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急~~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之戲曲文化的小論文

急~~關於中國傳統文化之戲曲文化的小論文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各種表演藝術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 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發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更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

編輯本段戲曲的起源

中國戲曲源遠流長,它最早是從模仿勞動的歌舞中產生的。

先秦時期

(壹)先秦——戲曲的萌芽期。《詩經》裏的“頌”,《楚辭》裏的“九歌”,就是祭神時歌舞的唱詞。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在娛神的歌舞中逐漸演變出娛人的歌舞。從漢魏到中唐,又先後出現了以競技為主的“角抵”(即百戲)、以問答方式表演的“參軍戲”和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搖娘”等,這些都是萌芽狀態的戲劇。

唐中後期

(二)唐代(中後期)——戲曲的形成期。中唐以後,我國戲劇飛躍發展,戲劇藝術逐漸形成。

宋金時期

(三)宋金——戲曲的發展期。宋代的“雜劇”,金代的“院本”和講唱形式的“諸宮調”,從樂曲、結構到內容,都為元代雜劇打下了基礎。

元朝時期

(四)元代——戲曲的成熟期。到了元代,“雜劇”就在原有基礎上大大發展,成為壹種新型的戲劇。它具備了戲劇的基本特點,標誌著我國戲劇進入成熟的階段。其中最為傑出的作曲家為關漢卿,他的代表作《竇娥冤》歷來被後人稱頌。

明清時期

(五)明清——戲曲的繁榮期。戲曲到了明代,傳奇發展起來了。明代傳奇的前身是宋元時代的南戲(南戲是南曲戲文的簡稱,它是在宋代雜劇的基礎上,與南方地區曲調結合而發展起來的壹種新興的戲劇形式。溫州是它的發祥地)。南戲在體制上與北雜劇不同:它不受四折的限制,也不受壹人唱到底的限制,有開場白的交代情節,多是大團圓的結局,風格上大都比較纏綿,不像北雜劇那樣慷慨激昂,在形式上比較自由,更便於表現生活。可惜早期南戲的本子保留下來的極少,直到元末明初,南戲才開始興盛,經過文人的加工和提高,這種本來不夠嚴整的短小戲曲,終於變成相當完整的長篇劇作。例如高明的《琵琶記》就是壹部由南戲向傳奇過渡的作品。這部作品的題材,來源於民間傳說,比較完整地表現了壹個故事,並且有壹定的戲劇性,曾被譽為“南戲中興之祖”。明代中葉,傳奇作家和劇本大量湧現,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湯顯祖。他壹生寫了許多傳奇劇本,《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作品通過杜麗娘和柳夢梅死生離合的故事,歌頌了反對封建禮教,追求幸福愛情,要求個性解放的反抗精神。作者給愛情以起死回生的力量,它戰勝了封建禮教的束縛,取得了最後勝利。這壹點,在當時封建禮教牢固統治的社會裏,是有深遠的社會意義的。這個劇作問世三百年來,壹直受到讀者和觀眾的喜愛,直到今天,“閨塾”、“驚夢”等片斷還活躍在戲曲表演的舞臺上,放射著它那藝術的光輝。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高度發展的時期。正是在這個歷史時期,中華戲曲應運而生。高度發展的政治、經濟為戲曲的產生提供了重要的社會條件,蓬勃發展的文化藝術又為戲曲提供了無與倫比的物質基礎,從而大大地推進了它的形成歷程。

戲曲遭受外來文化的影響。隨著現代科技和現代信息傳媒技術的迅速發展,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頻繁深入,西方壹些國家利用其經濟優勢、信息網絡技術的優勢,實施“文化霸權”、“文化滲透”和“文化侵略”,繼續進行其“文化殖民化”和“西方化”,向我們推銷他們的意識形態和人生價值觀。高校大學生由於求知欲旺、好奇心強,接受新鮮事物快,容易受到多元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影響,這給我們發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帶來了嚴峻挑戰。特別是西方文化的滲透和侵襲,使壹些高校學生“無意識”地認同和接受西方的價值觀,進而懷疑和否定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應當預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因素因為西方價值觀念的侵襲而變質,從而失去持續存在和發展的空間的危險。3.戲曲受到網絡文化的影響。在我國,受網絡文化影響最深、最廣的莫過於有較高文化層次的大學生了。網絡文化壹方面以其雅俗***賞、信息量大、知識性與趣味性強、觀念開放等特點,極大地吸引著高校學生,給高校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間,開辟了新的途徑;另壹方面由於它的過於開放性以及過多的現代娛樂項目,也給戲曲傳統文化教育帶來了新的競爭。

  • 上一篇:山東日照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 下一篇:如何學算命算八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