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融合了相聲、評書的藝術手段 ,豐富了數來寶原有的句式和板式,加強了表 現力,50年代後風靡壹時。快板書突破了數來寶三、三、七的句式,在七言對偶的基本句式之外,增添了單字垛、雙字垛、三字頭、四字聯、五字垛等句式,以及重疊、連疊句的長句式。為了提高藝術格調,避免傳統數來寶的江湖氣,又借鑒了竹板書 、西河大鼓的演唱藝術,革新口風語氣和表情動作,增強了刻畫人物、描述情景的藝術表現力。代表書目有《千錘百煉》、《劫刑車》、《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
快板書是由數來寶演變而來。因沿用數來寶的擊節樂器兩塊大竹板兒(大板兒)和五塊小竹板兒(節子板兒)而得名。大小竹板兒合稱為“七塊板兒”。快板書演員李潤傑,青年時期學說數來寶,曾以說快板書糊口。後來他又學說評書和相聲,將評書和相聲的藝術手法融合到快板藝術當中,豐富了數來寶原有的句式和板式,加強了表現力,形成50年代以來各地普遍流傳的快板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