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本國傳統文化進行批判的繼承是應該的,但因之而走上對其輕視和漠視的道路,則實屬不智。我們用開放的眼光探詢諸發達國家,便可發現其創造力背後的壹大重要特點便是十分註重傳統、保護傳統和發揚傳統。僅以近鄰為例,日本是壹個非常善於學習的民族,明治維新之前向中國學習,主張“和魂漢才”,之後則轉向西方,主張“和魂洋才”,成為亞洲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國家。然而,在現代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中,日本沒有放棄本國文化傳統,時至今日,經常有傳統祭祀活動,服裝、儀式都遵循古禮。同處於儒學文化圈的韓國,在現代化建設取得驕人成績的同時,也還保存祭孔、端午祭、書院、鄉校等各種傳統文化儀式,以至於不少華人學者感嘆韓國對儒家文化的保護和弘揚要勝於中國。
無論從歷史的視野,還是從比較的視野看,我們都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優秀傳統文化不是現代化的負擔,而是推動現代化的動力,是我們重建自信的本錢。把傳統當成落後、封建,簡單地把現代化和傳統文化對立起來的做法是不對的,我們必須保持文化特色,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而尊重自己的民族文化不能僅僅停留在四書五經等經史子集上面,如果傳統文化只是在社會精英的書齋裏傳播,只是理解為古聖先賢的言論,那就不會有生命力。傳統文化只有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才能鮮活靈動並源遠流長。作為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節日是壹種“活”的文化,它以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合在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當中,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人人參與,具有獨特的大眾性和廣泛性,而且每年壹次,年復壹年,以至無窮。這樣的文化載體,其民族團結、文化認同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形式難以取代的。
所以,增加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是增強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有的精神家園”的重要舉措。
高校作為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基地,既要重視專精的文化學術研究,也應該重視民俗文化的研究及推廣。首先,要重視民俗文化及其在我國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並大力宣傳。民俗文化之所以在壹國壹地壹族長期存在,定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它具有悠久的歷史源流,是壹個國家和民族歷史長期積澱的產物,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價值。譬如清明節起源於壹家壹戶對已逝親人和祖先的祭奠,後來逐漸發展為包括對民族精英、偉人、先賢先哲的追思和懷念,表達了壹種慎終追遠的人文情懷。我們要善於發掘民俗的社會價值及文化價值,宣傳良善風俗,摒棄陋習。其次,要推動民俗文化的與時俱進。任何事物都處於發展當中,民俗文化既要繼承傳統,也要與現代社會相適應,體現時代風貌。高校在其中大有可為,既可以在尊重群眾的基礎上總結老百姓的創造,也可以通過研究不同地域的民俗特性,引導全社會進壹步認識民俗文化,豐富和光大民俗文化,還可以通過借鑒開拓、創新民俗文化的形式,通過全社會的***同努力不斷提升過節的質量和品位。第三,高校還要有壹種責任感,就是要培養青年壹代對傳統文化包括民俗文化的認同和熱愛。只有年輕人體會傳統文化,認可其內在的民族精神和人文價值,中華傳統文化才能生生不息,歷久彌新。
守望傳統文化,推動傳統文化之“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是高校的應有之責,更是全社會響應黨的十七大號召,建設中華民族***有的精神家園的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