑,不分白晝黑夜。有壹天,壹位婦女帶小孩到江邊洗衣,孩子用棒槌拍打江水,並不停地念著模仿擊鼓的“咚咚”聲,不久天就亮了。以後,這條江附近的苗民都過龍舟節,敲著鼓點子賽龍船。
苗族龍舟競渡具有悠久的歷史,明(嘉靖)《貴州通誌》卷三“風俗”記載:“鎮遠府端陽競渡。府臨河水,舟楫便利,居人先期造龍船,繪畫首尾,集眾搬演居戲。以箬裹米為粽,棄水中。拽船爭先得渡者,是歲做事俱利焉”。清(乾隆)《鎮遠府誌》卷九“風俗”:“重安江由秉入清江。苗人於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龍舟戲,形制詭異以大樹控槽為舟,兩樹並合而成。舟極長,約四、五丈,可載三、四十人。皆站立劃漿,險極。是日男女極其粉飾,女人富者盛裝錦衣,項圈、大耳環,與男子好看者答話,唱歌酬和,已而同語,語至深處,即由此定婚,甚至有時背去者”。清(同治)徐家翰《苗疆聞見錄》:“(苗人)好鬥龍舟,風以五月二十日為端節,競渡於清江寬深之處。其舟以大整木刳成,長五、六丈,前安龍頭,後置鳳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橈激水,行走如飛。”
龍舟節傳說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小江河口住著位老人,名叫保公。壹天,他帶著獨生子九保下河打魚。突然明雲遮天,狂風大作,江河巨浪拍天,從深潭中躍出壹條惡龍,壹下子將其子拖進了龍洞裏。老人驚恐萬分,立即潛下水去救兒子。可是為時已晚,惡龍早已將小孩咬死,拿來當枕頭,正酣然入睡呢。老人憤怒已極,決心為兒子報仇。他遊回岸上,拿著火鐮、火草,再次潛入龍洞,放火把龍燒死了。但是燒洞的煙霧卻彌漫了整個清水江的上空。接著,大雨滂淪,壹連九天九夜,天昏地暗,雞不見亮啄米,牛不見亮吃草,人不見亮幹活、大家什麽事也幹不成,很是發愁。當時,有壹個婦女帶著孩子摸黑到江邊洗衣,孩子將捶衣捧在水面上劃來劃去嘻戲,嘴裏不意中喊道:“咯咯多!咯咯多”誰知他這麽壹喊,天上頓時雲消霧散,東方升起了萬道霞光,壹輪鮮紅的太陽冉冉升起,大家都高興得歡呼雀躍起來。不久,江面上飄著壹條花花綠綠,身子有四五丈長,鬥那麽粗,閉著眼不動彈的怪物。大家跑去壹看,原來是被燒死的惡龍。膽大的人割塊肉燒著吃,還怪鮮美的。這麽壹傳開,誰都想嘗嘗。便紛至沓來搶力肉。擁著擠著,把整條龍都搶完了。勝秉寨(今屬施秉縣)發現得最早,分得龍頭;平寨(分屬秉雄縣)分得龍頜,塘龍寨(臺江縣,以下均屬臺江縣)分得龍身,榕山寨分得龍腰,施洞口的人去得晚了點,只分得龍尾,楊家寨去得最晚,僅僅分了點腸子。因此,現在楊家寨龍舟染成深綠色的(傳說龍的腸子呈深綠色),稱青龍。
當人們把龍肉分走後,是夜,惡龍便給大家托夢說:“我傷了老人的獨生子,自己也賠了壹條命,但願妳們老少行好、用杉樹依照我的身軀,在清水江、從江河劃上幾天,讓我象活著壹樣,我便興雲作雨,讓妳們五谷豐登。人們聽了,信以為真,就照惡龍所說,先制條小舟來劃,果然靈驗,降了喜雨.大家更高興了,紛紛做起龍舟來劃。最初大家商定;按照分龍肉的先後順序來劃。如勝秉分到龍頭、排在農歷五月初五;平寨分得龍頸,排在五月初六。但此時正值割麥、插秧的農忙季節,為了不誤家時,痛痛快快過節,於是各寨又來協商,改在農歷五月甘四日到甘七月分期分地舉行競渡。據說改變日期的次年,就遇到了幹旱,大家認為這是改變日期造成的,於是又商議恢復農歷三月五日在勝秉、平兆兩寨劃壹天作為龍舟節的開始。在平兆舉行的儀式,下遊賓洞寨的龍舟壹定要參加,並且由他們先期到達,施洞的後到,大家劃壹劃,表示壹下意思就散走,次日仍然下地幹活.到二十四日以後再舉行正式的活動,盡情歡樂幾天。經商議平寨為農歷五月甘四,塘龍二十五。榕山甘六施洞甘七,定在上述四個地點集中。這壹規定,相沿成習,直到今日。這壹活動逐漸演變成今天的龍船節。
江岸上還有踩鼓、吹笙、賽馬、鬥鳥等活動。到了龍船節結束時,各村寨都大排酒席,壹方面酬謝橈手和大家的支持,壹方面通過聚餐互祝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好年景。
端午節龍舟節簡介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仲夏端午,蒼龍七宿飛升至正南中天,是龍飛天的吉日。端午節,本是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祈福辟邪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總的來說,端午節起源於上古先民擇“飛龍在天”吉日拜祭龍祖、祈福辟邪,註入夏季時令“祛病防疫"風尚;把端午視為“惡月惡日”起於北方中原,附會紀念屈原等歷史人物紀念內容。
端午節兩個標誌性習俗是吃粽子和龍舟競渡。據聞壹多先生在《端午考》與《端午的歷史教育》(見《聞壹多全集》)論文中考證認為:先民以“龍”為圖騰,而且每年在端午這天,舉行壹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有壹項活動便是在急鼓聲中以刻畫成龍形的獨木舟,在水面上作競渡祭龍神,也給自己遊戲取樂,這便是龍舟競渡習俗的由來。關於龍的傳說,在《路史》等著作中有相關記載:“天皇氏驤首、鱗身”。《易緯通卦驗補遺》:“天皇氏之先,與乾曜合德。”此言天皇氏祖先與日、月、五星(七曜)合德,即其身份極為崇高。《河圖》:“五龍見教,天皇被跡。”榮氏註曰:“五龍治在五方,為五方神。”《春秋命歷序》:“(五龍)父子分治五方”。以“龍”為圖騰,在圖騰時期,四支族的四龍各治壹方,而以團族的壹龍為中央***主,所以有五龍分治五方之說(聞壹多《端午考》)。這些龍的歷史傳說,其實即是源於上古先民對龍的崇拜與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