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二)揀石料起家石材業

(二)揀石料起家石材業

上世紀 70 年代後期,天津進出口公司派了壹部大吊車在渾源南山(恒山)河灘裏吊裝大石頭,那種發綠的直徑 1 ~ 3 米的巨大石塊,幾塊裝壹卡車就拉走。後來當地老鄉才知道那是綠花崗石(商品名),可切磨出草綠色板材出口到日本,是作墓碑用的。開始村裏向他們收費,每吊走壹塊原石收幾十元錢。當百裏之內河灘裏大石頭吊光後,就開始開發山上原生綠色石材。原來它們是 20 億年前從地幔深處順地殼裂隙侵入進來的,這種富鐵鎂質巖石稱輝綠巖,它在侵入後於 19 億年前經過區域變質形成。渾源的石材開采加工業也由它的存在而興起。

80 年代初,這些綠色的變質輝綠巖被采盡後,開始采黑花崗石(商品名)。它們是 16 億~ 18 億年前侵入的未變質的輝綠巖,廣泛分布在恒山。大大小小石料廠、磨切石板的加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在渾源發展,並很快蔓延到應縣、繁峙、代縣、靈丘各縣。這些輝綠巖均成寬5~20m,延伸幾千米到十幾千米,直立成墻狀,沿北西 315°~ 340°方向伸展分布。

盂縣輝綠巖石材

恒山建材礦產從輝綠巖開發起始,陸續在靈丘南山發現“貴妃紅”花崗巖,在代縣發現榴閃巖,壹種以大顆紫紅色石榴子石集合體與板狀透閃石 - 直閃石為背景的高檔飾面石材。

改革開放初期,在山西省進出口公司的帶動下,五臺山的綠片巖、定襄的灰紫色板巖、太行山紅砂石板材,都以毋需磨光只需切割成型,就可供出口。到上世紀 80 年代山西興起板材熱,婁煩五龍山大理石礦、廣靈六棱山大理石礦、五臺東冶大理石廠、盂縣五開掌大理石礦,寧武、五寨的紫蘇花崗巖礦,陵川、聞喜大理石礦都蓬勃開展,從此山西進入石材工業興旺期。

  • 上一篇:馬來西亞歌手茜拉婚紗照曝光,曾參加過《我是歌手》
  • 下一篇:山西乾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