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引眉、粉面、染齒,源於大唐的日本化妝術,為何會和大唐不壹樣?

引眉、粉面、染齒,源於大唐的日本化妝術,為何會和大唐不壹樣?

說起日本化妝術,絕大多數人會想到"亞洲三大邪術"之壹。這種說法有調侃的成分,倒也不是誇張,日本的化妝技術確實厲害。看過日本cosplay表演的人都知道,coser化妝堪比"換頭",化妝前後真是"判若兩人",化妝後的coser可謂美出了新高度。

但要是說起日本古代的化妝術,恐怕就要嚇走很多人了,那絕對是邪術,畫的跟鬼壹樣,連英國大使都直言:"化了妝的女人們,就像是'顯現日'前夜的魔女!"

可萬萬沒想到,當時這種"邪術"還是從大唐學去的!難道雍容華貴的唐妝也有"黑歷史"?跟隨今天的文章壹起趣談日本古代的化妝術吧。

1. 中日交往:唐妝和日本化妝術的淵源之始

1.?中日來往密切的平安時代

平安時代在日本歷史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上承奈良,下啟鐮倉,此時相當於中國的唐朝後期。

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來中國"取經",狂熱地學習唐朝的風土人情,甚至只要半年時間,唐朝的風尚就能傳到日本。因此,平安時代受唐朝影響較大。

2.?豐富創新的唐代妝容

此時的唐朝,女子的妝容也極具詩意,其審美達到了新的高峰。由於唐朝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壹位女皇帝,唐朝女性的社會地位相較其他的朝代都有所提高,加之唐代社會安定繁榮,唐文化又極具包容開放的特性,給了唐代女性對於美的創造力。

花鈿妝,鉛華,蛾眉,花瓣嘴,面靨等都是典型的唐妝,創造性地賦予了女性雍容之態和溫潤之美,不僅在當時的社會大受追捧,也被後世稱贊模仿,更何況是當時文化還不繁榮日本?

平安時代的女性以引眉,厚粉面,黑齒和長發為典型,其中引眉,長發和粉面都源於唐妝。

2. 舶來的"仙術"變為本土的"邪術"

1.?"高調"引眉

日本的畫眉技術來源於唐朝。開元年間及天寶初曾流行壹種闊眉,眉形極短,末端上揚,形似蛾翅,於是被人稱為蛾翅眉。畫這種眉之前,先將眉毛剃去壹半,再佐以青黛渲染成飛蛾翅狀,略高於原眉形,雖弱化了眉毛,卻也增加了眼睛的靈動之美,顯得格外優雅高貴。

而這種畫眉技術來到日本國土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日本女性在畫眉前會將眉毛全部剃掉,再在額中或者是額頭上方畫出兩點代替眉毛,所用顏料也不再是青黛,而是用油煙或芝麻油和貝殼黑灰的混合物,這種畫眉方法稱為"引眉",畫出的眉也叫"豆眉"或"蠶眉妝"。

本以為這種直逼發際線的豆眉已經足夠另類,沒想到當時還有剃掉部分發際線的操作,真由不得讓人倒吸壹口涼氣。可潮流就是潮流,這種"開天眼"般的畫眉方式在當時的日本貴族女性中很是流行,甚至成為已婚女性的象征。

2.?"低調"長發

講完了"高調"的眉,再來談談"低調"的頭發。"低調"是說日本女子發尾低,古代日本女子的頭發太長了,及腰都是及格水平,貴族女子的頭發壹般是等身長甚至更長的。

而留發的原因,壹方面和中國人壹樣,日本人認為頭發是不能隨意剪的,另壹方面,頭發的長短顯示身份的貴賤,頭發越長,身份越尊。

平安時代之前,女子還是習慣留中長發並挽成發髻,樣式與唐朝相似;而到了平安時代,出現了壹種新的發型潮流——垂發,就徹底解放了日本人對發型的想象,頭發能留多長就留多長,貴族女子壹般用十二根發帶束發,可想頭發有多長。

正因為頭發太長,留發的女子行動不便,所以她們的活動範圍壹般不超過生活的範圍,其狀態也相對靜止,這也算是垂發的壹大弊端。

而另壹大弊端,絕對是令現代人無法忍受的。因為頭發太長,難以清洗,所以貴族小姐們壹年也就洗幾次頭,其他的時間還要用淘米水精心呵護秀發,可想而知壹頭烏黑濃密的秀發是多麽有"光澤"的。就這樣,日本人對於長發的迷戀仍是無可匹敵的。

同時期的文學作品《源氏物語》中描述的美人都擁有著垂地的秀發,更有壹位靠秀發博得源氏公子青睞的醜女末摘花,說她"頭形極為端正。那濃密的長發如瀑布般掛下,堆積於席地,甚為好看",所以也難怪貴族小姐們不洗頭吧,畢竟壹不小心就能得到公子的愛呢。

3.?厚重粉面

看過日本藝妓的人都知道,她們表演時通常在臉部,頸部和手臂上塗抹白得嚇人的白粉,這是日本古代典型的妝容。這種妝容也是來源於中國,其原型為唐朝的粉色面妝。只不過在中國還是較為輕薄的粉面,到了日本就改為塗厚重的白粉了,而且不僅用於面部,手臂和頸部也不放過。

這是因為日本女子在晚上為男性表演助興,沒有燈光,塗上白粉能夠讓她們顯眼,更加明艷動人。然而從大唐學來的不壹定都是好的,女子們畫的跟鬼壹樣,確實不敢想象這種白面妝是多麽明艷動人,在黑夜裏都能精準"定位"人在哪裏,估計和見到鬼也沒什麽區別了。

後來女子為表達對丈夫的尊重,婚後會塗白面妝,向世人表示自己已經結婚,以壹種新的姿態開始新的人生,這就是所謂的"改頭換面"吧。

厚重的粉面追求完美無暇,粉面勢必越塗越厚,畢竟女子都想成為心愛男子心目中的"白月光",不白壹點再白壹點怎麽能像月光呢?

當時日本女子所用白粉與中國相同,壹類是將米泡後研磨,過濾的得到的米粉,壹類是有毒的鉛粉。所以卸妝的壹個文藝的稱呼叫"洗盡鉛華",就是這麽來的。

相較於米粉,鉛粉上妝更加通透服帖,不易脫妝,可想女子大多會選擇鉛粉化妝。即使當時日本鉛礦匱乏,技術落後,鉛粉的使用完全依賴進口,也擋不住日本女子對它的追捧。

長期使用鉛粉極易造成鉛中毒,更何況是那麽厚重的妝,想必日本美人紅顏薄命多數與命數無關,是鉛粉擦多了,中毒身亡,這種成為"白月光"的代價實在太大。1934年,日本全面禁止使用鉛為原料制粉,結束了鉛粉對女性的荼毒。

4.?黑色染齒

如果說上面提到的妝容還多多少少與唐朝有關,下面這個真的不是唐朝的"鍋"了,這就是日本的黑齒妝。黑齒妝是用獨特的顏料將牙齒染黑的妝容。顏料從何而來?先將鐵屑浸入酒、醋、茶中,等液體變黑,再將其塗在牙齒上,牙齒就被染上了黑色。

有壹種說法是這種方法具有防蟲蛀牙的好處,有益身體健康,但還有壹種說法,牙齒變黑是腐壞的結果,日本人認為腐朽的牙齒發出的"芳香氣味"很容易激起情欲,因此風靡壹時。

兩種說法截然相反,哪種是真也無從考證,不過想想茶醋和鐵屑能不能防蛀不知道,塗在牙上的滋味也不好受,果然還是那句話:追求美是要付出代價的。

無論哪種說法,古代日本人是真的把黑齒作為美的象征。《紫式部日記》中提到"著裝(女子成人式)、慶祝日,眾婦人皆染黑齒、紅赤化妝。"

《源氏物語》中,紫姬年幼時因外祖母觀念保守,沒有給她染齒,進入宮中追隨風尚開始染齒,光源氏覺得他更加美麗了。後來直到明治時代,這種妝容才被廢除。

3. 源於大唐,為何會和大唐的不壹樣

1.?源於藝術表達形式

在唐代的繪畫中,白皙的皮膚和蛾翅眉是常見的仕女妝扮,這種藝術的表達方式對當時的唐代女性審美影響很大,也深深影響著日本女子的妝容。受中國繪畫影響,日本也以眉目間隔遠為美。

但除了眉毛之外,日本的妝容和與中國幾乎沒有相似之處,這是因為日本妝容的美學已經超出了純粹的繪畫技巧,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漸與文學靠近。

平安時代的文學著作燦如星海,如《源氏物語》、《枕草子》、《蜉蝣日記》等,對日本文學史的影響很大,也重塑了當時日本女性的審美。如《源氏物語繪卷》、《紫式部日記繪卷》中,美人的鼻子常被描繪成類似假名"く"的勾兒,眼睛細長,櫻桃小口。

後來日本的妝容都以"引目鉤鼻"為美, 即線狀眼和鉤形鼻,後來又被稱為 "裂縫法"。再如前面提到的長發,黑齒,在《源氏物語》中都有很高的評價。日本貴族女性都接受過很好的教育,在這種文學審美的熏陶下,壹些看似古怪的妝容也逐漸成為潮流。

2.?平安時代——女性文學的高光時刻

前面提到長發對日本女性的束縛和女性為追求美付出的各種代價,但不要單純的認為平安時代女性只是"逆來順受"。

平安時代的女性文學可以說是日本文學史上的珍寶,其中就包括日本古代小說中最輝煌的現實主義巨著——《源氏物語》。平安時代的王公貴族都希望將女兒嫁入宮中,以此掌控朝廷政權,女子也因此受益,得到更多的教育機會,如紫式部、清少納言,都是當時中宮的女官。

日本古代的女性由此得到抒發女性情感的機會,借文字描述女子的日常生活起居,也創造了獨屬於日本的妝容。

難得的是,日本文學中也沒有過分地強調外表美麗的重要性,相反格外推崇女子具有優秀的品德,同時期與《源氏物語》並稱為平安時代文學的"雙璧"的《枕草子》,也從未批評過女子的容貌,看來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內在美永遠比外在美更引人註目。

總結

引眉、長發、粉面、染齒,古代日本女性為了追求美也是蠻"拼"的。這種妝容源於唐朝,卻沒有唐妝的雍容華貴,白面黑齒的樣子反而像鬼壹樣嚇人,原來從大唐學來的不壹定都是好的。

平安時代文學風氣濃郁,來到日本國土的唐妝又在日本本土風情的影響下,逐漸超出了純粹的繪畫技巧,其美學價值與文學靠近,創造了獨屬於日本的妝容。雖然這種妝容不容易被現代人所接受,但在古代卻風靡壹時,引得貴族女性爭相效仿。看完日本古代的化妝術,妳有被嚇到嗎?

  • 上一篇:庭院魚池怎麽簡單自作水循環過濾器
  • 下一篇:當前涉警輿情危機的主要傳播渠道有哪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