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想結婚麽?鳳冠霞帔了解壹下!

想結婚麽?鳳冠霞帔了解壹下!

文/阿柯?

花燭之下,烏紗絳袍,鳳冠霞帔,好不氣象

——《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

結婚時身著純潔無瑕的白婚紗好看歸好看,但說到底婚紗還是西方文化的結晶,從漢文化逐漸深入人心,國人結婚也更多的選擇中式婚禮,身著壹襲紅色中式禮服,頭戴金閃閃的發冠步入婚姻的殿堂。

現在很多人都稱結婚時的中式禮服為鳳冠霞帔,那它到底是不是鳳冠霞帔呢,真正的鳳冠霞帔到底是什麽呢?

1、 鳳冠霞帔

據《事林廣記·服飾類》記載:“ 晉永嘉中,制絳暈帔子,令王妃以下通服之。 ”由此可以看出在晉時就有帔子這壹說法。

從壹些傳世的壁畫資料記載中,可以看到隋唐以後,婦女們在各種場合,都喜歡用披帛作為裝飾,人們覺得這種服飾美如彩霞,所以稱它為“霞帔”。

唐時白居易在《霓裳羽衣歌》中就有“ 虹裳霞帔步搖冠 ”的描寫。

到了宋代,霞帔就有了硬性規定“非恩賜不得服”,只有皇帝賜予的才能佩戴,否則就是僭越服制,這樣壹來霞帔的地位就瞬間上升,成了貴婦禮服的組成部分。

《宋史·輿服誌》所記:“ 常服,後妃,大袖、生色領,長裙,霞帔、玉墜子 。”

所謂“常服”並非指日常服裝,而是在國家大典之外的各種禮儀場合所應著的正式禮服,也能依據命婦常服、禮服的霞帔,顏色、圖案、紋樣來辨別她們品級的高低。

2、 鳳冠

鳳冠,是以金屬絲網為胎,冠上飾件以龍鳳為主,龍用金絲堆累工藝焊接,呈鏤空狀,富有立體感,是後宮妃嬪常用的飾品,綴點翠鳳凰,並掛有珠寶流蘇的禮冠。早在秦漢時期,就成為宮廷後妃的規定服飾。

明代鳳冠有兩種形式:壹種是後妃所戴,冠上除綴龍鳳等;另壹種是普通命婦所戴的彩冠,上面僅綴珠翟、花釵,沒有龍鳳,但也稱為鳳冠(畢竟在古代對於龍鳳的使用還是比較嚴格的)。

而辨別鳳冠品級的高低,最簡單的就是去數她頭上的鳳冠有幾只鳳就可以了。

3、 霞帔

霞帔也叫做“霞披”或“披帛”,因其艷麗如彩霞而得名,它的形狀像兩條彩練,上面印畫圖紋,穿著時把它繞過頸部,披掛在胸前,下垂壹顆金玉墜子。

在福建南宋黃升墓中出土就有宋代霞帔的實物,是兩條繡滿花卉紋的細長帶,長帶尖角壹端相連,形成“V”字形。將兩條長帶搭在肩頭,在頸後以線縫連,而尖角壹端垂在身前,下墜壹個金或玉的圓形“帔墜”作為裝飾。

所以,霞帔並不是衣服,而是象征身份等級的壹種飾品,而非嫁衣的代名詞,穿霞帔則主要有三種情況:壹是作為後宮妃嬪的常服;二是受朝廷誥命的命婦(官員的母親、妻子)的禮服;三是平民女子出嫁時的婚服。

前兩種就不再贅述,第三種平民女子出嫁穿霞帔不算僭越,這裏面還有壹則關於宋高宗的小故事。

4、 浙江女子盡封王

相傳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康王趙構不敵金兵而棄城南逃,被追至西店境內的前金村時,被壹姑娘所救,康王便將身上帶著的壹方紅帕贈給了她,向姑娘許諾:“明年的今日定來娶妳。到時妳只須在嶺上揮動紅帕,我便可認得妳。”

康王登基後,如約前去迎娶姑娘,卻遍尋不得,只得作罷,為了報答救命之恩下旨:“浙江女子盡封王! ”讓姑娘們出嫁時都穿戴上霞帔,享半副鸞駕,半副鳳儀的特殊待遇。

從此姑娘們當新娘子時都披霞帔,穿上大紅袍,大紅裙,同時也沒有忘記將康王贈送的紅方巾往臉上壹遮。這壹習俗代代相襲直到如今,老幼知曉,這就是人們所美譽的“浙江女子盡封王”的故事。

但即便是在民間,鳳冠霞帔也是身份的象征,是作為正妻婚嫁的特權,小妾根本沒資格穿戴。清代徐珂《清稗類鈔·服飾》記載:“ 新婦必用鳳冠霞帔,以表示其為妻而非妾也 。”

現代的中式禮服經過歷史的演變雖然很難再看到真正的鳳冠霞帔,但新人對美好婚姻的期待都是壹樣的,願姑娘們壹身鳳冠霞帔,既定三生姻緣,被心上人明媒正娶。

  • 上一篇:急求~有關蘇童《米》這部長篇小說的介紹與評論~!
  • 下一篇:成都東安湖與興隆哪個養老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