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廣州〕廣州的傳說
廣州是壹座有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早在公元前九世紀的周代,這裏的“百越” 人和長江中遊的楚國人已有來往,建有“楚庭”,這是廣州最早的名稱。秦始皇33年(公元前214年)統壹嶺南後建南海郡(郡治設在“番禺”,即今天的廣州)。公元226年,孫權為便於統治,將交州分為交州和廣州兩部分,“廣州”由此得名。直到1921年成立市政廳,特指廣州這座城市。
廣州秦漢時就是繁榮都會,漢唐以來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清朝時是中國唯壹對外開放的港口,也是中國最早對外的通商口岸。
廣州是中國近代和現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裏人民抗英鬥爭、黃花崗起義、廣州起義均發生在廣州。孫中山在廣州創辦了黃埔軍校,曾經三次建立了臨時政權。毛澤東在這裏創辦的農民運動講習所,培養了大批革命骨幹力量。張太雷、葉挺、葉劍英等在這裏領導了轟轟烈烈的廣州起義,並建立了廣州蘇維埃政權“廣州公社”。魯迅、郭沫若、郁達夫、彭湃、馬思聰、鄒小楊、鐘傑武等也曾來廣州傳播先進文化。
1982年國務院宣布廣州古城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羊城傳說
廣州又稱“五羊城”、“穗城”。 關於廣州的別名有壹個美麗的故事,傳說周朝時廣州連年災荒,民不聊生。壹天南海上空飄來五朵彩色祥雲,上有騎著仙羊的五位仙人,仙羊口中銜著五色稻穗。仙人把稻穗賜予百姓,並祝福此地永無饑荒。仙人離去後,五只仙羊因為依戀人間而留了下來,保佑當地風調雨順。百姓為感謝五位仙人,在他們留守的地方修建了壹座“五仙觀”,觀中有五仙的塑像,伴以五羊石像。此傳說被2010年廣州亞運會的吉祥物所應用。
文物古跡
廣州的文物古跡眾多。現有國家、省、市三級文物保護單位***219個,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41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59個。中山四路壹帶先後發現了秦漢造船遺址和南越國宮署遺址,其中南越國宮署遺址兩次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南越國宮署遺址、南越王墓、南越國水閘遺址等三處南越國史跡正聯合申報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戰爭故事〕三元裏抗英鬥爭
發生時間: 1841年
所屬年代: 清代
發生地點: 廣州三元裏
直接原因:
1 英軍開棺暴骨(停戰後,部分英軍開進城北雙山寺,寺中存放了壹些
的棺槨,英軍不明風俗,出於好奇開棺看屍,後被村民誤傳為刨墳掘
墓)
2 英軍劫掠財物
3 英軍強奸 調戲婦女(有名姓記載的:村民韋紹光之妻李喜)
事件介紹:
鴉片戰爭時期廣州人民自發的武裝抗英鬥爭。1841年5月25日(道光二十壹年四月初五),英軍攻陷廣州城北諸炮臺,設司令部於地勢最高的永康臺。永康臺土名四方臺,距城僅壹裏,大炮可直轟城內。清軍統帥奕山等求和,5月27日與英訂立《廣州和約》,以支付英軍贖城費、外省軍隊撤離廣州等條件,換取英軍交還炮臺、退出虎門。但和約墨跡未幹,英軍就不斷竄擾西北郊三元裏及泥城、西村、蕭岡等村莊,搶掠燒殺,奸淫婦女。廣大民眾義憤填膺,各地團練***圖抵抗。29日,三元裏村民擊退來犯小股英軍,三元裏民眾料到英軍必會報復,所以在三元古廟集合,相約以廟中“三星旗”作為指揮戰鬥的令旗,會後,他們分頭聯絡附近103鄉的群眾,準備***同戰鬥。次日,南海、番禺百余村團練手持戈矛犁鋤,群起圍困永康臺。相持近半日,英軍司令臥烏古(又譯作“郭富”)親自帶兵出擊。團練且戰且退,誘敵至牛欄岡丘陵地帶。時大雨驟至,英軍火槍受潮不能發射(印度雇傭兵,英方給他們裝備的是比較落後的隧發槍,壹遇雨淋便不能使用),團練民眾冒雨反擊,將英軍分割包圍,肉搏鏖戰。追擊過程中,英軍第三十七團的壹個連(60人)被義軍截至稻田中,三四十名印度雇傭兵被刀砍斃傷。英軍派出兩個水兵連,帶著“雷管槍”(不怕雨天)前來增援。被圍困兩小時之後,英軍撤退至四方炮臺。
據郭富報告,英軍戰死5人,受傷23人,另有壹名少校疲勞過度而死(另壹說法死7人,傷42 人)。31日清晨,廣州手工業工人以及附近州縣如花縣、增城、從化等地團練也陸續趕來,圍臺民眾增至數萬,相約餓死英軍。臥烏古不敢再戰,轉而威脅官府,揚言毀約攻城。奕山等聞訊恐慌,急派廣州知府余保純出城,先安撫英軍,復率番禺、南海兩縣令向團練中士紳施加壓力。士紳潛避,團練逐漸散去,臺圍遂解。他們用土槍,土炮,矛戈,盾牌,鋤頭,鐮鍬等,與英軍作戰.可謂"刀斧犁頭在手皆成武器兒童婦女喊聲亦助兵威." 三元裏之戰,英軍慘敗,6月1日英軍退出了廣州.
〔戰爭故事〕六二三路與沙基慘案
廣州市內完全用數字命名的馬路只有壹條--六二三路。它是在1925年由當時廣州市政府命名的,初叫“六月二三路”,後簡為“六二三路”。它是紀念壹個曾令中華民族遭受恥辱的日子--1925年6月23日。?
六二三路的前身是沙基。沙基開築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侵入廣州之時。?
沙面原是珠江中名為“中流沙”的小島,後因江岸線南移與珠江北岸由淺水區連成壹片。1857年12月,英法聯軍占領廣州。1859年7月,兩廣總督黃宗漢同意英法聯軍在中英、中法《天津條約》所定贖城費中提支費用,人工開挖沙基湧,將沙面築成四面環水的小島,用作英、法租界,隨後在沙基湧北岸沿線開築沙基,並把沙基以北的淺水區圍築成陸地。沙面建有東橋(今人民橋腳)、西橋(今清平路口)連通沙基。?
1861年9月,兩廣總督勞崇光正式與英法簽訂沙面租約。10月1日,英法聯軍撤出廣州。但英法卻從此有了在沙面的駐軍權,沙面從此成為租界,直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中國才恢復對沙面行使主權。?
清末民初,沙基開設有學堂、醫館、印務所、米埠等,日趨繁華。1901年黃沙粵漢鐵路總站建成後,沙基又是連通車站與廣州城的主要通道之壹。據說,為不失國威,市政當局還強調在沙基建造的房屋要有壹定的規模。1902年,英國想把租界擴至沙基壹帶,遭清廷拒絕。
1925年6月23日,廣東各界在東較場舉行了聲討帝國主義在上海制造“五卅”慘案大會,會後舉行了示威遊行。中***廣東區委主要領導人陳延年、周恩來均參加了遊行。下午2時15分,遊行前隊抵達沙基,秩序井然地轉入菜欄街,朝散隊地點西瓜園(今廣州日報社址)行進,後隊繼續有序地行進在沙基、西堤壹帶。2時40分,當嶺南大學、坤維女子師範學校、聖心書院、執信和廣州二小等校學生及黃埔軍校學生等隊伍行進到沙基時,沙面西橋旁的域多利酒店(今勝利賓館)上壹名外國人首先用手槍向遊行隊伍打響第壹槍,已處於戒備狀態的沙面內西橋腳的英法軍隊即用機槍向沙基掃射,遊行隊伍走避不及,當場死傷多人。為避免事態擴大,參加遊行的中國軍人和軍校學生均遵守紀律未予還擊。國民黨左派領導人廖仲愷夫人何香凝,親率光華醫院醫務人員赴現場搶救。事後統計,此次慘案造成遊行群眾***有61人死亡,170多人受傷。?
慘案激起了中國人民極大憤怒。廖仲愷先生憤筆寫下“帝國主義殘暴之證據,次殖民地慘狀之寫真”的遣責帝國主義暴行的題詞,以及悼念沙基死難烈士的挽詞:“丹心扶漢族竟遭英吉利毒計陰謀壹齊殞命,碧血濺沙基與黃花崗魂俠骨千古同芳。”?
慘案發生當晚,西堤嘉南樓周貫明醫務所醫師周貫明,首先奮筆致書當時奉行革命政策的國民黨中央黨部,提議建立紀念碑,以留永久紀念。後經廣州市政府批準建造。此碑當時由張養記承建,位置建在沙面西橋北岸橋腳旁,上刻“毋忘此日”四個大字。於六二三慘案壹周年時落成。但此碑較矮。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拆去此碑,改在沙面東橋腳新建了壹座更高更雄偉的紀念碑,上刻“壹九二五年六月廿三日沙基反對帝國主義鬥爭中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兩行大字。?
慘案發生後,6月28日在國民黨廣州市特別黨部大會上,國民黨左派人士陳其瑗提議請市政府把沙基改為“六月二三路”,獲全體壹致通過。?
而今屹立在人民橋腳的六二三路紀念碑,已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定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它激勵著中國人民,不忘昔日恥辱,發奮圖強,振興中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歷史典故〕六榕無樹記東坡
六榕寺的大門旁有副對聯,上聯曰:“壹塔有碑留博士”,下聯是:“六榕無樹記東坡”,上下兩聯分別記述了六榕寺與唐宋兩位著名的大文豪的淵源。
相傳唐上元二年(675年),初唐四傑之壹的王勃來到廣州,應寶莊嚴寺(六榕寺前身)主持之邀,揮毫寫下了《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記》。不料“自古才子佳人多薄命”,王勃隨後不久便在往南海探親的途中遇溺身亡,這篇碑文竟是他的絕筆。這位寫下了千古名篇《騰王閣序》的天才詩人,少年時便已名滿天下,卻又壹直懷才不遇,“壹塔有碑留博士”,是民國初年後人撰寫的,紀念王勃為舍利塔撰寫的碑文。
而另壹位大文豪的遭遇卻迥然不同。北宋元符三年(1110年),蘇軾從海南北歸,路經廣州,時凈慧寺(亦即六榕寺)僧人慕東坡之名,力邀其為寺題字。蘇東坡見寺內有六棵枝葉繁盛的古榕,便欣然提筆寫下 “六榕”二字,字為楷體,遒麗奇雅,厚重雍容。後人慕其為人,愛其文才,便將凈慧寺改為“六榕寺”,六榕寺之名因此而來,至今寺門仍懸掛著東坡手跡“六榕”二字。
寺內有亭壹座,名曰“補榕”,皆因今六榕寺的六棵古榕早已不存,“六榕無樹記東坡”,為了紀念蘇軾與六榕寺的淵源,人們便建起了這座補榕亭。廳內有白色玉石所鑄蘇東坡塑像,東坡衣袂飄然,立在壹方刻有“六榕”二字的石基上,石基背面刻著燙金字體的《定風波》。
當年壹個莫須有的烏臺詩獄,蘇東坡被群小所詬,無奈之下被貶黃州,甚至親朋都不與來往,剛開始時的寂寞悲涼、精神上的孤獨無告可想而知,他的壹首《蔔算子》以極美的意境道盡了這種遭遇: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然而正如余秋雨所說的,蘇東坡被貶黃州後,並沒有就此沈淪,壹代文豪的人格魅力由此顯現,他在寂寞中反省自己,反省過去,經歷了壹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突圍而出,他的藝術才情也同時獲得了壹次蒸餾和升華。蘇東坡是幸運的,壹次磨難,卻於無意中成就了他,也成就了中國文學史上壹頁華麗的篇章。氣勢磅礴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誕生於被流放的黃州,奏響了唐宋詩歌中豪放的旋律: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蘇東坡於磨難中成熟,成熟於壹種突圍而出後的再生。然而與他為敵的政界小人卻依然不肯放過他,將他壹貶再貶,最終貶到當時所謂“隔絕障海,水土氣毒”的海南島。而此時的東坡早已不是當初被貶黃州時的那個孤苦無告的貶官了,他在艱苦的生活中依然自得其樂,甚至生活得興致勃勃,並且發掘出海南島的景色之美、人情風物之美:
半醒半醉問諸黎,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尋牛矢覓歸路,家在牛欄西復西。
總角黎家三兩童,口吹蔥葉送迎翁。
莫作天涯萬裏意,溪邊自有舞雲風。
好個“莫作天涯萬裏意,溪邊自有舞雲風”!蘇東坡此時的情懷,已不是壹種尋常的豁達通透了,在歷經了種種人生的跌宕起伏後,面對人世,笑看風雲,成熟於壹種了悟後的曠達。所以當被赦北歸時,欣然留字“六榕”,使得古剎與文豪從此互相輝映,流傳千古。此時東坡的心情,《定風波》壹詞已然道盡: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後人將這首詞刻在了六榕寺,和默默無言的古寺榕樹壹起,透過千年風雨,目送著東坡飄然歸去的身影。
〔歷史典故〕廣州荔枝進貢
廣州地區栽培荔枝有2000多年的歷史。據記載,漢初統治嶺南的南越王趙佗,曾以荔枝作朝貢品,長途運往京都長安(今西安)。漢武帝時,還從南越取荔枝樹百多株運往長安,特地築“扶荔宮”栽種。
《後漢書·和帝紀》說:“舊南海(今廣州)獻龍眼、荔枝。十裏壹置(指驛站),五裏壹候;奔騰陰險,死者繼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病橘》中,曾以此借古諷今,批評唐玄宗:“憶昔南海史,奔騰獻荔枝。百馬死山谷,至今耆舊悲。”
廣州城西今荔灣壹帶,曾是歷代盛產荔枝之地。南北朝進,這裏已有成片的荔枝洲出現,唐代有壹座以荔枝馳名的“荔園”。明代,這裏以“荔枝漁唱” 列入羊城八景。清代,“荔枝為業者數千家”。增城掛綠是荔枝中的珍品,宋代楊萬裏說:“五羊荔枝,上上者為掛羅(即掛綠)。”楊貴妃也認為“南海荔枝勝蜀者”,如今荔枝品種中就有“妃子笑”。北宋詩人蘇軾贊美荔枝:“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歷史典故〕陶陶居月餅
南海康有為與廣州陶陶居的不解緣讓陶陶居聲名大震,在很長壹段時間內,全廣州最好賞月的地方就是陶陶居樓頂的天臺上那個涼亭。
陶陶居創辦時間壹說是清光緒六年(1880年),壹說是光緒十九年(1893年)。陶陶居原是壹位大戶人家的書院,到了清光緒年間,這間書院已換上“葡萄居”茶樓招牌,專營蘇州風味的酒菜,兼營茶面。後來葡萄居易手由壹位姓陳的老板經營,陳老板改茶樓字號為陶陶居,寓意來此品茗樂也陶陶。
陶陶居是廣州最早期的豪華食府,多有文人騷客趨慕,康有為在廣州講學時,曾經常到陶陶居品茗,還應老板之請即興題寫了“陶陶居”三字,現在陶陶居的招牌,就是康有為的墨寶。陶陶居素以濃厚的飲食文化幾十年來成為名人雅仕聚會之地,書畫名家定期在此展出新作,90年代三樓的霜華小苑還連續舉辦書畫展,古石愛好者在三樓霜華小院設“陶陶石軒”,免費提供古石供賓客觀賞。宴會大廳設“西關古壇”,邀請了廣州市著名的說書藝人免費為賓客登臺講古。還有提供賓客演出粵曲、雜技等服務,使賓客在陶陶居既可品嘗美食,又可享受視聽之娛,真是樂也陶陶。
百年老字號裏裏外外皆古色古香,馬路邊的柱上刻著當代書法家秦咢生手書民國時征聯的典雅長聯,還有栩栩如生的浮雕顯出這老字號的大家氣派。陶陶居的名菜不少,如豬腦魚羹、五彩鮮蝦仁、姜蔥炒肉蟹、西湖菊花魚、手撕鹽焗雞、片皮掛爐鴨、雲腿爽肚、雪裏藏珍等。點心名師先後有號稱“月餅泰鬥”的陳大惠,綽號 “百花強”的崔強,以及廖柏、廖國喜等,月餅五仁鹹肉月及五仁白綾酥就是陶陶居膾炙人口的點心。
百年老號月餅泰鬥陶陶居,壹個享賦盛名的品牌,壹百年來壹直秉承祖傳月餅制作精髓,精工制作的蛋黃蓮蓉月餅、蛋黃白蓮蓉月餅、雙黃蓮蓉月餅、雙黃蓮蓉月餅全部選用百分百優質蓮蓉、皮薄餡靚,有廣式月餅“四大天王”之美譽,年年熱賣的大七星伴月更是絕對超值,深受中外人士歡迎。
陶陶居繼續貫徹大膽創新的造餅風格,推出獨具嶺南飲食文化內涵的陶陶古韻月餅、故鄉茶韻月餅等不同主題的特色月餅,為傳承發揚中國月餅貢獻自己的壹份力量。
〔神話傳說〕黃大仙歷史傳說、典故
叱石成羊:黃湓村的黃初起,有壹個弟弟叫黃初平,初平15歲那年,趕著羊群到南山(金華山之南)放牧,就沒有回家,家裏人和親戚朋友,滿尋找,都沒有壹點影跡。壹年又壹年四十年過去了,還是沒有壹點音訊,黃初超現在雖然已是滿頭白發,但還是經常記掛起年輕時失去的弟弟。
這壹天,黃初起聽人說,蘭溪集市上來了個求卦道人,很有靈。於是,他就到集市上來,請求卦道人為他弟弟黃初平壹卦。道人聽了他的壹番回憶,說:“我曾在金華山中見到妳弟弟黃初平,妳弟弟叫黃初平嗎?”他壹聽,高興得心都快跳到喉嚨,連聲說:“是叫黃初平。”連忙叩頭跪拜,央求道人帶他去見弟弟。
道人帶黃初起來到山中石室裏,果然見到了黃初平,兄弟倆抱在壹起,高興得眼淚滿面流,說長道短,說個不歇。
哥哥對重新見面的弟弟,壹看再看,好奇地說:“弟弟,四十年過去了,妳皮膚還那麽白嫩,頭發還那麽烏黑,牙齒還那麽整齊,同當年十四、五歲時壹樣。時間四十年過去了,面容卻還是昨天的樣子,那麽妳當年的羊還在不在呢?”
“當然在羅。”弟弟黃初平有把握地回答。
“在哪裏?”哥哥黃初起驚奇地問。
哥哥隨即跑到山的東面去看,只見白石磊磊,根本不見壹只羊,回來對弟弟說:“妳真會開玩笑,那裏哪裏有羊!”弟弟說:“有的,是妳沒看見。”
於是哥哥就與弟弟壹起來到山的東面,只聽到弟弟大聲叱喝:“羊起!”同時仙帚揮轉了幾下,先前初起看到的磊磊白石,隨著初平的叱喝,立即變成活生生的羊:有的吃草,有的蹦跳,有鬥角的……滿塢都是羊,總有幾萬頭。
初起明白了初平已經煉成法術,修道成仙,就要求弟弟教導修煉。經過了三十年壹心壹意的刻苦修行,道法大成,能在青天白日之下不見身影,也成為神仙。
兄弟二仙回故裏黃湓村來看看,認識的親戚朋友都不在人世了。他倆為鄉親做了許多善事,後來被人們識出真相,大家就尊稱先成仙的弟弟黃初平為“黃大仙”, “黃大仙師”。
民間傳說
黃大仙其實是玉皇大帝宮前的金龜,經過多年的修行,已得到了宇宙靈氣,法術高強,有壹天,金龜看到凡間大片土地,瀟河無水,田稻被曬得如同幹草,老百姓幹渴得舌燥唇焦。金龜心腸十分善良,就把天河的水偷偷往下界噴灑,大降陣雨,老百姓都高興得手舞足蹈,巡守天河的水神向玉帝稟報了金龜私自偷降雨人間的事。玉帝大怒,斥責金龜擅自動用天河水,犯了“天條”,於是罰他下凡人間為人,指派天庭侍衛押金龜到人間投胎,這位天庭侍衛官十分同情金龜被貶罰,很想擇壹戶高貴人家讓金龜投胎,召來幾位城隍和土地夜詢問,可是有壹戶人定,幾代究苦,妻子懷胎就要臨盆之時,金龜立即表示願意去這戶人家投胎,就在壹個山麓下留下原身,靈魂跟隨土地爺飛去黃盆村,從產婦的肚臍進入胎嬰的肉體。這時,產婦戶中金光四射,紅光江滿屋,產婦覺得腹內壹陣轉機,嬰兒就產生了。其時為晉代,成鹹和三年(公元328年)
這家人姓黃,三年之前得了長子,取外“初起”,意思是希望從兒子這壹代起,能擺脫貧困厄運。現在次子出生時,出現金光、紅光,不知道是什麽古怪,他希望次子能平安地成長,就取名為“初平”。黃初平八歲就在家放羊,性情純潔靈存在慧,孝長尊幼,勤而好學,鄉中父老都贊他聖賢。在黃初平十五歲的那年,有壹天他在金化山下放羊,有壹只小羊失足受傷,他就細心為小羊療傷,小心護理,小羊依偎著他的膝下,甚為感動的樣子。黃初平頓感悲傷,想到小羊長大以後,必然受到屠宰,幫而起了惻忍之心,十分煩憂,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恰好有壹位道人經過,問初平為何如此的煩憂,初平就將原因說明。道士問好黃初平想小羊怎麽樣,初平說希望羊能長生不死,道士說這就簡單了,於是施展法力把羊化成白石於山間。初平見了很驚奇,覺得很玄妙,同時起了修道之心,懇求道士收納他為初平回答說: “徒兒篤信不移,不辭勞苦,無牽無掛,但求學道成功。”道士聽了笑著說:“妳有修道慧根,況且很有仙緣,只有勤於修煉,心成正果,妳如此有恒心,老道就答應妳了。”道士將黃初平引入赤松山的金華古洞,理悟修道玄機,刻得法道。
初平回到家鄉,其父母已經仙逝,只見到他的哥哥黃初起,於是初平告訴哥哥他四十年的經歷。哥哥問起初平當年的山羊到哪裏去了,初平說仍在山中,哥哥不相信,於是初平就帶他哥哥到山上看,只見壹群白石,哪裏有山羊呢?只見初平口念法咒,將手執的拂塵向山壹揮,壹聲“羊起”,山上的白石頓時應聲而起,變成千萬只羊。他哥哥頓然覺悟到道法的玄妙,於是與弟弟壹同修煉法道,經五百年的修煉,黃大仙乘著仙鶴,哥呵騎著仙鹿壹齊登上仙府,修得正果同列仙班,這就是黃大仙的生平和“叱石成羊”的典故。
初平得道成仙之後的民間施醫贈藥,警惡除奸,普善杉善,深得民心,廣大民眾稱他為黃大仙或赤松仙子。
廣州、西樵山、香港、東南亞壹帶,甚至美國均有許多信徒為他建廟立祠,香火旺盛。黃大仙的傳說源遠流長,民間頌揚他懲惡揚善,除妖捉怪,行醫救人,勸善行善,種了關心人民疾苦的事跡。據《金華縣誌》的記載,宋朝嘉定年間,有壹位叫唐季度的人,他的左眼經常不斷的流眼淚,看了不少名醫也沒法治好。有壹天他上山從壹塊很大的石頭旁邊經過。突然有人在叫他的名字,這個唐季度壹看,原來石頭上坐了壹位道翁。道翁說唐季度乃善良之輩,不應受如此疾苦之罪,於是道翁把草藥瀝汁,敷在他的左眼,結果把眼疾醫好了,後來唐季度得知這位道翁就是黃大仙,為了感謝醫疾之恩,在家供奉黃大仙仙像,朝晚上香,而那塊石頭就叫黃大仙石。
宋元裕三年(公元1087年),這壹年江南大旱,江河無水,稻草曬得如同幹草,老百姓唇幹舌燥,官府到金華山的赤松宮求雨,得到顯靈,金華附近午裏得甘露滋潤,消除了旱災。黃大內固有“救人之功”和“祈雨祈晴”“隨感隨通”的仙跡,在宋孝淳熙十六年(1189年)和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得到皇帝封以“養素帝君“和“養素凈正帝君”兩個封號。
相傳在古時候,南海西樵曾發生壹場瘟疫,幸好黃大仙經過此地,為百姓解除了困疾,但由於患病的人實在太多,葫蘆裏的仙藥不足。黃大仙叫大家不要擔心,對大家說:沒有藥也不要緊,只要摸壹下他的藥葫蘆也能將疾病消除,於是患病的民眾爭相摸黃大仙的藥葫蘆,結果瘟疫得以消除。後來人們為了紀念黃大仙這壹功德事跡,將黃大仙的藥葫蘆雕刻在西樵山黃大仙聖境園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