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教師是新課程的設計者
在新的課程改革引領下,教師應該是新課程的設計者。“新教材為教師提供了自由度巨大的空間,新教材表面看來簡單了,實際上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更高了。利用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讓學生主動探索知識與發展,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超越教材。“新的小學語文課程改革倡導探究的學習方式,考慮學生學習因素更多,更多地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設計小學語文教學的目標,設計創設每篇課文的教學情境,探討小學語文的教學方式,讓教師與學生***同創造知識。對於每壹節語文課,教師設計的課要發揮激勵機制,特別是要設計如何使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獲得知識,通過學生自己對語文課的探索、自主學習、自覺獲得語文素養的提高。具體地說,對壹篇課文,教師要設計出通過學生學習在知、情、意、行等方面應達到的目標,設計出達到目標最有效的途徑,設計出這節課的情境創設,設計出習題能夠有效地檢測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效果。如:字詞的拼寫,段落的理解,以及由本篇課文的學習拓展出來的相類似的知識遷移。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只有整體的教學目標,對於每壹篇小學語文課文來說,沒有分步教學目標,沒有教學方法的指導,沒有現成的教案,所有的這壹切都需要教師自己設計。教師要在研究課程標準、研究教科書、研究學生、研究社會中去拓展課程資源,開發教材,“師其意而不師其辭”,成為新課程的設計者。
新課程改革,使得教師作為課程設計者這個角色更加鮮明突出。只有成功的設計,才能使小學語文教師成為壹位不平凡的教師。
二、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與引導者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是“講授式”,教師是課程的主動者,學生是被動的接受者。學生的學習全在教師的安排下進行,沒有自主性、參與性,更無創造性可言。新課程積極提倡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學習方式。隨著學習方式的轉變,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是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引者,幫助學生指定適當的學習目標,並確認和協調達到目標的最佳途徑,以使學生自覺地投入學習。小學語文教師引導者的角色定位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的課堂上,學生與教師的地位變得平等,教學活動充滿民主性。在小學語文課的學習過程中,“課堂是師生互動、心靈對話的舞臺,是師生***創奇跡的時空,是向未知挺進的旅程,是向每位學生心靈都敞開溫情的懷抱,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教師在語文課堂中深入學生,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況,分析學生的學習個性特征,了解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有哪些困難,以便於能夠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在語文課堂上,學生針對某壹問題發表自己的觀點,作為引導者的教師應該熱情傾聽,適時進行點撥、評析,不能隨意否定學生的認識、觀點。即使學生的觀點不可取,教師也應該是委婉地指正,正面地引導,千萬不要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是擁有教學理論素養的教師與學生進行溝通和合作的過程。在新課程中,教師的主體地位讓位於師生的互教互動,“教師的教學不再是傳授,而在於激勵與鼓舞”教學的過程是師生***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教師做壹個成功的合作者和引領者應該是“將教學內容與學生之間暗藏的‘契合點’呈現給學生,喚醒學生封存的記憶,激發學生沈睡的潛力,讓學生去探究、去發現。讓每壹節課都變成不可重復的激情與智慧的生長過程,讓學生上課的感覺像春天!”
三、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參與者和促進者
課程改革把小學語文教師定位於參與者和促進者,是針對學生的學習而言。它改變了教師在傳統的教學中的權威者地位,教師處在了壹個與學生平等的地位來組織、參與學生的語文學習活動。在教學之前,教師要幫助學生制定每壹篇課文的學習目標。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的學習服務,對學生的學習活動給予啟迪、點撥和支持,不代替學生思考和勞動;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盡情發揮,註重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的體驗、感受。教學後,教師應組織學生運用正確的方法進行有效的復習,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而不是僅僅局限於書本的知識上。教師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參與者、組織者,應該把自己看作是學生群體中的壹員,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來,和學生壹起討論、實踐,在與學生***同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同完成學習任務。
新課程賦予了小學語文教師是課程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參與者和促進者等角色,這是對“教師”歷史性的新詮釋。教師的新角色定位,彰顯出了教師的勞動富於創造性、生命性,是教師人生價值的升華。“為了每壹個學生的發展”這是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的核心宗旨。要實現這壹目標,我們語文教師必須要了解兒童,走進兒童的心靈世界,遵循教育規律和方法,蹲下身來,帶著鼓勵、微笑和友誼,做成人世界派往兒童世界的使者,在研究學生上下工夫,在走向學生上動真情,在為學生未來發展上多服務,尋求適合每個兒童成長的方法,創造壹種心心相印的語文教學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