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歸納中國古代陶瓷器裝飾的表現手法

歸納中國古代陶瓷器裝飾的表現手法

陶瓷裝飾藝術初探

陶瓷裝飾藝術是中國工藝美術中的重要組成部份。從彩陶文化到漢代瓷器裝飾,采用繪畫、刻劃等技法,以弦紋、水波紋、幾何圖形。唐宋時期開始,采用彩繪顏料在瓷器上裝飾。景德鎮陶瓷,從現在發現的古瓷資料中,已有定論的是五代時期的青瓷,以釉色為主要裝飾。宋代出現了大量的刻、劃、印、雕花裝飾;元代青花瓷是景德鎮陶瓷彩繪裝飾的起源時期,歷經明、清、近代,到現代陶瓷裝飾,經過了漫長的歷史長展階段。千百年來,陶瓷藝人和陶瓷藝術家從裝飾藝術實踐中,創造出多彩多姿的裝飾技巧,各種奇妙的表現手法如雨後春筍般層出不窮。

陶瓷裝飾藝術,既是美化陶瓷的需要,反映人們的審美需求,也是人們追求理想,向往幸福生活的表達形式。用線條、色彩,表現人們的勞動生活、抒發心中的情感、寄托理想和情操。從原始社會的巖畫、青銅器、磚雕石刻到居民建築上的木雕壁畫,從古代石窟造像到廟宇教堂的彩繪,都屬於美化環境、創造美感的藝術行為。人們在觀賞彩陶藝術、巖畫石刻時,就會發現,遠古時期的藝術表現是以裝飾性的繪畫表現的。粗獷、古樸的風格,產生出別致的情調。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陶瓷裝飾也在不斷提高,以豐富的內涵,多種風格的表現手法,呈現出新的藝術形式和內容。在民族藝術發展的進程中,陶瓷藝術作為其中的壹種形式,體現了人們對真、善、美的崇尚追求,反映了人類的審美觀念的變化,展現了豐富多彩的生活。

藝術表現手法,在陶瓷裝飾上的發揮,顯示出藝術家的藝術個性、文化修養,也顯示出時代藝術的特色。景德鎮陶瓷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悠久的歷史,而給人們以審美情趣和生活需求的滿足。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藝術,經過千百年的不斷發展,成為壹門高深的學向,我們從事陶瓷藝術裝飾工作,首先就要了解陶瓷文化史,懂得陶瓷裝飾的來龍去脈,掌握裝飾構圖的基本法則。如果只停留在能畫好瓷器的階段上,是不夠的。不了解陶瓷裝飾的內涵、手法、技巧,繪畫表現就很難達到較高的水平,也產生不了藝術個性,只能是依樣畫葫蘆,亦步亦趨。

我國有六千年的文明史,民間藝術豐富生動,反映了民間文化風俗,有很高的成就。陶瓷裝飾中最早的是新石器時期的彩陶。陶器的彩繪裝飾,不僅給後來的青銅器飾紋產生了影響,也影響了瓷器、玉器等器皿的裝飾雕刻。彩陶,是用紅彩、黑彩、白彩等顏料在陶器上裝飾花紋的,最早發現於河南淹澠池的仰韶村, “仰韶文化”因此而天下聞名,彩陶器裝飾圖案有圓點、鉤葉、三角、弧線等幾何紋樣,造型美觀,線條勻稱流暢,圖案內容豐富多彩,具有較強的裝飾性,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工藝美術品雖然種類繁多,表現手法不同,但是,歸納起來,不外乎造型、裝飾、材質的各異。造型有兩種,壹種是器型設計,躬壹種是裝飾形式的繪畫表現。器型的制造形態和裝飾的手法形式,又分為立體形態和平面展開兩種情況。造型、裝飾,立體、平面,構成了工藝美術作品的基本要素。造型優美的花瓶、茶壺、瓷雕,如果不加以裝飾,也可以出現材質、造型美,但是,比較單調,壹覽無余。陶瓷裝飾就是利用造型的各個部位,進行協調的美化,和階地把造型與畫面裝飾融為壹體。並不是所有的裝飾繪畫都美,如果裝飾形式、紋飾與器型不協調,壹味以荒誕、古怪、散亂的色彩在陶瓷器型上塗劃,不僅產生不了裝飾特色,反而會破壞原有的材質、器型美。陶瓷裝飾藝術就是講究美的表現形式,科學、合理地裝飾布局,通過藝術裝飾來襯托材質美,給人以美的享受。

陶瓷裝飾,分為圖案裝飾和紋樣裝飾兩種基本形式。圖案裝飾以規整、概括、對稱、對比等構成要素來美化陶瓷;紋樣裝飾則包括寫意、抽象、變形誇張等多種形式的裝飾形式。不論是圖案還是紋飾,都有其裝飾規律和表現形式,兩者和諧地融為壹體,展現了裝飾圖案和紋飾的創作手法。線條、細點、塊面、圖形等都是從現實生活中得到的。陶瓷裝飾圖案,是人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周圍各種事物經常接觸、認識,經過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而逐步描繪、創作出來的。大自然由,就有多種多樣的形態。太陽、月亮的圓、缺,火焰的光茫,山的形狀、水的波紋,鳥的飛翔等等,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人們就把這些頭腦中的印象變成圖形,在陶瓷、木材、金屬等載體上表現出來,成為美妙的圖案、紋飾。

陶瓷裝飾在漫長的發展、形成過程中,經過陶瓷藝人和陶瓷藝術家的藝術實踐,不斷提高了對美的形態的認識,從摹仿到寫實,再由具象到意象、抽象的變化過程中,人們掌握了美的構成形成規律,發現了在裝飾構圖中的多種手法。

用變形、概括、均衡,協調等手法裝飾陶瓷,已成為人們常用的形式,變形是把物象的形態加以改變,用放大、縮小、扭曲、誇張等方式來組成圖案,集中體現了物象的形態特征。概括是對自然界的物象進行提煉,成為適合器型的裝飾圖樣,產生出簡潔、明快之感。均衡有對稱的美感,協調中包括均衡、對稱、和諧、整齊,體現了特定形式的法則。

追求豐富的構圖形式、穩定均衡的畫面感,是陶瓷裝飾圖案的主要特點,給人以豐滿、舒暢、充實的印象。在構圖方式上,常用重疊式、展開式,開光式這三種形式。

重疊式:畫面布局以器型的中間部位為主題,以多層次的圖案襯托主題畫面,可以有六到八層。在元代青花瓷上,常用重疊式構圖,畫面層次繁多,層層重疊,多的達到十層。這種裝飾形式往往把陶瓷從口沿到器底層層用圖案裝點, “密不通風”。其長處是布滿圖案,構圖繁密,密而不亂。但是,也有閉塞感,沒有空間。

展開式:以長卷式的構圖方法,向器型左右延伸展開,適合表現豐富的內容,同時,也顯示出主題情節的連貫。現代陶瓷裝飾多用展開式構圖,以國畫表現形式的畫法。可以使作者盡情地在作品展現出情感、才智,有更大的表現空間。

開光式:傳統陶瓷裝飾中就常用“錦地開光”形式,現代陶藝裝飾,又發展了“砂地開光”等新形式。開光的形式有圓形、方形、扇面形、菱形、瓷片形等多種。開光式構圖往往把連續圖案變成分散的局部,又把各個局部裝飾圖案連成完整的氣勢,統壹的主題。采用“開光式”構圖,可以靈活的利用錯落有致、疏密結合的多種畫面,來形成不同的節奏韻律,產生奇妙的表現效果。

運用這三種構圖形式,可以打破時空的限制,突破常見的空間位置,把不同季節,不同空間的形態、物象,構成壹個畫面主題。采取散點透視法,根據作品的內容需要來組織、安排畫面。把周圍與中心結合、襯托,使不同的畫面形成壹個和諧的整體。

在陶瓷藝術創作中,我經過探索,學習、借鑒老壹輩陶瓷藝術家的經驗,有了壹些體會。我喜歡畫有裝飾性的畫面,在人物畫中,常用帶變形色彩的圖案來裝飾瓷藝作品,以穿插、對比、襯托、呼應、誇張的形式,來表現出有新意的藝術形象。

穿插:壹件陶瓷藝術作品,往往具有較豐富的內涵,構圖平板,就缺乏生命力。用穿插的形式構圖,就能使畫面生動,出現活力。在人物畫中,以古代瓦當的形式組成的篆體書法、與天真可愛的兒童形象、山石、樹枝等錯落有致地穿插在壹起,使畫面動中有靜,書畫結合,有較強的環境烘托作用。在“童趣”這件作品中,我采用人物與景物,豎形與圓形,紋飾與文字穿插的構圖方式,使畫面顯得比較別致,又有民間風俗文化的內涵。

對比:動與靜、虛與實、疏與密、大與小、人物與動物、山峰與流水等不同形態、不同位置的對比,能給人以強烈的視覺反差印象,用對比法構圖,既在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花鳥畫中,常用飛鳥、蝴蝶等動物與花卉組合在壹起,形成動與靜的對比,也就是使畫面產生動感。不同的形態、不同的圖案可以裝飾在同壹個畫面,在對比中求統壹。

襯托:與對比有相似之處,以環境襯托人物的身份、性格、心情,以塊面襯托線條,以色彩襯托形象,以月亮襯托夜鶯,可以起到強化主題的作用。濃墨與淡彩,勾線與暈染,局部與整體,都能起到襯托效果。

呼應:上下、左右、前後、橫豎的不同角度的圖案,有機地形成協調、平衡作用,就形成了呼應關系。在“荷韻”新彩瓷瓶中,我彩用式筆與寫意、小鳥與花草,蓮花與荷葉相呼應的方式構圖。在色彩的安排上,把紅艷的蓮花與素雅的荷葉構成呼應對比,較好地表現了“韻”的主題。鳥的飛翔、嗚叫產生聲韻,花、葉的線條、色彩體現出雅韻,韻味是需要品賞、琢磨才能感覺到的。

誇張:變形處理的形象,擴大其局部結構,打破比例和常規和概念。用誇張的方式來表達作者的創作觀念,不僅是現代陶藝的常用手法,古代工藝美術作品中也有。我喜歡在仕女畫中,用誇張變形的形式來作為裝飾。女性的特征是肩窄、腰細,把仕女畫成寬肩、豐腰,也能成為壹種美感。細頸、寬臉、櫻桃小口,是我畫仕女時常出現的變形。現實生活中的女性如果是這種形態,不會給人以美的印象。但是,在陶瓷裝飾中,卻不必拘泥於寫實。在“鬧花燈”這件陶藝作品中,雖然畫的是傳統仕女,人物的裝飾中,采用了誇張變形手法,眼與鼻的距離拉長,手縮小,眼細長,衣紋簡潔,以裝飾性為主要特征。正月十五鬧花燈,是民間傳統文化風俗,有強烈的地域色彩。由於采用了誇張變形手法,傳統題材中呈現出現代藝術意味。

在青花瓷繪制時,很講究虛實關系,要求畫面與空白的位置要協調,這就是“水路均勻”。陶瓷的空白“水路”,往往是畫面的組成。經驗豐富的陶瓷藝術家,能很熟練地把空白與畫面相聯系。虛、實相生,疏密有致。在“荷塘飛雀”作品中,采用了疏朗的構圖,瓶體的上部,僅點綴了幾只展翅飛躍的山雀,大面積的空白處理,展現了“海闊天空”的浩茫無垠。與蓮花、荷葉相呼應的瓶體下面,以空白顯示出水塘,其間勾畫出幾條遊魚,這樣,就使畫面出現了盎然生機。通過空白處理,不僅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而且體現出材質美。通過材質與裝飾相襯托,較好地體現了裝飾的美感,恰到好處地把握了畫面與空白的關系。

  • 上一篇:慶祝六壹主題活動方案
  • 下一篇:快遞哪家最快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