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拳的祖上,多是十年寒窗苦,而後從鄉農升格為社會達人,在舊有制度下,這是除走科考路線外,能改變祖制戶籍的唯壹方式,否則妳從祖至今是農民就永遠是農民,是工匠就永遠是工匠,是軍戶就永遠是軍戶,壹輩子應付不完的捐稅工徭和天災人禍。這個現代人有點難以理解,但70年代末和80年代的農村戶口考大學生的難度總是可以了解到的吧?在舊有制度下,轉籍的難度比這個農轉非還要大。
那個時代練武的辛苦程度,不是今天人能想象到的,那是真正的生存壓力。所以他們這些前輩能把今人看來的壹項簡單普通的基本功都練出絕對的絕技來。
至於李仲軒先生所言,是其代筆者的意見,不是誤解傳統武術,而是不了解歷史進程。
進入新國後,傳統武術的地位壹降再降,近四十年的科技和生活變化也越來越快,傳統武術的生存環境已經到了只能是壹種純業余愛好的程度,而今的社會行業越分越細,隨便壹個特長都可以找到社會立足點,偏偏傳統武術做不到這點。如果隨便找點什麽事,都可能比傳統武術更有進步意義,傳統武術還能有什麽生存環境?這種可悲是社會進步的必然,不是人為可以改變的。
回過頭來說泰拳,泰國什麽情況我們不知道,從多方面的報導來看,泰拳選手也都是為了改變命運才投入泰拳這個行業之中,他們的目標明確,能進全國比賽的名次多少次,全家日後的生活就可以得到保障,可想而之,任何壹個行業到了這種地步,都會精英倍出。拳擊壹直是職業化、跆拳道壹直是商業化,都比傳統武術有前景。對比,在中國散打選手都對自己的前途壹片迷茫,全民開展的不好,國家並不重視,也就前幾年火了壹陣列,也只有柳海龍轉行成功,目標的不確定和成功的渺茫實在難以讓社會接受。 傳統武術至今,真假大師的成功案例僅是在愛好者範圍內,還沒有突破到社會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