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淺絳畫法離不開樹,而松樹又是百樹之首,因此,學習和了解山水畫中的松樹,是非常必要的。了解松樹和研究其畫法也有兩條途徑,壹是學習、臨摹先賢畫譜。二是到自然界中寫生。
松樹具有陽剛之美,其枝幹更具有柔中有剛的美,松的葉群,更給人以清脫之感,它是我們民族心目中的吉祥樹,是常青不老的象征。
松樹有的像虬龍,所以人們稱為“虬松”,其枝幹多變,直處坦率,彎曲內斂,顯出龍探青山之狀。也有的松樹曲中有直,似蛟入海之態。還有的松樹巨臂遮天,挺拔剛毅,有拔地鉆雲騰飛之勢。
在淺絳畫法中,松樹樹幹要中鋒用筆,樹幹與樹枝間的樹杈,壹般不小於90度。畫樹梢用側鋒,這樣效果會好些。用筆順序壹般是從左到右、從上到下。
松葉組合分為兩類,也就是馬尾形和菊花形,也可以據此而演變。畫針葉壹般用筆是“虛起實落”,就是筆尖先入紙,筆腹後落,這樣畫出的針葉是前尖後鈍,有力度,很符合畫松品格,這種畫法可以區別於水草等其他草類植物。
在淺絳畫法中,樹幹皴法有的用魚鱗皴法,有的畫似方非圓狀,有的采用各種擦或勾,這就要根據背景情
況酌定。而松樹著色壹般使用赭石染樹幹,花青染樹葉為主。
還有,柏樹壹年四季不落葉,葉呈黑綠色,樹幹泛白,有強烈的黑白關系對比,很適宜用國畫淺絳畫法表現。柏樹的枝呈弧形,而且彎月形多壹些,枝幹樹杈以銳角為主,這和松樹樹杈角度略有不同。
在淺絳山水畫中,畫樹幹時用筆要特別註意,要幹中有濕,濕中有幹。小柏樹樹幹皴法以橫筆側鋒為主,老柏樹壹般使用長線和短線相結合的皴法,使之在流暢的線皴之下,顯露蒼澀之感。
畫葉壹般用禿筆、焦墨立筆戳下,要註意點時的速度變化。點出葉子要大小相間,疏密有致,要看得出是壹下壹下認真的。畫中柏樹葉是畫家主觀而得的點狀形體,所以,務求畫得毛,使之輪廓感覺不清楚,這樣反而更耐看。有時也可以用濕墨大面積去破,使之出現豐厚華滋之感。
在壹幅淺絳山水畫中,中遠景樹的表現非常重要,它不僅有獨特價值,同時為豐富山水畫空間發揮著重要作用。
淺絳中遠景樹的畫法,也稱“叢樹畫法”。此法要求畫樹時要嚴謹,以密為主,以疏為輔,疏密關系和位置要根據情況而定。這種筆法要求變化多,用中鋒畫主幹,側鋒畫小枝,用墨時要重墨在前,淡墨在後,雜樹排列於先,松樹、枯樹在後。樹的根底部不要平齊,並用淡墨渲染,可用此法拉開遠近關系。
在壹幅淺絳國畫裏,遠景樹和中景樹是相對存在的,所以,它可以往虛裏畫。因為中遠景樹都有著***同特點,就是形體簡散。因此,
不宜多用筆畫實的地方,如樹幹,可用淡濕墨畫,虛的地方如樹葉,可用稍濃壹些的墨畫。這樣,在幹、濕、濃、淡的筆墨交替中,會產生虛實相生、相得益彰的效果。
淺絳山水畫中的中遠景樹枝幹用淡赭或淡綠色都可以,可以用淡墨加花青染樹葉。淺絳山水畫特點是清逸空靈,明快淡雅,在總體上形成暖色調,不要打亂淡彩設色的統壹。為了達到創新目的,並保持其設色特點,需要畫家做出很多努力。
淺絳山水畫著色方法大概有兩種,第壹種是填色法,是在勾好的墨框內填顏色。步驟是先勾好墨線,然後在輪廓範圍內填上赭色,填色位置在山石受光部位,再用赭色復勾,使山石更加厚重壹些。
還有壹種是嵌色法,這種著色法很少用,壹般表現早晨或傍晚,陽光斜射石壁的景象,也表現秋樹、秋石的景象,就是在墨底上嵌上朱砂、朱磦等暖色塊或暖色點子等。
此外,色墨融合法也是淺絳山水畫重要畫法,這種畫法色與色可以融合,如汁綠融合赭色,可得冷中有暖的效果。色與墨融合,可使顏色重而不浮,如墨加赭色,大筆下去即透徹又淡雅。
山水淺絳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