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的請看下面吧:
三教九流
古代指儒教、道教,釋教為“三教”;儒、道、墨、法、名、雜、農、陰陽、縱橫九家為“九流”。後來泛指宗教、學術中各種流派。
儒家:又稱儒教《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壹。由孔子創立, 並被漢以後封建統治階級奉為正宗的叫個學派。
孔子(公元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因排行第二,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南)人。春秋末期大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先世為宋國貴族,尊祖時遷居魯國,父叔梁紇作過魯國陬邑大夫。孔子自稱: “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早年業儒(為貴族相禮,作吹鼓手之類),又為委吏(管理糧草)和乘田吏(管理畜牧)。少時以知“禮”出名,相傳曾問禮於老聃(老子)。官任至魯國司空、司寇,並代行相事,但時間不久。相傳魯定公十四年孔子為司寇時,以五惡(心違而險、行辟而堅,聲違而辨,記醜而博,順非而澤)罪名亂政而誅少正卯。後周遊列國,未被重用, 聚徒講學,有弟子三千,知名者七十二人。晚年刪詩書,修春秋,訂禮樂,建立儒學體系。孔子的思想言行由其門徒所記錄和整理的《論語》壹書保存下來。
儒家學說的主要思想和特點是“祖述堯舜,憲章(效法)文武, 克己復禮”。崇“禮樂”,尚“仁義”,始“正名”,重“親親尊尊之恩,行忠恕中庸之道”。在政治上主張“德治”、 “仁政”,重視“禮義”教化;奉行德刑兼施,以刑輔德的方針。戰國時期,儒家分裂為八派,以孟子和荀子為代表的兩派影響最大。特別是孟子壹派,宋以後被看作孔子嫡傳,儒家正宗。儒家在先秦雖稱顯學(著名學派),但未高出其他學派之上。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後,在兩千余年的封建社會裏(除極短時期以外)壹直被封建統治階級奉為統治思想,處於正宗地位;哲學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鬥爭是在儒家內部進行的。從西漢董仲舒、唐韓愈,北宋程顥、程頤,南宋朱熹,陸九淵,明王守仁等人主要是繼承和發展了孟子的唯心主義傳說;從東漢王充、唐柳宗元,劉禹錫、北宋張載、南宋陳亮、葉適、明王廷相、明清之際王夫之(船山)、清載震等人主要繼承和發展了荀子的唯物主義傳統,兩翼對孔子則各取所需,***尊孔子為聖人。儒家學說統治中國達二幹余年之久,是中國建設民族文化的基本形式和主要內容。其中有糟粕,也包含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文化遺產,需要壹分為二,批判地繼承。
道家:又稱道教,其學派由老子所開創,其門徒壹直將學術起源追溯到黃帝,故道家又稱“黃老之術”。
老子又稱老聃,姓李名耳, 字伯陽,春秋末期哲學家,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歷鄉曲仁裏人。做過周朝的史官,管理王室藏書,相傳《道德經》(亦稱《老子》)壹書,八十壹章,五千言,即老子所著。
道家之名,始見於西漢司馬談《論六家之要指》稱為道德家;《漢書·藝文誌》稱為道家,列為“九流”;之壹。以後有楊朱“為我”學說,主張“全性葆真,不以物累形” (《淮南子·汜論》)。再後約與莊子同時,在齊國稷下出現了道家的幾個流派:有主張“情欲寡淺”, “禁攻寢兵”的宋鏟、尹文派;有主張“棄知去己”, “齊萬物以為首”的田駢、慎到派;有主張“淡然獨與神明居”的關尹派(據《莊子、天下》)
道家學說經過莊子的發揮達到全盛,與儒、墨鼎立而三。道家主張“天道自然無為”,否認上帝和鬼神主宰壹切,認為“道法自然”,“道”是“無”,無象、無形。“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宇宙萬物是由“道”派生出來的。 “道”是世界的主宰,是宇宙萬物的總根源。其政治理想是“小國寡民”, “無為而治”,希望社會退到原始狀態,這種思想是消極的,反動的。道家對事物的矛盾及其轉化有較深刻的認識,認為矛盾有雙方相互依存,並看到矛盾會向反面轉化, “反者道之動”所以說“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這具有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但他忽視鬥爭在轉化中的作用。戰國中期出現的黃老學派,吸取老子“虛靜”思想並加以改造。漢初統治者據以為指導,實行清靜無為與民休息的政策, 曾收到壹定效果。魏,晉玄學崇尚莊老, 以道家觀點解釋儒家經義,促成儒道融合。後道家思想雖再占統治地位,但始終作為儒學的補充而為統治者所利用。 道家的自然主義的天道觀和辯證法包含著合理的因素,在中國哲學思想史上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釋教;又稱佛教, 與基督教、伊斯蘭教並稱為世界三大宗教。
釋教起源於印度,相傳公元前六世紀至五世紀由古印度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凈飯王的兒子,釋迦族人悉達多·喬達摩所創立,後來佛徒門尊稱為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聖人)。29歲時痛感世人生,老,病,死四種苦惱,又不滿當時婆羅門教的種性制度和祭司的特權地位阻礙了社會經濟的發展,認為人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解脫壹切,毅然舍棄王族生活,出家修道,經過六年,最後才悟道成佛。
釋教思想主張平等、為善,禁欲、苦修、出世、涅盤(意為人死後升入到最完善、最幸福的精神境界)。為了抑制自己追求生活的意向,把世界上的壹切事物都視為“空”,但又認為死者的靈魂是根據他“前生”的行為如何而投胎為人、為動物或為植物。如果“善業”超過“惡業”就有好的轉世,大力宣揚了地獄輪回, 因果報應等迷信思想,從而否定了社會的根本改造。因此提出了不對抗暴力的教義,抹殺了階級社會的階級對立,掩蓋了勞動人民受苦的根本原因,讓勞動人民安於貧困和無權地位,以利於統治階級。
佛教在古印度阿育王時代宣布為國教(公元前272年——前232年)。後來它在自己的發展過程中分成了“小乘” (為早期佛教)和“大乘” (為後期的新教派)。 “小乘”著重倫理教誨,追求“自我解脫”,不拜偶象。認為只要自行修行,就能入“涅盤”,但不能人人成佛, “大乘”崇拜偶象,鼓吹“救度壹切眾生”,認為只要虔誠信仰和修行,人人皆能成佛。
佛教約在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二年)傳入中國內地,被視為神仙方術的壹種。但壹般以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有佛經介紹到中國來,才作為中國正式有佛教之始。此後佛教教義逐漸同中國傳統的倫理,宗教觀念相結合。魏、晉、南北朝佛教同玄學關系密切,廣泛流傳中國,至隋、唐達到鼎盛。兩宋以後,佛教某些教義為儒教所吸收,逐漸衰微。佛教在我國壹方面為封建統治階級所利用,成為奴役人民的工具,另壹方面它促進了中,印文化交流,從中吸收了印度哲學,文學、藝術,建築、雕塑等方面的知識,豐富了中國文化寶庫,成了中國哲學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
墨家:為墨子創立的壹個學派《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壹。
墨子名翟(公元前468年——前376年),是戰國初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宋國人。 曾做過宋國的大夫,在宋國活動時間較長,後居魯國。 曾習儒術, 因不滿儒家煩瑣的“禮”,另立新說,聚眾講學,成為當時儒家的主要反對派。墨子自稱“賤人”,做過木匠,是個體力勞動者,在技術上有較高的造詣。後來上升為士,精通當時的歷史文化典籍。
墨家學派思想主張“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塟”、“天誌”、“明鬼”、“非命”。信奉墨子學說的人稱“墨者”,是壹個組織嚴密,堅守紀律的社會團體。這個團體的領導人稱為“巨子”、“巨子”的職位,由前任“巨子”傳給他所認為的賢者,所有“墨者”都服從“巨子”的指揮。他們還有壹定的法規, “墨者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呂氏春秋·去私》)。他們的生活極為清苦,但非常勇敢“赴火蹈刃,死不旋踵”。墨子死後,墨家分為相裏氏、相夫氏,鄧陵氏三派,後期墨家放棄了墨子學說中的“天誌”,“明鬼”等宗教迷信觀念,對自然科學中的幾何學.光學、力學等作了極有價值的探討,對名實關系、感覺與思維關系作了唯物主義的分析,在古代邏輯學和認識論上有很高成就。
墨家學說對當時影響很大,與儒家並稱為顯學,秦,漢以後漸衰。西晉時魯勝註《墨辯》,力圖振興墨學, 因後繼無人,幾成絕學,直到清代中葉,墨子著作才被學者重視研究. 《墨子》書五十三篇,大部分是研究墨子的可靠材料。
法家:戰國時主張以法治國的壹個學派《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壹。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韓非(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戰國末期思想家,唯物主義無神論者。
韓非出身為韓國貴族公子,為人口吃,長於著書,不善言辭。 與李斯同學於荀子。曾建議韓王變法圖強,未被采納。他的思想主張得到秦王政(即秦始皇)的重視,被邀至秦國,不久,因姚賈,李斯之讒下獄,被迫自殺。他綜合了商鞅的“法”, 申不害之“術”,慎到之“勢”,集法家之大成,建立了完整的法治理論體系。
法家思想在經濟上主張廢除井田,建立鞏固封建土地私有制, 重農輕商,獎勵耕戰,在政治上主張廢“分封”,行“郡縣”,建立君主集權統壹國家,強調君權“神聖”。為了打擊當時舊貴族勢力,提出“法不阿貴”, “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有度》)的主張,認為“功利”是“善惡”的標準,主張嚴刑厚賞,在用人方面主張“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在思想教育上主張廢棄儒家“仁義”學說,“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強調歷史的發展變化,主張“不期侑古,不法常可,論世之事,因之為備”,提倡“法後王”,承認今勝於古。在認識論上註重實際, “循名實而定是非,因參驗而審言辯”,檢驗言行的客觀標準是“功利”。
法家的政治主張大多切於實用,為當時許多諸侯國所采用。秦國用韓非學說,對統壹六國起了重要作用。但法家以“性惡”為其法治理論依據,認為沒有“自善之民”,因此“不務德,而務法”,包含著對人民嚴厲控制,殘酷鎮壓的手段,以嚴刑峻法進行統治。西漢以後的封建統治雖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但仍采用“外儒內法”,儒、法兼治的方法。法家主要著作有《商君書》和《韓非子》。
名家:戰國時期以辯論“名實”問題為中心的壹個學派, 《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壹。戰國時稱“刑(形)名家”、 “辯者”,西漢時稱名家。他們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公孫龍和惠施。
公孫龍(公元前325年至前315年之間,死於前250年)客觀唯物主義者,邏輯學家,趙國人。 曾勸燕王偃兵,並曾和趙惠文王討論偃兵,做過平原君的門客。
惠施(公元前370年——前318年)戰國時期名辯思潮的著名代表人物之壹,邏輯學家,宋國人。 曾做過魏相,在魏國掌權達十五、六年之久,政治地位很高、《莊子·天下篇》說: “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可見他是壹個很有學問的人。
名家在名辯思潮中獨樹壹幟,考察細密,主張“控名責實,參伍不失”。強調名稱和事實必須完全相符,正了“實”, “名”也就正了。其見解常和當時流行的看法相反, “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惠施提出“合同異”,從事物同異的相對性,引申出事物在本質上沒有差別,得出“天與地卑,山與澤平,天地壹體”的結論。公孫龍提出“離堅白”,認為石之“堅”和“白”相分離,視覺可見“白”而不見“堅”;觸覺可得“堅”而不能得“白”,把感官的不同作用絕對化,誇大個性,否定***性。荀子在評論名家時,壹方面肯定“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另壹方面又指出他們“好持怪說,玩琦辭” (詭辯)。名家的名辯理淪曾被後期墨家所批評和發揮,名家對中國古代邏輯思想的發展有壹定貢獻。他們的著作除《公孫龍子》現存壹部分外,余皆早佚。
雜家:戰國末至漢初,糅合各派觀點的學說的學派, 《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壹。稱其“兼墨儒,合名法”,是當時政治上趨向統壹、學術上要求綜合的產物。雜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呂不韋。
呂不韋(?——公元前235年)戰國時秦相。本為陽翟(今河南禹縣)巨富大賈。時秦公子異人以人質於趙,呂不韋認為“奇貨可居”,用千金為之活動,計使異人歸秦嗣位,即為秦莊襄王,他為國相,封文信侯,食洛陽十萬戶, 門下有食客三幹,家僮萬人。秦王政(即秦始皇)年幼即位,他繼任國相,稱“仲父”;秦王政親理政務後,他被免職,遷放蜀郡,憂懼飲鳩自殺。
雜家自稱“非循壹跡之路,守壹隅之指” (《淮南子·要略》),取各家之長,舍其所短。它雖然兼采儒、墨、法,名之說;但受道家影響最深, “其得道家之正傳,而所得於道家,亦較諸家為多者,則惟雜家”。 《漢書·藝文誌》載雜家著作***二十家,四百零三篇,今多已佚。 《呂氏春秋》為秦相呂不韋廣邀遊士門客所作。 《淮南鴻烈》為西漢淮南王劉安賓客編纂,為此派的代表作。
農家:戰國時期反映農業生產和農民思想的學術派別《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壹。他們的主要代表人物為許行。
許行:戰國時楚人,有學生數十人,都穿著粗布衣,打草鞋,織席子以維持生活。政治思想主張“賢者與民並耕而食,饔飧(自理炊事)而治”。即人人必須勞動,雖國王也不另外。反映了古代社會中農民的壹種理想(見《孟子滕文公上》)。農家還總結了農業生產上的技術經驗。如管子中《地員》等編,《呂氏春秋》中《上農》、《任地》,《辯土》、 《審時》等篇都是研究先秦農業科學的重要著作。
陰陽家:戰國時期提倡陰陽五行學說的壹個學派《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壹。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鄒衍。
鄒衍(公元前305——前240年)齊國人。 曾在齊稷下著書, 言治亂之事。到過趙國,在平原君處同公孫龍辯論“白馬非馬”。最後到燕國做官,受到諸侯“尊禮”。知識淵博“閎大不經”,人稱“談天衍”。此派學說是由古代從事喪祭活動的巫祝方士轉化而來。鄒衍運用五行相生相勝的說法創立“五德始終說”,認為“五德轉移,各治有宜”。把古代最早出現在《周易》壹書的“陰陽”觀念和“五行”觀念糅合到壹起,倡導陰陽五行說,用來解釋歷史上的朝代興替的原因,為新興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論依據。隨著五行思想的盛行,它被壹些唯心主義哲學家所利用,賦與了濃厚的神秘主義色彩,成為兩漢纖緯學說的主要來源之壹。但陰陽五行中也有壹定的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和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它對我國古代的天文、歷數,特別是對中國醫學理論的發展和系統化都起過很大的作用。其合理因素始終被壹些唯物主義哲學家所繼承。寫成於戰國時期的《禮記·月令》 (收入《呂氏春秋》)作為《十二紀》的首篇,分月記載夏歷十二個月的時令及其相關事物,把各類事物歸納在五行相生的系統中,闡述四時運行和農作物生長的關系,並制定生產活動措施,有人認為是陰陽家的著作。秦,漢時期此派逐漸與儒家合流。
縱橫家:戰國時期專門從事外交活動的壹批謀士(說客) 《漢書·藝文誌》列為“九流”之壹。他們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和張儀。
“合縱”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蘇秦:字季子(公元前344年——前284年)戰國時東周洛陽(今河南洛陽東)人。主張“合縱”,聯合六國以拒秦。曾為燕昭王親信,奉命入齊,從事反間活動,使齊國“西勞於宋,南罷(疲)於楚”, 以便削弱齊國,以防齊國謀燕。初入齊,得到齊王信任用為相。秦昭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自稱西帝;約齊閔王並稱東帝。他勸說齊王取消帝號,又和趙奉陽君李兌“合縱”五國攻秦,迫使秦昭王廢帝號,並歸還壹部分魏、韓地、被趙封為武安君,旋又助齊閔王攻滅宋國。後燕將樂毅聯合五國兵大舉攻齊,他的反間活動暴露,被齊王車裂而死。(《漢書·藝文誌》)縱橫家《蘇子》三十壹篇,今佚。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保存有蘇秦的書信和遊說十六章反映的情況與《史記·蘇秦列傳》所說有異。
“連橫”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張儀(?——公元前310年)戰國時魏國貴族後代。秦惠文君九年(公元前329年)入秦, 次年為相,封武信君。執政時曾迫使魏惠王獻上郡十五縣於秦,又說惠文君自稱為王,推行“連橫”策略,主張六國分別以事秦,瓦解齊、楚聯盟,並出兵奪取楚漢中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 與司馬錯等率軍攻滅蜀、苴、巴三國。 後壹度入魏為相,被逐回,不久而卒。(《漢書·藝文誌》)縱橫家有《張子》十篇,今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