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鄉村休閑產業“十四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於近日正式出臺,明確要在廣東推進形成“四邊三道兩特壹園”的鄉村休閑產業“4321”空間布局。到2025年,全省鄉村休閑產業發展要成為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的重要載體。展望2035年,全省鄉村休閑產業要打造成千億規模美麗經濟產業集群,年接待休閑觀光遊客有望達到3億人次以上,建成1-2個有世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休閑農業重點縣。
《規劃》提出堅持立農為農、堅持綠色引領、堅持創新融合、堅持統籌發展四個原則,明確了“十四五”期間廣東鄉村休閑產業的總體要求、構建布局、鄉村休閑產品體系、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
2022年4月6日,廣東省清遠市佛岡縣逕頭鎮逕頭村,春耕後的田地與遠山及鄉村形成壹幅美麗的春日田園畫卷。南都拍客 付海燕 攝
村遊規模成熟、高端消費群體占比高
“美麗經濟”市場潛力巨大
《規劃》指出,廣東鄉村休閑產業資源豐富,消費群體潛力巨大,鄉村基礎設施發達,美麗基礎堅實、業態類型豐富、品牌效應凸顯。這是現階段廣東鄉村休閑產業的發展形勢和優勢。
據統計,目前,廣東已累計建成肇慶封開等5條省際廊道,打造了廣州“花漾年華”、佛山“百裏芳華”、茂名“精彩100裏”、汕尾“蠔情萬丈”和陸豐“濱海走廊”等200多條美麗鄉村風貌帶、570多條美麗鄉村精品線路。
全省***有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 旅遊 示範縣(區)10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32個,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5項,向全國推介24條鄉村休閑精品線路,***創建休閑農業與鄉村 旅遊 示範鎮147個、示範點407個,認定50家廣東農業公園。
《規劃》進壹步分析,從消費市場來看,廣東毗鄰港澳,常住人口達1.26億,其中粵港澳大灣區有8617萬人,消費群體巨大,且高端消費群體占比高。預計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7%,城鎮常住人口10150萬人,鄉村休閑需求旺盛。並且,廣東氣候優勢明顯,四季均適宜出遊,“景美人少、休閑放松、車程短、開銷低”的周邊遊、鄉村休閑,也成了都市居民出遊的普遍首選。
從資本投入來看,廣東省財政持續投入支持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壹村壹品、壹鎮壹業”項目,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基金、鄉村產業振興基金等合力撬動 社會 資本投資農業產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業特色小鎮、鄉村民宿等鄉村休閑產業受資本市場熱捧。與此同時,廣東股權交易中心“鄉村振興板”的掛牌,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投入“三農”領域。駐鎮幫鎮扶村、“萬企興萬村”行動,以及吸引返鄉入鄉創新創業的舉措,調動激發優質要素流向鄉村,也為鄉村休閑產業賦能提速。
形成鄉村休閑產業“4321”空間布局
打造千億規模美麗經濟產業集群
總體來看,廣東鄉村休閑產業仍存在“智”創資源供給、“農”本資源發掘不充分,“聚”集資源融合不深入等問題,亟需統籌優化發展。
因此,《規劃》中明確堅持四個原則,即要堅持立農為農、堅持綠色引領、堅持創新融合、堅持統籌發展。以生態農業為基、田園風光為韻、村落民宅為形、農耕文化為魂,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推進形成“四邊三道兩特壹園”鄉村休閑產業“4321”空間布局,優化時令鄉村休閑產業體系。
“4321”空間布局具體指:4為“四邊”,即城邊、景邊、海邊、村邊;3為“三道”,即交通幹道、碧(綠)道、南粵古驛道;2為“兩特”,即少數民族特色居住區、古鎮古村特色村落;1為“壹園”,即農產品加工 旅遊 園區。
從具體的目標來看,《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鄉村休閑產業發展成為城鄉融合、產業融合的重要載體,整體發展水平走在全國前列,鄉村休閑 旅遊 人次達1.8億。珠三角都市農業、水鄉文化壹體化發展,助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休閑灣區、世界級 旅遊 目的地;沿海兩翼休閑漁業、濱海風情以及潮汕、雷瓊傳統村落聯動發展,打造鄉村休閑 旅遊 產業帶;北部生態發展區休閑產業生態化、農業生態產業化同步發展,客家文化、少數民族風情特色凸顯,打造粵北生態 旅遊 圈。
展望2035年,《規劃》提出,全省鄉村休閑產業將打造成千億規模美麗經濟產業集群,年接待休閑觀光遊客3億人次以上,建成1-2個有世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休閑農業重點縣。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認為,《規劃》突出“可行”這壹特點。壹方面,結合廣東省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十四五”規劃綱要,銜接省教育、工信、住建、交通、人社、自然資源、水利、文旅等專項規劃,通過完善配套設施,培強“三品壹標”,創新發展模式,推進全產業鏈發展,培育人才隊伍,引領示範發展等六大任務推進落實,並提出加強組織協調、強化聯農帶農、推進重點突破、優化要素四個方面的保障措施,指導性、可行性強。
另壹方面,示範引領實施,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和鄉村建設有機融合,結合現代農業產業園、“四好農村路”、南粵古驛道、萬裏碧道等建設,系統推進山水林田湖草壹體整治提升,全域推進建設鄉村振興示範帶。
下壹步,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將以《規劃》為指引,按照以“小切口”推動“大發展”的思路,整合各方資源,系統、聚力、有序推進各項任務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