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德州西瓜的故事

德州西瓜的故事

據傳,明朝初年,“靖難之役”前後,燕王朱棣多次路過德州。盛夏時節,歷經拼殺戰鬥和長途奔波,口渴難耐,屬下奉上德州西瓜供燕王品嘗。朱棣吃後,龍顏大悅,贊不絕口,於是將其用來犒賞有功之臣,並在以後的長時期內,定為大明皇家宮廷進貫特產。德州西瓜由此聲名大噪,傳播四海。

到了清代,康熙帝、乾隆帝爺孫倆多次南巡,經過德州時,其必定品嘗之物,除了扒雞,就是西瓜。史料記載,當時在德州市區內的康乾行宮裏,曾有壹口恩泉井,井水甘冽冰爽。每逢盛夏炎炎之季,皇帝駐蹕行宮之內,往往汗出如漿,煩躁、口渴難耐。這時,侍臣便將在井水中冰鎮透了的德州名產──德州西瓜奉上。只見白玉盤中的德州西瓜,青皮、黃瓤、紅籽,個大皮薄,晶瑩剔透,冰爽味美,望之令人垂涎欲滴。皇上壹見此物,立馬龍心大悅,細細品嘗,但覺果肉細嫩,脆美甘爽,沙瓤入口,甜涼無比,壹通猛吃之後,只覺得渾身通泰,周身上下三萬六千個毛孔無壹個不清爽、無壹處不熨帖。高興之下,對侍從重重獎賞,並特地指示德州長官──將德州西瓜定為皇家宮廷禦用貢品。並在其離開德州之後的整個巡視過程中,指定下屬全程攜帶,以備隨時禦用。 此後,歷代清朝帝王都視德州西瓜為宮廷貢品奇珍。慈禧太後對德州西瓜更是情有獨鐘、青睞有加。德州西瓜也由此名揚天下。

德州西瓜之所以令歷代帝王、後妃們贊不絕口,格外喜愛,的確是淵源有自,絕非徒有虛名、空穴來風。據悉,清康熙年間,曾任過康熙帝的老師、後又任過江南巡撫的德州籍著名詩人田雯,在其《古歡堂集》壹書中,即有“斑青更有西洋種,剖之如乳傾壺漿”等贊美德州西瓜的詩句。 歷史記載,康乾時期,德州西瓜以個大皮薄、果肉細嫩、甘美爽口而聞名全國,尤以喇嘛瓜名噪壹時,被視作瓜中之珍。此瓜橢圓若枕,兩端微銳,表面不平,皮色清淡如水,斑紋如蝌蚪行書。刀落瓜開,瓤色嫩黃如真金,籽粒飽滿如丹珠,外皮翠綠如碧玉,三色相映,清心爽目,啟口品嘗,甜入肺腑。 由於德州西瓜聞名遐邇,當時就引起許多名人的關註。清代,為名士們熟稔的“瓜隱園”,就在距今德州市郊不遠的地方。據清康熙年間田雯所著《長河誌籍考》載:“瓜隱園在城東二十五裏徒駭河岸上。山姜村中園也。”也曾有人對德州西瓜提出過疑問:“按說。同樣的品種,譬如喇嘛瓜,大約當時國內其他地方也都有種植,為何都名不見經傳,唯獨德州種植的西瓜成為翹楚、壹枝獨秀呢?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回答。《本草綱目》中說西瓜:南北皆有種植,南方產不如北方產的瓜甜。二月下種,七八月份成熟,顏色是青綠色,又大又圓,皮上有的有紋絡,瓜瓤有白有紅,子有黃紅黑白。其味有甘、淡酸之別,酸者為下品。李時珍的記錄,頗為詳實。西瓜生長,需要雨量較少、日照充足的環境。南方西瓜,可能是因為水氣大而不甜吧。我們德州西瓜在發育成長期,恰恰處於氣候幹燥少雨期,所以其糖度高,味道格外美。 當代的農業專家對此有過研究、分析:西瓜性喜陽光及偏沙土地,需要雨量較少、日照充足的環境。德州地處華北平原,西瓜生長期間雨量較少,氣候幹燥,光照充足。加之歷史上,由於黃河及大運河的沖擊,形成了大面積的沙壤土,粒細層深,質地松散,易於排水,這種自然環境十分有利於西瓜的生長。德州的西瓜在發育期時,正處於氣候幹燥少雨期,所以其口感上佳,爽甜脆嫩。因此,其聲譽歷久不衰、素享盛名、名震全國,也就不足為怪了。 曾幾何時,德州西瓜、汴梁西瓜、平湖西瓜並稱中國三大西瓜名產,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後來,因種種原因,逐漸衰落。但隨著歲月的流逝,如今德州西瓜又開始重振雄風。農業種植專家們在栽培技術上、品種開發與引進上、種植面積上,都有了空前的提高、擴大。

德州西瓜名氣日增。許多品種在全國評比中,名列前茅。

  • 上一篇:開學第壹課2017哪個網站直播
  • 下一篇:怎樣測噪音分貝?怎樣降低噪音?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