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經濟比較發達的時代,同時科技也比較發達,所以宋代產生了很多“大殺器”,各種弩、各種槍、包括早期的火銃、火器都用於戰場,尤其是面對契丹的騎兵,巨弩確實能給騎兵巨大的殺傷,但是巨弩有壹個弱點,就是移動不便,體型巨大,機動性不強。使用上有很多限制,如果宋軍糧草攜帶充足,人數眾多,並且以相對密集度的陣型緩慢前進,此時如果遇見契丹騎兵,宋軍可馬上收縮隊形,用巨弩擺出壹道防線,可以應對契丹騎兵的沖擊,比較巨弩的射程遠超過騎兵的弓箭。同時在防守的時候,巨弩也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北宋的巨弩在檀州曾經射死過遼軍主帥蕭撻凜(在評書楊家將裏面這是壹個戰鬥力很強的敵方BOSS),給遼軍心理帶來巨大的殺傷力。
但是巨弩雖然有巨大的威力,同時也有巨大的弱點,就是移動不便,體型巨大,還要有技藝高超的人使用,在宋遼進入和平期後,估計很快巨弩就被慢慢遺忘放棄了,造成金人南下後,宋軍並沒有做出什麽抵抗。也說明了武器再強大,也看是誰用的道理,壹個戰鬥力低下、腐朽的軍隊發揮不出武器應用的威力。
宋之後的元,由於蒙古人對騎射的頂禮膜拜,使得很多復雜的武器都被遺忘了,壹直延續到明朝,像巨弩、投石機等武器紛紛淡出人們的視野,明初的戰爭又恢復到了千年以前的漢魏水平,就是普通的刀劍、弓箭。隨著時間的發展,明朝遇到了強勁的對手,北方的蒙古韃靼瓦剌和南方的倭寇,本來軍隊就因為太平日久而武備廢弛,敵人又個個兇神惡煞,蒙古騎兵來去如風,倭寇更是倭刀淩厲、火槍兇猛。明軍處於壹敗塗地的境地。幸虧當時出了個中國的大軍事家、大發明家戚繼光,才挽救大明於水火。戚繼光不但是個軍事家,而且也是壹個科技愛好者,他引入了日本的火槍進行仿制,並且將火藥在戰場上發揚光大,他的部隊裏面裝備了大量的火器,如擡槍(巨型火銃)、鳥槍(普通火藥槍)、虎蹲炮、佛郎機炮等,還發明神奇的鴛鴦陣,來克制倭寇的日本刀。在掃平了倭寇後,戚繼光調任北方,防守蒙古部落。這個時候,由於火器的發展,戚繼光發明了車廂陣戰術,和美國開拓西部時期的馬車戰術壹樣(這個詞不標準,是我自己描述的,就是將馬車成環形擺放,然後牛仔們用火槍形成壹個環形防禦陣地,來應對印第安人或者強盜),用車廂結成環形或其他陣型,用火箭、火器、弓箭來射擊敵人,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巨弩陣型的延續發展,不過用火器取代了巨弩,因為火器的射速和威力、精度都比巨弩高,而且攜帶更加方便。
結果到了清代之後,由於受到明朝火器兇猛的影響,清軍在中後期幹脆大量裝備了火器,相反對傳統的刀劍、弓箭卻嚴重摒棄了,在乾隆時期,乾隆就發現這壹問題,清軍在平定西部戰爭時,大量使用火器,壹旦敵人偷襲或者埋伏,清軍必定會損失慘重,清軍變成了只會用火器遠程射擊而不敢近身格鬥的少爺兵。而巨弩這樣的遠程兵器更是被火炮代替了,但是清軍的火炮肯定落後於洋人。到了清代之後,不要說巨弩,就是普通弩箭都已經不是朝廷的正式兵器了,因為滿洲人是馬上得天下,騎兵更容易使用弓,而不方便使用弩,清代的弓射程已經到達了中國弓的極限,但是在清末,幾乎沒有什麽人來練習使用弓箭。所以在清末的對外戰爭中,清軍的陣線壹旦被突破,清軍的近身白刃格鬥能力基本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