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國畫方法如下:
中國畫的執筆與用筆
1、中國畫通常采用五指執筆法,即用右手五個手指用“按、壓、鉤、頂、抵”的方法把筆執穩,使手指各司其職。
2、中鋒,也叫正鋒,執筆較端正,筆要拿直,使筆管直於畫面,運筆時使筆鋒運行在線條的中間。這種用筆圓渾穩健,厚潤華滋,畫竹竿、勾畫線條、題款等多用此法。
3、側鋒,又叫偏鋒,用筆的方法是筆管要傾斜倒向壹側,筆鋒露在外面側向壹邊。這種用筆畫出來的線條粗寬毛澀,靈活多變,適於畫花葉、樹的枝幹等,以表粗糙的內容。
4、逆鋒,用筆的方法是使筆逆著方向走,即由右向左、由下向上行筆,與中鋒用筆的方向相反。這種用筆減少了宣紙吸水的條件,容易產生飛白,表現出毛的線條,適於畫老樹幹或石頭的輪廓。
5、散鋒,即把毛筆蘸上墨或顏色後,在顏料盤或紙上把筆撚開,呈多鋒的刷子狀。這種筆法可以出現粗細不均的筆鋒,適於畫羽毛或枯樹幹等內容。
6、拖鋒,也叫托筆,也就是使筆桿在前,筆鋒在後,用筆桿拉著筆鋒走的方法。這種用筆畫出來的線條圓潤靈活、活潑自然,適於畫柳條或藤本植物等內容
中國畫的用墨
1、墨分五色是指用筆方面的墨色變化,五色即幹、濕、淡、濃、焦。
(1)幹:墨中水分少,常用於山石的皴擦,可產生蒼勁、虛靈的意趣。
(2)濕:墨中加水多,與水調勻運用,多用於渲染,或表現雨景中的點葉、點苔,使畫面具有濕潤之感,也可用於潑墨法,表現水墨淋漓的韻味。
(3)淡: 墨色淡而不暗,不論幹淡或濕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於畫遠的物象或物體的明亮面。
(4)濃:為濃黑色,多用以畫近的物象或物體的陰暗面。
(5)焦:比濃墨更黑,用於筆蘸上極黑之墨是為焦墨,常用來突出畫面最濃黑處,或勾點或皴。
2、中國畫對於傳統繪畫技巧不斷地推陳出新,產生了“潑墨法”、“積墨法”和“破墨法”等多種表現手法。
(1)潑墨法:指落筆大膽、點畫淋漓、水墨渾融、氣勢磅礴的寫意畫法。
(2)積墨法:多指通過淡墨多層次積疊,進而逐步提高墨色濃度的方法。
(3)破墨法:也就是在前壹種墨未幹時,便再另加壹種墨色,使兩者相互雜糅,交相輝映。
中國畫的構圖法
1、“之”字形構圖法,為花鳥畫常用的壹種構圖方式,畫面往往用“之”字形的氣脈把各個分散的部分貫穿起來。
2、水平線構圖法,也就是將所有形象在水平線上展開,給人以莊重、嚴肅之感。這種構圖法易造成單調的感覺,但也能給人平靜、穩定以及開闊、寬廣之感。
3、傾斜構圖法,也就是將主要形象置於壹條斜線附近,使畫面充滿變化和動感。此種構圖適宜表現體育運動、舞蹈、遊戲等題材。
4、“s”線構圖法,具有強烈的動感特征,能創造成出優美而又富於變化的藝術效果。
5、自由式構圖法,如同中國畫裏運用的散點透視構圖法,自由而靈活,豐富且有變化。
6、疊層式構圖法,形象層層相疊而成,沒有遠近之分,大小之別。在視野上無限展開,前景不擋後景,相互連接,互有穿插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