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埠木版年畫始於明洪武年間,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清朝乾隆年間,楊家埠年畫已行銷省內外。楊家埠年畫題材多樣,吉祥活潑,色彩鮮明,具有濃郁的民間色彩。根據張貼方位的不同,通常可分為門畫、炕頭畫等品種。楊家埠年畫的功夫在版上。木版制作是個細致活,需要精雕細刻,有的木版能夠保存多年。在壹些民間藝人的手中,至今保存有明清傳下來的木版。刻好版,還要層層上彩,印在紙上,壹幅年畫通常要上6-8道彩才能完成,都是純手工制作,大多是現場印制。
高密撲灰年畫全國獨此壹家,年畫藝人用柳木炭條起線稿,再用畫紙在線稿上撲抹復印,壹稿可撲數張,因有這壹招,便有“撲灰”之名。撲灰起稿之後,再加手繪壹整套工序,才能畫出壹張漂亮的畫來。撲灰年畫起源於明初,最初的作品大多是神像和墨屏花卉。到乾隆末年地方上作撲灰年畫的人漸多。到清末,發展成兩個主要的流派:“老抹畫”和“紅貨”。如今,撲灰年畫的作品日漸其少,當年兩派藝人的作品,存留下來的都特別珍貴。
山東濰坊是中國著名的風箏產地,明代就已在民間出現紮制風箏的藝人。後來,隨著放風箏習俗的流行,風箏藝術亦達到鼎盛階段。濰坊風箏主要有3種基本造型:串、硬翅和簡形,其中以龍頭蜈蚣最突出。現代風箏在繼承傳統精華的基礎上,不斷花樣翻新,贏得了“風箏藝術,濰坊第壹”的美譽。現在濰坊已成為國際風箏節的固定舉辦地。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山東民俗中,泥塑、皮影、烙畫、微雕和臉譜等山東民俗即使在全國也是叫得響的。
山東濟南被稱為“面塑之都”,在濟南工藝美術中,面塑成為最具地域特色的壹個種類。濟南的面塑色彩鮮明,手法細膩,應用手指的撚、揉、搓,再配以刀、篦、針的搓、切、點制成的人物形象,衣飾容貌逼真傳神,特別是對中國古裝戲劇人物的塑造尤為專業。濟南市民俗藝術館劉學斌館長介紹,現代面塑的發祥地就是山東,代表人物是董風歧,尤其擅長人物像。“面塑的最高極限就是微塑,董風歧的人物微塑最小的只有壹厘米高。”山東民俗文化由古至今,因移民、交通、外出謀職等原因,不斷發生地域之間的交流,表現於民俗演變,形成了吸收與開放兼有的態勢。 因移民而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產生了深刻影響。明初推行"移民寬鄉"的民墾政策,從明洪武二年到永樂年間大批移民由山西洪洞縣大槐樹遷至山東、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壹帶,其中壹部分又先後由濱州壹帶東遷。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各地。山西民俗影響山東,如寒食節不生火做飯。魯西北數縣居民(今聊城壹帶),許多是明代初年由直隸(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而來,他們居住的地方,年畫、泥玩具等民間藝術品,至今與棗強風格相近。明初由四川移民到山東的多集中在萊州,因此,萊州風俗多有與東鄰不相同,還有許多市地有移民至山東各地,民俗也各異。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當地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的漢族民俗舞蹈之壹,屬於三大秧歌之壹。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壹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後,多年相傳改進,到1863年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壹定形式。
膠州秧歌又稱“地秧歌”、“跑秧歌”;民間稱“扭斷腰”、“三道彎”,是山東省三大秧歌之壹。膠州秧歌有230多年的歷史,清代膠州包煙屯趙姓、馬姓兩家於1764年逃荒關東,沿途乞討賣唱,逐漸形成壹種邊舞邊唱的形式。返回故鄉後,經多年相傳,不斷改進,到1863年便基本成型,舞蹈、唱腔、伴奏均有壹定程式。演員10人分為鼓子、棒槌、翠花、扇女等5個行當,表演程式有十字梅、大擺隊、正挖心、反挖心、兩扇門等,伴奏樂器除嗩吶外,還有大鑼、堂鼓、鐃鈸、小鑔、手鑼等,唱腔曲牌有30余個。1860年後,又在膠州秧歌的基礎上,創立了秧歌小戲,有35個劇本。1957年,膠州秧歌進京演出,博得好評。嗣後,1991年的“中國首屆秧歌大賽”中,膠州秧歌獲優秀獎。
山東剪紙是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也是民間剪紙的主要發祥地之壹,這裏的剪紙種類繁多,用途不壹,有春節時為了增強節日氣氛的“門箋”、窗花、墻花,有正月十五的燈籠花,新屋裏的頂棚花,膠東的紙鬥、笸籮花,還有送禮用的禮花、喜花,用於刺繡底樣的鞋花、兜兜花、枕頭花、衣花,等等。
剪紙,山東各地名稱不壹,分別稱為窗花、窗染花、花兒等,其制作過程稱為鉸花、摳花。按民俗功用,山東民間剪紙可分為三類:節日剪紙、禮俗儀式剪紙、日用剪紙。山東民間剪紙的題材是很廣泛的,它不僅表現了群眾喜聞樂見的事物,也反映了他(她)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文字圖案、鳥獸魚蟲、花卉蔬果、山水風景、民間傳說、戲曲人物、歷史典故、宗教民情等等。
山東剪紙從造型風格上大致可分兩類。壹類是渤海灣地區粗獷豪放的風格,與黃河流域其他省份的剪紙壹脈相承。壹類則是更有特點的山東膠東沿海地區以線為主,線面結合的精巧型剪紙,它似乎與山東漢代畫像石刻細密繁縟的風格壹脈相承,以其花樣密集的裝飾手段,使單純爽快的外型更飽滿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