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廣州民居,壹般人的第壹個反應就是西關大屋。
所謂西關,是老廣州人對位於荔灣區,北接西村、南瀕珠江、東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壹帶地方的統稱。
西關在明清時期是廣州的商貿中心。
明末興建起十八甫,開設有十三行。
清代中後期起,又先後形成了寶華街、寶源街、多寶街、逢源街等商賈富紳豪宅區(其中寶華街、寶源街、多寶街被稱為“西關三寶”),西關於是成為廣州時尚的代表。
西關壹帶的大屋,也成了那個時期廣府民居的標誌性建築。
西關大屋平面布局壹般為左右對稱,中軸線上為主要廳堂,每廳為壹進,全屋壹般為二至三進,廳之間用小天井相隔,天井有上蓋,靠天窗采光通風。
廳的兩側為偏廳、偏房,大屋子偏房的兩側還有巷,叫“青雲巷”,又稱“冷巷”、“火巷”、“水巷”等,具有交通、通風、采光等多種功能。
西關大屋裝飾最有特色的部分為大門,壹般分為三道,稱“三件頭”。
臨街最外的壹道是四扇對開的屏風門,也叫矮腳吊扇門或花門。
花門上部為木雕通花,鑲著花玻璃或襯以鉤花布簾,頂端兩角通常還會對稱地雕壹串葡萄或松鼠之類的木雕作為裝飾。
屏風門可以遮擋街上行人的視線,同時又不影響采光和通風,特別能體現廣州人的生活取向——重視小家庭獨立的生活空間和個人隱私,同時在悶熱多雨的嶺南地區,保證通風又是第壹要務。
屏風門之後就是獨具嶺南特色的趟櫳了。
趟為開,櫳為合,趟櫳就是可以滑行著拉開、合上的木門,其原理及功能和現代橫拉式的防盜門差不多。
趟櫳之後的大門才是真正的大門,壹般都非常厚重,用於防盜。
西關大屋最多時曾達到800多間,現存的已不足百間,其中保存較好的寥寥可數。
在現在的西關,妳更多感受到的是平民化的廣州生活——狹窄而擁擠的道路,呈放射狀伸向不知何處的小巷,出售在其他地方再也買不到的小商品的小店,被許多人家切割成不規則的壹小間壹小間雜亂的舊屋。
目前保存較好的西關大屋包括位於文昌北路耀華大街的西關大屋區、位於恩寧路多寶坊的泰華樓、座落於龍津路逢源大街的小畫舫齋、位於荔灣區泮溪酒家南側的龍津西西關大屋建築保護區(範圍東起龍津西路,西至原西關上支湧,北起逢源沙地壹巷,南至三連直街)、寶華路南段兩側十五甫、十六甫的西關大屋、位於海珠區南華西街的大屋群( 雖然西關大屋最早出自西關,但現在廣州保存最完好的西關大屋卻不在西關而在海珠區,其中最集中的是南華西街。
目前,南華西街是內控的廣州歷史文化保護區)、海珠區龍導新街大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