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應城過年習俗,作文、結尾怎麽寫?、、、

應城過年習俗,作文、結尾怎麽寫?、、、

應城和全國壹樣,過年充滿著喜慶的氣氛,並有著自己的習俗。這可以從應城關於過年的幾首民謠中體會到。

臘月的民謠雲:

二十壹,打揚塵;二十二,炒炒米;

二十三,做水酒(米酒);二十四,過小年;

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辦酒肉;

二十七,年飯畢;二十八,插紅蠟;

二十九,樣樣有;三十夜,桃花謝;

初壹早,年拜了,腰壹躬,手壹妥,

麻糕炒米都歸我!

正月的民謠有:

正月正,麥草青,請七姐,問年成;

去也棱,來也棱,棱得七姐笑呵呵!

來也耍,去也耍,耍得七姐騎白馬;

烏龍馬,上天井,掃帚馬,下地跨;

有年有月多和諧,正月十五鬧燈臺!

元宵夜,放花燈,門前花燈通夜明!

過小年,過大年,打開後門耕阪田;

父子兄弟莫偷閑,人人攢勁奔前程,

再爭壹個好年成!

人們壹年辛苦勞作,平時難得相聚壹敘,正月便成了親朋溝通感情的最好時機,免不了為熟人、後輩說親做媒,於是又有了民謠:

裏頭鍋裏炒炒米,外頭鍋裏炒芝麻;

芝麻芝麻妳莫炸,給妳找個好人家;

不要妳的金,不要妳的銀,

只要妳的花轎擡上門!

這些民謠,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應城人過年的習俗。我不揣淺陋,試圖借幾件事說說應城人過年,不對和疏漏之處,請知情者不吝指正。

開年豬

冬至過後臘月二十三以前,是開(為求吉利,不叫殺叫開)年豬的時節。年豬壹般是自家餵養的,大戶人家可以很早買回家寄養。舊時的應城,開年豬是件馬虎不得的大事,往往要認真斟酌壹番,挑個良辰吉日。這壹天,主人要邀來親戚朋友、左鄰右舍、當地的頭面人物,名曰幫忙,實則***同慶賀豐收,分享果實,因此場面很熱鬧。

開年豬壹般安排在下午。主人相中的屠戶,多是本地壯漢或小夥,人緣好,會說話,最重要的是手藝精。屠戶這壹天在活路完成前,不會喝酒,怕誤事,犯忌諱。豬在被開以前往往要餓壹餐。豬從圈裏出來,壹年輕力壯的小夥子迅速抓住豬尾巴用力往上壹提,使豬的兩只後腿懸空,另外幾個小夥上前揪耳捉腳,將豬腿上下交錯地把豬牢牢按倒在寬大的凳子上,屠夫左手用力扳住豬的下巴,胳膊肘狠勁壓住豬頭,朝右手心吐壹口唾沫,然後來回在褲腿上搓壹搓,順手拿起壹把尺多長、磨得鋥亮的刀。待豬壹聲叫完,正換氣的壹剎那,壹刀直插豬的心臟,豬嗚咽壹聲,血如泉水般地順著刀鋒飛噴出來,豬掙紮得更厲害了,叫喊聲從鼻孔裏直冒出來,帶些沈悶。隨著血有節奏地流出,豬肚子的起伏漸漸變小,聲音也逐漸變輕,直至只有從鼻孔與嘴巴裏冒出的熱氣,屠戶與小夥子們的手才放心地慢慢松開。開年豬時,只有壹刀見紅,血流如註,才算吉利。緊接著,屠戶將豬後腿根部割開壹道口子,再用壹根細長的鋼條從切口處順著豬皮在豬體內捅動,抽出鋼條,將嘴對準切口,猛勁往裏吹氣,邊吹邊用條子在豬身上抽,不壹會兒,豬渾身便鼓漲得像個大氣包。等氣散勻了,趕緊把豬放入裝有開水的腰盆裏滾壹下,屠戶開始挦毛,要刀刀見白,把肉刮紅了或刮破了都被認為不吉利。不多久,壹頭“白胖胖”的肥豬就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豬頭和豬尾巴要完整地下下來,在豬頭皮上穿壹小孔,把豬尾巴插在豬頭上,做成“神府”。“神府”用來敬神祭祖,也可送到廟裏求子、祀福,“神府”可腌制,可曬,但不能破壞,壹直要供奉結束後才能吃。

開完年豬,主人會把鮮嫩可口的豬肝、腰花、以及剜下來的大塊大塊的座蔸送到廚房,做出豐盛的酒席,請大家盡情的享用,屠戶這時就可放開量來喝酒了。豬下水、雜骨要熬好,先送父母、長輩,然後是侄兒侄女,再送鄉鄰、親戚和朋友,也可直接送生的。要是那家不收,主人就壹臉的“怨”氣,硬要經過壹番推來推去的謙讓,直到收下才會樂呵呵地離開。最後主人得到凈肉和神府。

開年豬是家境殷實的表現,但也不是所有的人家都自開自吃,手頭松的,或者離集市遠,平時趕集困難,就將整頭豬全部留下自用, 想抽錢辦年貨的可賣出壹部分凈肉,也有幾戶人家合起來開壹口豬的。凈肉及用凈肉灌制的香腸要腌制風幹,以備隨用隨取。

開年豬這天,從燒開水到屠戶把活做完,所有在場的人都不能說不吉利的話。

辦年貨

進入臘月,家家戶戶都開始辦年貨。舊時應城辦年貨壹般是自己在家裏加工或者到外面去買。

做年菜 做年菜壹方面供正月自己食用,另壹方面招待親朋。應城習慣在正月初五以前每日三餐都吃現成的飯,以示來年不受廚事之苦。至於年菜做什麽?做多少?那就要看家境、習慣和口味了。壹般都要腌肉、腌魚、腌雞、灌香腸;打豆腐、壓幹子、千張,做圓子;臘月二十幾還要開鹵:鹵順風、拱嘴、腮幫、頭皮、“賺頭”、豬肚、心、肺、肝、腸、雞、藕、千張等,這些都是過年時筵席上的美食。

做茶點 家家戶戶打糍巴,做湯圓、水酒(米酒);炒炒米、瓜子、蠶豆;做炒米麻糕、麻葉、雲片糕、荷葉、酥糖、鳥花;炸翻油餃;備荸薺等地產。年糕因寓意“年年高升”, 所以是過年必備茶點。

做新衣 年貨中很重要的壹項就是添新衣。只要過得去的人家,大人小孩都要做新衣服,壹是享受壹年來的勞動成果,二是新年有壹個新氣象,為來年帶來好兆頭。大家人口往往把裁縫請到家裏來做,人少的就把布料拿到裁縫鋪裏去做。小孩喜歡過年,壹是“壹年壹件花襖子”,二是“天天吃肉吃糖果”,三是有煙花炮竹玩。

要在外面買的,壹是敬神用的香蠟紙草、鞭炮,二是煙、酒、油鹽醬醋以及過年要用的雜七雜八的東西。

臘八

臘八,遠古稱“蠟(紮)祭”,是慶祝農業豐收的盛大典禮。漢代以冬至後第三個戊日為“臘日”,到了南北朝才改十二月初八為臘八節,古代的春節從這壹天起就算開始了。

多數人家這壹天要熬臘八粥。臘八粥的來歷其說不壹,人們普遍接受的傳說壹是紀念佛祖釋伽牟尼。傳說釋伽牟尼痛感人間生死病老之苦,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及其梵天創世學說,為了尋求解脫之道,毅然舍棄王位,遍遊名山大川,尋訪名師。就在十二月初八這壹天,他因累、餓而暈倒在比哈邦的尼連河畔,恰巧被壹位美若天仙的牧羊姑娘看見了,她用僅有的壹點雜糧加上壹些野菜煮了壹鍋粥,壹口壹口地餵他。多日粒米未進的釋伽牟尼獲救,在河裏沐浴之後,*****在菩提樹下誦經。突然靈竅大開,徹底覺悟,成了佛陀。所以臘月初八就成了佛的“成道節”,每逢此日寺院就用米、豆、香果煮粥供佛。篤信佛教的帝王也用臘八粥賞賜百官,慢慢地民間也以此相互饋送,形成習俗。

另壹為人們接受的傳說是壹大戶人家養壹好逸惡勞之子,父母死後坐吃山空,不幾年家裏就壹貧如洗。這年臘月初八,饑餓難忍,從倉裏掃到壹點雜糧,在院裏撿了幾顆棗熬粥充饑,端著能照見人影的稀粥,此子翻然悔悟,痛改前非,起早貪黑,辛勤勞動,日子慢慢地好了起來。為了記住過去,教育後代,每年臘月初八熬壹鍋雜糧稀粥,久而成俗。

還有壹種傳說是明太祖朱元璋少時為地主家放牧,過著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壹年臘月初八這壹天,他在野外放了壹天羊後找東西充饑時,在田邊發現壹只長得肥肥的大老鼠慌慌忙忙地逃進壹個洞裏,朱元璋走近洞口,用樹枝掏了掏,掏出了各種各樣的糧食,有小米、玉米、花生、紅豆等。他將這些雜糧洗凈,煮成粥,吃起來美味可口。朱元璋做了皇帝後,欽定廚房做這種雜糧粥,並賜名“臘八粥”。禦廚在粥中加入芡實、蓮子、桂花、桃仁、小棗等,使這種粥格外香甜可口。後來,這種粥傳到民間,壹直相延至今。

臘八粥用豌豆、綠豆、紅豆、豇豆、大米、小米、菱角米、蓮子、栗子、紅棗等熬制而成,吃時可加些糖,送禮時表面撒些青絲、紅絲作裝飾。初七要做好洗棗、淘米、泡豆、煮栗等準備工作,後半夜開始熬,天亮前熬好,初八清晨在佛前、祖先牌位前供上,然後相互贈送。有些人家在臘八這天吃素;有些人家還泡臘八醋,把剝好的蒜瓣洗凈,放入壇中加入米醋封口,放在溫暖處。臨近除夕,蒜瓣仿佛翡翠壹般,略帶酸味,米醋也變得酸中有辣,別具壹番風味。

小 年

應城的小年是“官三民四亡人二十五”,就是說凡是家有秀才以上功名的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黎民百姓是二十四,長者過世是二十五。小年的來源有壹個傳說:從前壹大戶人家的千金出嫁後,於臘月滿臉憔悴憂愁地回了娘家。她與丈夫感情不合,每天得幹很重的活,還經常遭丈夫拳打腳踢,婆婆姑姑也虐待她,待她比家裏的狗都不如。這次回娘家,女兒想在娘的身邊多呆幾天,等過了年再回去。可這在舊社會是絕不許的,過了門的女兒壹定要到婆家過年。左右為難的娘想出了壹個主意:給女兒過壹小年,也放鞭炮,也謝年,壹切做法都與過大年壹樣,就是規模小點,日子就定在廿四。讓她過了小年,再送她回婆家...... 後來這個習慣便傳開了,女兒都到娘家過罷小年再去婆家過大年。現在的小年已沒有這個意義了。

小年這天的主要活動有祭竈和打揚塵。

打揚塵 也稱“掃年”、“掃塵”,源於“驅除病疫”的壹種宗教儀式,以求送窮、除病、祈吉祥,天長日久演變為年終大掃除。這大掃除也是有故事的:傳說人身上都有三屍神,他常在玉帝面前說民間的壞話,每年還在家家戶戶的屋檐墻角用蜘蛛網做上記號,企圖讓玉帝在過年時殺了大家。竈王爺知道後很著急,就說接竈前每戶人家必須把房屋打掃得幹幹凈凈,否則就拒不進門。大家遵照囑咐,清掃塵土,撣去蜘蛛網。除夕夜,天神奉旨下界查看,發現人間美好無比,根本不像三屍神說的那樣,人間免去了壹場災難。從此就有了“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的風俗。據《呂氏春秋》記載,在堯舜時代就有這壹風俗了。應城“塵”與“陳”諧音,掃塵就是把陳舊的東西壹掃而光,是辭舊迎新的意思,這既指庭院內的陳年積垢,也指舊歲中遇到的不快。

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要打揚塵,講究的人家打揚塵時把家具、陳設通通搬到室外,擦拭幹凈,長期沈積在屋內角落的灰塵、蜘蛛網徹底掃凈,舊年畫、門神、對聯都要撕掉。有佛堂和財神樓、祖先堂的也要打掃幹凈。

祭竈 祭竈源於“紀竈”,是紀念教人用火熟食的先竈者,在夏季舉行。據說漢代有個叫陰子方的人,在臘月某日做早飯時,忽見“竈神”現形,急忙拜禱,並殺黃羊祭祀,此後他人財兩旺,世代昌盛,人們爭相效仿,沿襲成俗。

舊時,差不多家家都設有“竈王爺”的神位。竈王爺又被稱作“司命菩薩”或“竈君司命”,被作為壹家的保護神而受到崇拜。竈王的神龕大都設在竈房的北面或東面,中間供上竈王爺的神像,也有的人家直接將神像貼在墻上。神像有單座和雙座之分,如果奉祀人無配偶,則只供單座像。神像上大都印有這壹年的日歷,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橫額是“壹家之主”。竈王爺自上壹年的除夕以來就壹直留在家裏,到了臘月二十四,要上天匯報這壹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送竈神的儀式稱為“送竈”或“辭竈”,多在黃昏入夜時舉行。壹家人先到竈房,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敬香,燃蠟,供放糖果、煮熟的荸薺、毛芋,清水、料豆、秣草,後三樣是為竈王坐騎備的。祭竈時,把糖融化,塗封在竈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那裏講壞話了。應城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因此祭竈王爺由男主人主祭,按尊卑長幼依次三叩首。待香、蠟將盡時,再次叩拜,把竈王神像從神龕上請下來,和著紙錢、填好的司命照及草料壹並焚燒,邊燒邊念“好話傳上天,壞話丟壹邊”,再把涼水潑在地上,有的人家還放鞭炮。祭竈儀式至此結束。竈王爺除夕夜再回來。

此日忌宰殺、忌借火、忌做針線活。

除 夕

農歷臘月三十夜晚為除夕,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古人在新年前壹天擊鼓驅逐“疫癘之鬼”,謂之“逐除”。它還有除儺、除夜、歲除、大除、大盡等雅稱,民間俗稱大年三十、年關,是壹年之中除舊布新、祈福禳災的最後壹個夜晚,這壹天的主要活動有三項:吃年飯、敬神祭祖,貼春聯、貼門神、貼年畫,守歲。

吃年飯 也叫團圓飯。壹家大小圍坐壹桌吃飯,俗稱圍爐。古人席地而坐,圍著爐子吃。有桌子後,將爐子放在桌子下,在爐的四周攤鋪制錢,象征財旺。

應城人吃年飯多選擇雙日,壹般是在臘月三十。如家裏當年有人過世,就在臘月二十五吃年飯,第二年在二十六,第三年在二十七,第四年就沒有約束了。吃年飯有兩個時段,壹是半夜起來吃年飯,壹直吃到天亮,叫越吃越亮,多是生意人家;普通人家下午開始吃年飯,壹直吃到點燈,也叫越吃越亮。

吃年飯前要敬神,把豬神府供在神龕上,擺上果品,幾碟小菜,幾杯酒,幾小碗飯,敬香,燃蠟,長者在神龕前作揖磕頭,接著全家人依次作揖磕頭,燒紙,把神龕上的酒徐徐灑在地上。壹般在馬棚、豬圈、雞舍等處也要上供、燒香。敬神完畢,開始祭祖。桌上上幾個小菜,擺上碗筷,不能擺椅凳,據說祖先是不坐的,把自家大門打開壹條縫,長者站在門邊恭請祖先到家裏來過年,並做出背人的姿勢,把祖先壹壹背上座位,開始斟酒,勸酒,然後依次把酒灑在地上,上飯請祖先吃。飯畢,將桌子擡起,轉壹周,安排下壹席,而後客氣地送祖先走,並請祖先明年再來過年。送走祖先就放鞭炮,上大菜,自己吃年飯。席間,下輩給長輩敬酒,長輩對下輩說些鼓勵的話,並要給壓歲錢,同輩相互祝賀。以前做好的雞鴨魚肉,美味佳肴,這壹餐可以盡情的享用。年夜飯壹般都煮得很多,因人們從初壹到初五都不做飯。吃年飯的菜也多有吉祥之意,如菜頭取意好彩頭,長年菜取意長壽,圓子取意團圓,魚不吃完取意年年有余,青菜取意清清吉吉(來年清靜平安),年飯吃得越慢越好,取意長久。年飯吃完,就可以貼對聯、關財(大)門了。

貼春聯 也叫貼對聯、貼對子,源於“桃符”。據《山海經》記載:很早以前在東海度朔山上,有壹棵巨大桃樹的枝條彎曲成拱門,是魔鬼下山必經之路,玉帝命神荼、郁壘二神在此把守,如有魔鬼為害百姓,就用葦索捆綁餵虎。戰國時期,百姓為了鎮邪,就在桃木板上繪神荼、郁壘像,或寫 “神荼、郁壘”四字,懸於大門兩側,名為“桃符”,每年春節更換壹次,所謂“總把新桃換舊符”。到了秦漢時期,懸掛桃符賀新年已成民間習俗。五代十國的後蜀國君孟昶在桃符上書寫聯語:“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被稱為“桃符對句”,這是最早的春聯。

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據《簪雲樓雜記》載,朱元璋除夕傳旨:“公卿士庶人家,門上須加春聯壹副。”他還把寫好的春聯賞賜給大臣。由於朱元璋的偏愛與提倡,春節貼春聯風靡全國,壹直流傳下來,並逐漸發展,內容極大地豐富,規格也不斷地變化。

貼門神 源於桃符。古人把大自然的許多現象都歸咎於鬼魅作祟,盼望得到“神”的保護,就在桃木上或畫或刻神荼、郁壘之像,掛在門側。到南北朝時神荼、郁壘演化為威武的將軍形象,以後又出現歷史上著名的文臣武將和神話人物,如秦瓊、尉遲恭。相傳唐太宗身體不爽,昏沈沈覺得寢宮外有鬼魅呼號,雜有拋磚扔瓦之聲。次日,太宗把此事告知群臣,秦瓊、尉遲恭自告奮勇在宮外戎裝警衛,果然壹夜平安無事。太宗大喜,但又覺得二人長期守夜,過於辛苦,於是命畫工畫二人手執兵器、腰懸弓箭的圖像貼在宮門兩側,邪祟遂息,世代相傳,演為門神。鐘馗成為門神則是由於唐玄宗病中夢見壹大鬼捉住壹小鬼,挖其雙眼而食,並自稱鐘馗,生前武舉不第,死後決心消除天下妖孽,玄宗的病因此痊愈,於是命吳道子畫鐘馗像懸於宮門,日久也就成了門神。隨著歷史的發展,門神的隊伍不斷擴大,不僅出現了“五子門神”、 “天官賜福”、“福祿壽”等驅邪惡、衛家宅、保平安、降吉祥的多功能門神,就連歷史小說中的著名將領、愛國英雄和智能人物,像關羽和關平、嶽飛和嶽雲、楊繼業和楊延昭等橫刀立馬、威風凜凜的形象都成了門神,他們生前是保家衛國的勇將,死後成守護家園的門神。

門神長約45厘米,寬約35厘米,在每扇門偏上三分之壹的部位各貼壹張,如是單門,可貼文武比幹、麒麟送子等門神。

貼年畫 也叫門畫,源於桃符。年畫的出現不晚於漢代,唐代有了年畫作坊,但宋以前的年畫幾乎都是手繪的,宋熙寧五年(1072年),宋神宗趙頊命把皇宮收藏吳道子手繪的鐘馗像摩拓制版印刷,賜給大臣,這是木版印刷年畫最早的記載。年畫的內容大致可分為吉祥喜慶類,歷史故事類,戲曲類,人物類,花鳥魚蟲類等。年畫的畫幅有大有小,格式有單張、四扇屏、連環畫等。臨近春節,屋裏貼幾張年畫可以烘托節日的喜慶氣氛。

守歲 三十夜圍爐守歲,整夜不睡,“三十夜晚醒壹宿,來年精神壹整年”。舊時沒有收音機、電視機,吃過年飯,大人就坐在火爐邊,剝著平時難得壹見的花生、瓜子,吃著糖果,打麻將、推牌九、玩紙牌、搖骰子;小孩子放鞭炮、點燈籠,盡情歡樂。大年三十的晚上,竈王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到晚上10點多鐘,壹家之主手舉點燃的香,分別朝諸神的方向磕頭,表示迎請,然後來到廚房竈邊,象征性地放壹小掛鞭炮,算是接了竈神。

除夕必須把水缸內盛滿水,意為財源橫溢。

進入臘月,人們就要忌口,只說吉利話,不說破口話,所謂“臘時臘月,不能瞎說”。小孩如說溜了嘴,旁邊的大人馬上會“呸”“呸”幾聲,並說“童言無忌”。如果摔碎了碗碟等物,大人會說“碎碎平安”(歲歲平安)、“越撻越發”。

春 節

春節源於遠古社會的“臘祭”,即神農氏時代的“索鬼神而祭祀”,“合聚萬物而索享之”的“歲終出祭”。春節是現在的叫法,古時有元旦、元日、元辰、元朔、元正、元春、元朝、端日、朔旦、歲朝、新正和正日等諸多名稱。辛亥革命後改公歷1月1日為元旦。1949年,規定夏歷正月初壹為春節。應城常把春節稱作“過年”或“年關”。

關於“年”還有壹個傳說。在遙遠的古代,有壹種叫“年”的怪獸,性情兇殘,力大無窮。“年”每逢新春前後缺少食物時,就竄到村莊傷害人畜,所以每到這時就人心惶惶,擔憂“年”的襲擾。慢慢地人們發現它有三個弱點:壹怕紅色,二怕火光,三怕聲響。於是在“年”將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門邊掛壹塊紅色桃木板,門前燃起火堆,在村裏敲敲打打,徹夜不停,“年”終於嚇得不敢出來。人們歡欣鼓舞,準備豐盛的食物慶祝勝利。從此每到這個時節就舉行這樣壹次活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個歡快的節日,叫“過年”。以前的紅桃木板演變成了紅紙,並在上面寫上吉祥的話語,火堆演變成了燈籠,敲敲打打演變成了放鞭炮。

出天方 又叫“出天行”。舊時雞叫頭遍,打開財(大)門,戶主高喊:“財門大打開,金銀滾進來”,並帶著全家老小在門外擺上祭品,燃香、燒紙、敬酒,向著“財神”方向磕頭,鳴鞭迎神,祈求新年財源茂盛,老小平安。出天方後,全家回屋關門,用掃帚從門口向內掃三下,以把財寶掃進屋內。舊時城關壹些商戶、市民在出天方後不進家門,根據各自的願望,去百子庵、廣福寺、城隍廟、財神廟、壽寧禪寺等地燒香,祈禱許願。有些老家在農村的城關居民,出天方後就回到鄉下上墳,在祖墳前祭拜,燃香、燒紙、放鞭炮。

拜年 出天方後,晚輩依次給長輩磕頭,叫“辭歲”,也叫拜年,長輩要給孩子壓歲錢。這壓歲錢有來歷,傳說很久以前有壹種叫“祟”的怪物,專在除夕深夜到各家摸睡熟孩子的頭,輕者次日發燒頭痛,重者變得呆傻,鬧得有孩子的人家每到除夕就提心吊膽。有壹夫妻50多歲得壹寶貝兒子,這年三十,八仙路過此地,算出這孩子將要被“祟”所害,於是變成八杖銅錢,讓老夫妻用紅紙包好,放在孩子枕邊,半夜“祟”果真來到孩子身邊,剛要伸出魔爪摸孩子的頭,枕邊就發出壹道刺眼的金光,“祟”嚇得落慌而逃,孩子躲過壹場災難。從此家家仿效,因“歲”與“祟”諧音,逐漸演變成“壓歲錢”。

拜年壹般初壹拜父母、宗族、鄰裏,初二拜舅家,初三拜嶽父母,隨後再拜其它親戚朋友。各家大人小孩在拜鄰裏時,壹般不攜帶禮品,但每家都喜歡他人到家中拜年,並以各種瓜果、點心、煙茶熱情款待。拜鄰裏時在每家停留時間不長,謂之“拜跑年”。拜跑年有“寧漏壹村,不漏壹戶”之說。去親戚家拜年要攜帶煙酒、點心、水果之類的禮物,舊時到了親戚家先拜佛堂,再拜祖先,最高禮儀是在神龕前行三跪禮,然後按輩分拜年,道“您過年好”、“恭喜發財”之類的吉祥話,同輩受拜要躬身作揖還禮,口稱“不敢當”,同時也接受親戚的晚輩拜年,主人要給小孩壓歲錢。拜年不超過正月十五。大年初壹這壹天,有些信佛人家,戒殺吃素,說是正月初壹吃素,可代替全年。

新香 又稱“燒新香”或“燒新靈”。鄰裏或親朋家若上壹年有人去世,初壹、初二鄰裏或親朋好友首先要去給死者拜年(謂之“亡人為大”),即到墓前為死者燒紙、鳴鞭、磕頭。然後再到死者家中給其家庭拜年,主人要設宴款待。

迎送財神、挑財水 正月初二黎明前起床,壹是出門迎著財神方位磕頭,叫迎財神。也有人往各大商鋪、富戶送財神像,高喊“送財神來了!”送財神的總要說些吉利話:“金銀財寶滾進來”、“左廂堆滿金銀庫,右邊財寶堆滿屋”等,以此賺點小錢。二是挑“財水”,城裏的富戶人家由賣水人送“財水”以取吉利,主人要多給財水錢。晚上,人們把財神像取下燒掉,同時還燒三支香、三疊紙錢,並作三個揖,以祈求財神保佑家人在新的壹年財源滾滾、幸福美滿。

舊時人們常年勞作,難得相聚,春節便成了人們相聚敘情的最好時節,慢慢地話題便扯到了兒女或親朋後代的身上,許多年輕人的姻緣就此敲定。

禁忌 春節不能說“死”、“殺”之類的不吉利的話,不能罵人;忌摔壞器具;初壹至初三不能做針線活,不掃地倒垃圾,壹般不把門開著;不能洗衣服;初五不能下米做飯,不許動刀,相傳這天是米的生日;初壹至初五不能臥床說話,否則壹年多病。

正月十五元宵節

元宵節也叫上元節、月半、燈節。其來歷眾說紛紜,較有代表性的壹種是:元宵節起源於漢朝。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後篡權,呂氏宗族把持朝政。周勃、陳平等人在呂後死後,平除呂後勢力,擁立劉恒為漢文帝。因為平息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此後每年正月十五之夜,漢文帝都微服出宮,與民同樂以示紀念。正月為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故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人們在這個夜晚觀燈、猜燈謎、吃元宵,合家團聚、其樂融融。

吃元宵 元宵也稱“湯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煮、煎、蒸、炸皆可。元宵起源於春秋時期的楚昭王。某年正月十五,楚昭王經過長江,見江面漂浮壹種外白內紅的甜美食物。楚昭王請教孔子,孔子說 “此浮萍果也,得之主復興之兆”,楚昭王命人仿制,逐漸演變成“湯圓”。因“湯圓”與“團圓”字音相近,象征全家團團圓圓。應城人還有元宵節吃春卷和月半粑的習俗,有“吃了月半粑,準備種莊稼”之說。

燃燈 源於壹個神話傳說:很早以前,天上有壹只神鵝落到人間,被獵人射傷。玉帝非常生氣,下旨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將到人間放火。天宮中壹位善良的仙女冒險下凡,把這個不幸的消息告訴人們。於是人們想出壹個辦法,家家戶戶掛起紅燈,燃放煙火。天兵打開天門,看到人間火光壹片,以為火已經燒起來了,就去稟告玉皇大帝,不必再下凡放火了。這樣,人們的生命和財產都保住了。從此,每逢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放鞭炮,壹直延續到現在。

猜燈謎 又叫“打燈謎”,出現在宋朝。南宋時,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所以流傳下來。

玩龍燈 玩龍燈早在漢代就已十分流行。元宵節這天,人們把紮制的巨龍高擎手中,盡情揮舞玩耍,其中既有對龍的頂禮膜拜之敬,又有祈求神龍保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之意。玩龍燈有“單龍戲珠”和“雙龍戲珠”兩種,並有鞭炮、鑼鼓和嗩吶伴奏助威。

舞獅子 舞獅子也流行於漢代。舞獅子常伴隨鑼鼓聲進行,鑼鼓的節奏為“天——下——太平”三個音節,以示人們歡慶節日、渴望天下太平、安居樂業的心願。在自家門前舞獅子時,人們要放鞭炮,驅趕邪惡。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上述各類活動,在應城也多為開展。

  • 上一篇:常用的測量方法三種
  • 下一篇:德國的民俗風情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