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州中山四路大塘街內,有條狹窄的小巷叫?百歲坊?,說來還有段辛酸故事。
且講清朝康熙末年,有位窮書生叫王健寒,他勤奮好學,飽讀經書。為了糊口,就在本街開了間?蔔蔔齋?(私塾)教學童念書。他盡職盡責、誨人不倦,故經他教出來的學生,很多都中了舉。
古代的讀書人苦守寒窗、鐵硯磨穿,就是為求取功名,而求功名的唯壹途徑,就是參加科舉考試,王健寒也不例外。但他屢次考試,總是名落孫山,由黑發考到白頭,仍是壹介布衣,連秀才也考不上。他卻毫不氣餒,屢敗屢考。直到103歲高齡了,拄著拐杖走路,還要報考。街坊好心勸他說:?老先生,妳偌大年紀,還搏什麽功名呢?就算現在送了個官給妳,妳也做不來,不如死了此心吧!?王健寒長嘆壹聲道:?唉,我不是為什麽功名,而是心中不忿呀!?
到考試的時候,由於王健寒年老體弱、精神疲倦,壹到號舍就睡著了,連出什麽題也不知道,直至監考官巡到他這裏,見他還睡,推醒他問:?文章做好了嗎?王健寒才揉揉雙眼問道:?題目出了嗎哈,人家將近交卷了,妳還未知試題?王健寒壹驚,想道:?糟了,這科又是不中了!如交白卷,很丟臉的呀!不如隨便寫吧!?於是問了試題,想到哪句就寫哪句,不像以前那樣精雕細琢、引經據典了,總之快手寫完,好過交白卷就算。
怎知這科王健寒竟然中了,與他同場考試的孫子也考中。兩爺孫同中秀才之事被傳為佳話,人們紛紛表示祝賀。王健寒喜極之余冷靜想道:?為什麽我以前用心去考卻不中,這次隨便寫反而能中呢?啊,是了,因我以前落筆太高超,並以能引用冷僻典故為榮,連試官也不曉,怎會中呢?而這次寫得通俗易懂,反合試官口味。正是?不願文章高天下,但願文章中試官?啊!?
王健寒在科場中拼搏了七十載,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個朝代,才得秀才之名,此事被傳得沸沸揚揚,稱他為?三朝百歲秀才?,他住的小巷就稱為?百歲坊?了。
廣州的歷史故事篇二:五羊城的故事
中國的許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別名。比如廣州吧,就有五羊、五羊城、穗垣的別稱。
廣州為什麽被稱為五羊城呢?這還要從壹個古老的傳說說起。
很久以前,廣州發生過壹次大饑荒,人們已經幾天沒米下鍋了。可是做官的老爺卻象強盜壹樣,照舊向老百姓要糧食。那時候,城裏的坡山腳下住著父子二人,因為交不出糧食,父親被抓走了,官老爺讓兒子三天之內把糧食交齊,不然就要他父親的命。
這少年十分孝順,但是卻沒有壹點辦法能救父親,他急得痛哭失聲。壹天過去了,兩天過去了,他的哭聲感動了天上的五位仙人。仙人們騎著五只不同顏色的羊,拿著谷穗,來到了少年的家裏。他們把谷穗交給少年,讓他趕快把谷粒種進土裏,明天天亮時,就能收獲很多的稻谷。他們還告訴少年,以後如果遇到了困難,就到坡山腳下找他們,說完仙人就不見了。少年按照仙人的吩咐種下了谷粒,第二天果然收獲了幾大筐稻谷。
少年把稻谷如數交給了官府。官老爺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感到很奇怪,就板起面孔追問這稻谷的來歷。少年畢竟是個孩子,在他威逼之下,只好如實相告。官老爺聽後心中暗自盤算:如果把五個仙人抓到手,不就可以發大財了嗎?於是,他釋放了少年和他的父親,馬上命令差役去坡山腳下捉拿仙人。
少年感到事情不妙,急忙跑到坡山腳下,告訴仙人們快快離開。仙人們點點頭,感謝少年的關照,然後告訴少年,快把剩下的谷種撒到地裏,這樣官府就搶不走了,老百姓就可以有吃的了。說話間,差役們到了,五位仙人騰空而起,差役們壹點辦法也沒有。仙人帶來的五只羊留在了草地上,差役們剛要去抓,五只羊簇擁在壹起,變成了壹塊大石頭。 今天,我們仍然能在廣州的越秀山上看到那五頭石羊呢,中間的壹只公羊,口銜谷穗,昂首天外。不過,這不是仙人的五只羊變的,而是藝術家的傑作。傳說中五只羊變成的石頭,在坡山腳下的五仙觀裏,妳不妨前去壹看。
廣州的歷史故事篇三:織女化神的傳說
廣州黃埔南海神廟最後壹座殿叫?昭靈宮?,是供奉洪聖大王的妻子沈氏夫人的。沈氏原是壹位普普通通的農家織女,怎會做得尊貴洪聖大王的妻子呢?這裏有壹段神奇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廣東順德有位姓沈的姑娘,生得美貌如花,種桑、養蠶、織錦樣樣皆能,而且心地善良、助人為樂。
有壹年順德大旱,田地黽裂、莊稼枯焦,大家都心急如焚。沈氏織女想道:?聽說羊城有間南海神廟,何不前去求雨呢?
織女說服父母,日夜趕路,到百裏之外的南海神廟,跪在洪聖大王神前禱告:?大王,民女求求您了,現今順德幹旱,請普降甘霖,使叔伯哥哥能順利開耕、姐妹們能養蠶織錦。如能所願,等豐收之後,民女定織下最好的綢緞,給您作鋪陳。?
洪聖大王見織女風塵仆仆、不顧個人勞苦為村民來求雨,實是難能可貴,定要相助。看官:?鋪陳?本是裝飾的意思,但由於織女聲細又有點沙,洪聖大王誤聽為?夫人?,亦默許了。
果然織女走後,順德就下起雨,百姓歡天喜地開耕,獲得豐收。織女按照自己的諾言,用最好的蠶絲,織成最美的綢緞,帶去南海神廟作鋪陳還神了。
洪聖大王見織女壹片誠心,便對眾神宣布:封織女為?明順夫人?。話音壹落,織女便化作壹堆泥土。當晚洪聖大王報夢給廟祝,叫他把這堆泥土塑成像,並建殿供奉。
織女姓沈,這殿又稱?沈氏夫人殿?。因附近的廟頭村很多人姓岑,?岑?與?沈?之音近似,故村民親切地尊稱織女為?姑婆?。傳說此殿落成不久的壹天傍晚,廟頭村許多戶人家的小孩都不見了,四下尋找,找到沈氏夫人殿,見小孩們全都在這裏嬉戲玩耍。孩子們說:?姑太婆婆和我們壹起唱歌跳舞,玩得很開心呀!?村民悟道:?姑婆是很愛小孩的,是小孩的保護神。?故以後每當下田或出外不便帶小孩去時,總是將小孩帶到沈氏夫人殿,拜壹拜神像,說聲:?多煩姑婆關照壹下。?就可以放下小孩,安心而去。說也奇怪,據村民所說:多年來,在此寄下的小孩從未發生過意外,信不信由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