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劇種,俗稱調子、彩調、彩燈、哪嗬嗨等,屬燈戲系統,源於桂林地區農村歌舞、說唱衍化而成的“對子調”。起源於廣西北部農村,流傳甚廣,名稱不壹。桂林叫“彩調”,柳州、河池地區和梧州部分縣叫“調子戲”,平樂、荔浦壹帶叫“采茶戲”、“彩燈”,左、右江的寧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戲”等,1955年以後統稱為“彩調”。
同壹曲調,可以根據行當、人物和表現生活的不同,在板和腔上加以變化,故有“調多***用,板腔細分”之說,如按腳色行當定腔的有小生腔、旦腳腔、醜腳腔、搖旦腔、老生腔、娃仔腔;按人物身份、職業而分的有相公腔、化子腔、梅香腔、媒娘腔、和尚腔、強盜腔、神仙腔等;按勞動和日常生活分的有挑擔腔、劃船腔、挖地腔、梳妝腔、飲酒腔等。 曲牌有300余首。音樂伴奏分左、右場,左場為弦管樂,有調胡(類似二胡)、揚琴、琵琶、三弦以及嗩吶、笛子等;右場為打擊樂,鑼鼓點較簡單,常用的有壹條龍、四鈸、壹鈸、三點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