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尋高蹺的歷史演變,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嗎?

尋高蹺的歷史演變,是中國人最早發明的嗎?

是中國人發明的。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註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壹註釋中,我們不難想象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制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關於高蹺的起源,已故歷史學家孫作雲(公元1912~1978)在他的《說丹朱——中國古代鶴氏族之研究——說高蹺戲出於圖騰跳舞》壹文中,首次提出高蹺源於鶴圖騰崇拜的論點,並以《山海經》古文獻為據:“長股之國在雄常北,被發,壹曰長腳”。晉人郭璞註釋為:“或曰有喬國,今伎家喬人蓋象此身”,清人吳任臣註釋為:“喬人,雙木續足之戲,今曰xi(同屣)蹺”。兩種註釋都認為長股國人即用木蹺紮在腳上的長腳人。《說丹朱》中認為:高蹺源於原始圖騰信仰、用於宗教祭祀儀式,又從雜技表演演變為扮演戲曲人物的舞蹈形式。堯舜時的丹朱是以鶴為圖騰的氏族,高蹺戲直接出於古代的鶴圖騰氏族的跳舞。近有學者認為,甲骨文中有壹字可以解釋為“像壹個人雙腳蹈矩棍而舞”,如果得以成立,至遲商代後期,民間獨特的這種踩高蹺舞蹈形式就已經問世。這又是源於圖騰崇拜的補充。不僅如此,非洲紮伊爾巧克威(tchokwe)部落宗教儀式中,也有踩蹺的表演,壹名巫師的腿上綁紮著長木蹺,徐徐走動,兩手緩緩起舞。這當是“圖騰崇拜說”“宗教儀式說”的又壹佐證。

高蹺起源的勞動說,可依據晉人郭璞的另壹條註釋:長臂國人在赤水之東,身體像常人,但臂長三丈。“或曰,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由此聯想到,腳長是綁紮著木蹺,手長是手中拿著長木制作的捕魚工具,所描繪的酷似現今居住在廣西防城“京族三島”的京族漁民踩著木蹺在淺海中撒網捕魚的形象。另據1930年代《藝風》雜誌記載:“武昌的筷子街和箍籠街,因地位低濕常被水淹,那裏的住民每當水淹時,差不多都踩著高蹺來往。這又是高蹺源於勞動生活記載。

從雜技向扮戲的演變——高蹺不同時代的名稱,說明它從雜技表演向扮演戲曲人物的演變。魏晉前後的“喬人”是從圖騰崇拜向雜技的過渡,高超的驚人之技藝,雖帶有神秘色彩,但已是表演性形式。隋唐時的高蹺從叫作“長蹺伎”名稱中,可知它已是娛樂性表演形式。南宋臨安燈節中“踏蹺”和“村田樂”“撲蝴蝶”壹起出現,說明已成為民間舞蹈。明清文獻記載,高蹺常與秧歌結合扮演戲曲人物,叫作“高蹺秧歌”。如《京都風俗誌》載:“秧歌,以數人扮陀頭、漁翁、樵夫、漁婆、公子等相,配以腰鼓、手鑼、足皆登豎木,謂之'高蹺秧歌'”。現在京津壹帶的高蹺多屬此類,演員12名,分扮陀頭,小二格、漁、樵、耕、讀等人物,或扮成《水遊傳》《白蛇傳》《西遊記》等戲曲人物。表演又有文、武蹺之分,文蹺講究扭、逗,或表演情節簡單的小戲。武蹺強調個人技巧,如“單腿跳”“撲虎”“劈叉”以及“越障礙”“跳高桌”等。北京房山張謝村名為“登雲會”的高蹺,其木蹺長140厘米,技藝精湛的演員可後屈壹腿,只用單蹺從四張疊起的高桌上壹躍而下。

  • 上一篇:黑板是怎麽制作的,那些材料怎樣得到
  • 下一篇:小學玩具的英語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