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清代,常州的迎春典禮十分隆重熱鬧。立春前,預制象征農事的“春牛”壹頭(“春牛”由泥塑打底,黃、綠、灰等色紙裱糊,象征旱、風、水等各種天氣現象。“春牛”腹中還裝有象征吉祥如意的黃豆)。立春日,約晨五時,行春隊伍從常州府衙門出發,由兵勇打鑼開道,8名差役擡著“春牛”緊隨其後,常州府知府率8縣縣令和常州府守備以及各界代表數十人緩步而行。壹路吹吹打打,經現北大街、延陵路至玄妙觀。常州府知府行香主禮,祈禱風調雨順。禮畢,行春隊伍經今武青路、和平路至迎春橋置“春牛”於橋上,官員等站立橋之西堍,面東,設供再拜。其間,有人扮“勾芒神”,用彩杖鞭打“春牛”,謂之“鞭春”,迎春儀式進入高潮。從玄妙觀返回時,差役開啟“春牛”的機關,讓壹顆顆黃豆從牛尾滾落地面,百姓尾隨爭相搶拾,並以米、豆撒“春牛”項背,謂之“打春”。有的人家還將黃豆打孔穿線,系在孩童手腕上,以“消災避禍”。
民國時地方官員每年仍舉行迎春儀式,直到抗日戰爭前夕才停止。如今市郊地區仍有立春前壹晚,讓小孩住到別人家去的“住春夜”風俗,也有人家在壁間張貼用紅紙書寫的“迎春接福”四字。
太平軍鑼鼓鬧元宵
農歷正月半稱元宵節,又名燈節、上元節。入夜,火樹銀花,城門大開,大街小巷到處彩燈遊動,令人目不暇接;處處敲鑼打鼓,鈸鐃蕭管齊奏鬧元宵。太平軍攻克常州後,每逢元宵節,“聖兵”敲起“太平軍鑼鼓”歡慶新春。青雲坊兩側戲樓上,太平軍男女“聖兵”化裝演唱灘簧,軍民同樂,往往通宵達旦。
這天,街頭巷尾常有五七人壹起,手提鑼鼓,邊敲邊行,俗稱“浪街元宵”。婦女夜間結伴到郊外或村外走三座橋,來回路線不能重復,稱“走三橋”;有的途中摘壹把初出葉的菜,拭衣領,稱為“解發膩”;鄉間姑娘還把禿帚、竹枝等用麻莖紮成壹丈來高的蘆炬,在田間焚燒,謂“照田財”,以占蔔幹旱和雨水的情況。
龍舟競渡過端午
農歷五月五日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舊時每年五月初五至二十八,常州的白雲渡、唐家灣壹帶舉行龍舟競渡。龍船長3尋(1尋為8市尺)、闊1尋,龍頭龍尾塗以彩色油漆,龍分五色並飾以彩綢,船上各有水手數十人。鑼鼓齊鳴,在統壹號令下各船奮力爭先,岸上觀眾雲集。常州清代詩人洪亮吉在《雲溪競渡詞》中生動描繪了當時龍舟競渡的盛況:“晏公祠外河當沖,水清波淺戲五龍,壹龍前驅四龍並,後者擊水前呼風”。
常州婚嫁規矩多
舊時,常州地區男女婚配講究門當戶對,早婚居多,男女年齡壹般在18~20歲左右,也有16歲就結婚的。先請媒人說親,雙方認為滿意後,由女方出具年庚八字(俗稱“口契”),寫在梅紅單帖上,外套大紅封套,封內放茶葉少許,並用紅綠絲線系上太平錢、福字錢各壹枚放入,取太平幸福的吉意。男方經蔔者合婚,如無“沖克”,擇吉日將銀錢或首飾、茶葉瓶、粉罐、絹花、喜果等用擡盒送至女方家,俗稱“前茶”,即“下聘”定親。女方如正式允諾,以紅蛋、鞋帽等回敬(回贈的數量須比受下的稍有增加)。次日,男家將紅蛋、女家將花果贈親友“報喜”。
迎娶前,男方擇定吉日通知女方,稱“送日貼”;並根據男方家境好壞饋贈禮金、首飾、衣物、糕點等,俗稱“後茶”。婚前壹日,女方將日常用品如瓷器、漆器、銅錫器等嫁妝送至男家,俗稱“鋪行嫁”,過門前,母親給女兒吃幾枚水潑雞蛋,意謂“腹中有子”。迎娶時,富裕人家用花轎或大船,花轎前掛有紅燈,鼓樂前導。新娘上轎時由其舅父抱入轎中,新娘在路上要號啕大哭,俗謂“哭發”。壹般平民則多用小轎或小車、小船迎接,禮儀甚簡。花轎至男家,新郎、新娘執“紅綠牽巾”,先拜天地、祖先、翁姑,然後夫妻交拜,俗稱“拜堂”。新人入洞房並坐新床上,飲交杯酒;然後由福壽雙全的長者,站在床側高處,持果盤將松子、蓮子、栗子、桂元、紅棗等幹果隨手散擲,眾客人爭相撿取,俗謂“撤帳”。新人向戚族尊長“見禮”後,大宴賓客,謂之“坐卯筵”。宴後賓客還要進洞房討紅蛋,嬉鬧壹番,稱“鬧新房”。
婚後三五天或壹月,新婿備禮物隨妻回娘家“回門”,嶽家設盛宴“請女婿”。再數日,男方邀請女方親屬,設盛筵“會親”。女兒出嫁後第壹年的“立夏”,女家要做夏天的衣服及置辦竹席、涼枕、扇子等夏令用品去探望女兒,俗稱“送夏”。1917年,常州已有“文明結婚”,也稱“新式結婚”。新郎西裝革履,新娘穿禮服、披白色婚紗,禮儀從簡。通訊員 張 軍本報記者 馬 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