彜族村寨,大多依山傍水,環境幽美。村民壹般都依照水流和山勢的走向,選擇向陽、背風、汲水和交通方便的平緩山坡建造房屋。
平坦地區的彜族房屋,壹般為土木結構的瓦房。住宅布局大多是三間正房,分別作為堂屋、臥室和倉庫,左右各有兩間耳房作為廚房和雜物間,俗稱“三間兩耳”。正房正中壹間是堂屋,內設俗稱“鍋莊”的大塘,上面置壹個支鍋的鐵三腳或三塊支鍋石。火塘是煮飯燒菜的地方,又是全家圍火吃飯、談天、休憩和待客的場所。
在彜族的傳統住宅中,最具特色的是“土掌房”。它以塊石作墻基,用坯砌墻或用當地又粘又韌的紅土夯墻,墻上架梁,染上鋪以竹木,樹枝以及茅草或稻草,上面抹壹層稀泥,再鋪以細泥土,灑水捶實、拍平,做成平臺屋頂。“土掌房”就地取材,簡便易建,冬暖夏涼,舒適宜人。生活在林區的彜民,他們的傳統住宅是“垛木房”。這是用破了口的原木,交叉堆垛為墻,屋頂蓋以劈開的木板為瓦,再壓上石塊,俗稱“瓦板房”。
飲食習俗
平壩彜區的老百性,平日以稻米、玉米小麥、洋芋等為主食,而高寒山區則以玉米、蕎麥、洋芋為主食。副食為蔬菜、豆類、瓜果和羊、豬、雞等肉類。
逢年過節,或貴客登門,主人要殺雞宰羊甚至殺豬待客。同時,他們殺牲不用刀,殺雞鴨用手捏死,殺羊、豬則用木棒等捶擊頭部,於是俗稱“打牲”,或曰“打羊”、“打豬”。有趣的是,宰殺之前,主人要請客人先驗看牲畜,以示主人的城意和對客人的尊敬。烹煮時,主人把剁成拳頭大小的肉塊下鍋燉煮。吃起來又鮮又香,十分可口。因肉塊似砣,又因用手托著吃,故曰“砣砣肉”。
彜民嗜酒,男女老少皆能飲酒,他們喝酒時,常先把酒倒進大碗裏,妳喝壹口遞給我,我啜壹口傳給他,大家依次輪流喝著這壹碗酒。於是,人稱彜家這種喝酒方式為“轉轉酒”。
彜族熱情好客。他們宴客時,往往只有男主人陪客,或讓客人先吃,女主人等客人吃完了才吃。所以,作客彜家,切不可把酒菜都吃光了。同時,就餐後告辭時,客人要贈送壹些禮物或留下壹些錢,以示答謝。
服飾
彜族是個聰明、智慧的民族,他們用靈巧的手裝扮自己,加上彜族支系繁多,各地服飾均名具特色。因而,在中國各民族中,彜族服飾甚為多姿多彩。
在金沙江邊的小涼山地區,彜族男女服飾風格古樸。男子壹般都在額頂留壹塊三寸見方的頭發,彜民稱之為“子爾”,把它視為能主兇吉禍福的天神所在。它神聖不可侵犯,任何人也不得觸摸,否則,便是對他的最大侮辱,並將災禍臨頭。於是,漢族尊稱為“天菩薩”。他們還用三四米長的黑布纏頭,並將頭帕的壹端卷成姆指粗細的長椎形,彜語呼之為“子帖”。因它高挑在額前左方,顯得英姿勃發,漢族稱之為“英雄髻”。男子還有左耳戴壹串紅黃色的大耳珠,珠下再綴飾紅絲線。他們壹般上身穿黑色窄袖、鑲有花邊的右衽短布褂,下身著寬大多褶、頗似裙子的長褲,外面再披壹件下端飾有長穗流蘇的披氈。彜族稱披氈為“查爾瓦”,用黑以羊毛織成。它的用處甚多:防風擋沙,晴天遮日,雨天避水,夜間用它壹裹身子又可當被褥,於是人人心備,壹年到頭不可或缺。
涼山區的彜族婦女服飾,頗為典雅。以中青年女子為例。她們頭蓋壹塊繡花的方布帕,並將頭帕的前端疊成瓦式,遮於前額再用毛線和發辮纏壓住。雙耳壹般都戴有銀質耳環、耳墜,領口飾以壹塊銀排花。她們身穿繡花右襟上衣,既寬又短,僅及腹部。下身則用黑、黃、藍、白諸種色布環繞拼接成百褶裙,裙長及地,修長優美,走起路來更是左右搖曳,婀娜我姿。她們外出時,也常常身披壹件黑以的“查爾瓦”。
楚雄其他地區的彜族男子服飾,與涼山彜民有所不同。他們壹般多用黑布包頭,而不留“天菩薩”,不紮“英雄髻”,耳朵也不戴耳珠子。他們平日身穿藍色或黑色的對襟窄袖上衣,衣衙及腹,衣襟上的兩排布鈕扣,別致有趣。有的還在右袋邊鄉以花卉為飾。褲子又肥又短,以便利上山和下田幹活。他們的節日盛裝則豐富多彩。例如火把節期間,不少小夥子戴白帽,帽沿綴以紅綠絨球,帽頂插上毛色漂亮的野雞尾。據說,這是他們崇拜動物觀念在頭飾上的遺跡。
最美麗的還是姑娘和少婦的服飾。盡管她們不著五彩長裙而穿藍布長褲,但她們的右衽上衣,大都繡有各種花卉、雲圖或幾何圖案,腰圍也鑲滾美麗的花邊。她們對自己的頭飾尤為註重。有些村寨婦女戴的帽子,或狀似馬纓花,或形如的錦雞,還有戴魚形帽、雞冠帽的,可謂“百花齊放”。
婚俗
彜族的婚戀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舉行過“換裙禮”的少女,方可在“玩場”中與心上人結交戀愛,以及媒人說親和吃酒定親、讓新娘挨餓、親朋通宵哭嫁、向迎親者潑水、搶背新娘、洞房博鬥等傳統婚俗。
(壹)少女換裙帶禮:彜族姑娘進入成年時(壹般多在15歲),依俗要舉行隆重的“換裙禮”。換裙禮儀式上,姑娘要讓姐妹們把她原來的單辮子改梳成雙辮子,盤於頭頂。還要把原先佩帶兩耳的白墜片或穿耳舊線扯下,換上紅瑪瑙似的珊瑚珠或銀光閃閃的耳墜,以示吉祥。最後,姑娘脫去原先的紅白兩色童裙,換上繡了花邊的上衣和黑、藍、黃、白等五彩相間的有褶拖地長裙。換上新裙後,姑娘便可到“玩場”跳舞唱歌,參加社交活動,開始尋找自己的心上人了。
(二)背新娘:按照彜家俗規,新娘出閣時,雙腳不得落地沾土,否則便有子嗣不蕃之虞,須由接親的小夥子來背新娘,並扶她上馬。迎娶歸途上還有種種規矩:倘山高路窄無法騎馬時,須由接親的小夥子輪流背負新娘而行;過河涉水,更得由人背過河,新娘的繡花鞋萬萬不能沾水。
(三)洞房裏的打鬥:“按照彜族習俗,洞房之夜,新娘如果不反抗搏鬥,將被人嘲笑:“這是不會反抗的女人!”據說,他們日後生下的孩子,祖先將不予承認,死後還進不了“陰間”呢!因此,待宴客散去,洞房裏的壹對新人,還有壹番打鬧搏鬥。他們摔摔打打,撕衣抓臉,從洞房裏傳出來的砰砰之聲,震得四鄰皆聞。
宗教信仰
①彜族是個崇火的民族,認為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溫暖、熟食、擺脫了野獸的攻擊等。彜族堂屋的火塘在人們生活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正因為他們壹生都離不開火塘,於是便產生了對火塘的崇拜。彜族把火視為驅邪消災和帶來吉祥幸福的神聖之物,在節日裏,人們燒起篝火,圍火彈琴唱歌,踏歌起舞、盡情歡樂、對火的崇拜,還使他們離開人時,也要有火為伴。在火葬中讓魂歸祖宗發源地,而家人為死者設置的靈牌,則要安放在火塘旁邊的正面墻上。
②彜族還有崇拜黑虎的宗教信仰,並把黑虎視為本族的圖騰和祖先。彜民對黑虎的崇拜觀念還擴大為對黑色的崇尚之俗,認為祖先靈魂喜歡黑色,於是蓋好新房後,要把房子用煙火薰黑方可遷入居住。火葬俗:彜族葬法新異多樣,有樹葬、陶器葬、巖葬、火葬、棺木土葬等不同葬式。尤以火葬和棺木葬為常見。
彜族姓氏
從明清以來,彜、漢雜居,相互交往逐漸增多,彜族上層首先使用漢姓漢名,並將自家的"摟衣"相對說成是彜姓。
因方言土語的差異,"摟衣"、" 篤"音譯選字不同。"摟衣"亦寫作納壹、呢義、嫩液、能益、婁溢等;" 篤"亦寫作侯篤、吼督等。"摟衣"或漢譯為"譜牒"、或"姓氏",至今在彜族東部方言中還無統壹公認的說法,在漢語中找不到合適對應的詞語,姑且從"彜姓"說,便於行文。"摟衣",從含義上理解,其實是表血統概念的氏族名稱。彜族民間多將"摟衣"說為家支,也無不可。"篤"則""為姓氏,"篤"為類別。
昭通地區的彜族,今天知道自家"摟衣""篤"全稱的人已經很少,而且發音也不準確,更不用說解釋其含意了。如彜良縣龍街鄉恒底村漢姓羅的彜族,***有4支即禮底、卯歹、樓吉、侯而。其中還能記住全稱的卯歹支是"馬 摟衣,語哼卯歹";樓吉支是"密所摟衣,麻迷樓吉"。還有奎眅鄉寸田村楊姓彜族中的1支是"蛇齋摟衣,阿月撮落",巧家縣漢姓安的彜族計有8支,其中兩支分別是"而補摟衣,夷氏鬥魯","掐吐摟衣,德布阿姆。"其他魯甸、昭通、大關、鎮雄和威信的少部分彜族之家,還能記住本家支的摟衣或篤。
彜姓,通常為兩句,每句四字,如上所舉的例子。第壹句為氏族標誌(圖騰),有山、河、湖、石及植物,後壹句為分宗祖名及姓氏或地名及姓氏。其基本模式:標誌(圖騰)、源頭(摟衣),分宗祖名或地名、氏族名稱(彜姓)。如"馬 摟衣,語哼卯歹。"可以理解為"以馬 (杜鵑花)為標誌,在語哼(祖名)分宗後的卯歹氏族(家支);"密所摟衣,麻迷樓吉。"可以理解為"以密所(植物名稱)為標誌,在麻迷(地名)分宗後的樓吉氏族(家支)。但由於地名的演變、社會的變革、古代彜語的失傳等諸多因素,今天對"摟衣"的會意難求甚解,只宜粗不宜細,知其大意即可。史書《清實錄》、《烏蒙紀年》中視為人名的阿底、黑胯等,都是氏族名稱或者說彜姓,不是人名,故"黑胯"死後有黑胯。
彜姓全稱中都有"摟衣"壹詞,凡問"摟衣即問彜姓,問彜姓即說"摟衣"。"摟衣"壹詞是什麼含意呢?僅解釋為"源頭"或"源流"很難讓人理解,要從彜姓的產生說起。彜人家族繁衍,歷九代、十壹代、十三代時,要舉行分宗儀式,變宗親關系為姻親關系,擴大開親範圍。其分宗儀式即"做齋"祭祀大典,規模浩大,儀式隆重,凡同祖先的人家不管妳遷徙有多遠,都要趕來參加,不容忘記自己的根源。做齋首先是祭天地,次祭祖先。念完祭天地祖先的經書之後即占蔔取分支水(源頭)的方向,由分宗家族成員準備壹只公綿羊馱上取水用的壺,餵點鹽水之後趕朝占蔔所得的方向去找水。白摩看羊在什麼地方吃水,就在什麼地方取兩壺凈水回祭場,並記下取水地方的地理特征及草木石等名稱,作為新分家支的標誌(圖騰)和分支源頭,並給新家支取名後用彜文記入史冊。新的"摟衣"從此成立使用。
彜族的"摟衣"有其重要的社會職能,因此"摟衣"壹經確立,其家族成員必須人人牢記,嚴格保密,不容外傳。概括起來說"摟衣"有如下職能:壹是用來判別是否是同壹家族。因為同壹家族的人四處遊牧或遷徙,子孫長期不相往來,避免同壹家族的人通婚。二是用來判斷身份的高低貴賤,防止與非貴族或根骨不正的人家通婚。"篤"只用於盤問家門和根骨,不與娃子身份的人家通婚。"摟衣"、"篤"都是彜族等級社會的意識產物,民國時期還有殘余表現,今已消失。
彜族使用漢姓開始於明朝洪武年間,朱元璋賜水西宣慰使靄翠"安"姓,寧州土司"祿"姓。其他土司及土司以下階層的人相繼攀附安、祿等姓氏。如烏撒土司安姓,烏蒙、東川土司祿姓。故彜族中安、祿等姓人家較多。芒部土司"隴"姓來歷不知。除封建皇帝賜姓外,彜族使用的漢姓還有以下幾種來源:壹、地方漢族官員認為彜人"家無姓名"不便管理戶籍和征收賦稅等事務,以"百家姓首八字"分別給予姓氏。二、由氏族圖騰轉化而來,如"阿魯"譯義為"獐",取諧音轉化為漢姓"張"。三、彜、漢雜居相處,為便於交往假托鄰裏漢姓。所以彜族的漢姓總是與當地漢族姓氏大多數相同。四、彜族婦女與漢族或其他民族通婚所生子女,多數是族別從母姓氏從父,如瞿、喬、樊等姓。總而言之,彜族漢姓來源十分復雜,如"馬"姓彜族的祖先,是未被清軍殺戮分配給從征回人馬登先作家奴的後裔。馬為了應付形勢,暫作"家奴",事後釋放,"使之附本姓"。但都是向漢族社會開放,有其民族團結和社會進步的意義。
彜族開始使用漢姓起,姓氏是"雙軌制"(明用漢姓,暗用彜姓)。但壹個漢姓之後往往有幾個彜姓。所以,漢姓相同,"摟衣""篤"不同,可以通婚無忌。如威寧八大土目中安姓有六支,巧家安姓有八支、祿(陸)姓13支,彜良羅姓有6支。1988年昭通縣民族事務委員會調查彜族姓氏:彜姓143個,漢姓74個。雖不是十分準確,卻說明彜姓多於使用的漢姓,符合昭通地區的實際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