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學校傳統管理思想的特點主要有以下四點“”
壹、人文“治術性”
西方國家的管理思想是在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其主要功能在於為經濟活動服務。在此基礎上分流出的學校管理思想,就在定程度上打上了企業“管理的烙印”,多帶有經營性、規範性和技術性的品格。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則不同,其主要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管理思想,大都是壹些治國方略,有明顯的政治色彩,可以稱之為“治術性”的管理思想。從中派生出來的學校管理思想受其影響,同樣具有明顯的人文“治術性”。具體而言,就是為培養治術人才服務的。
校園外
二、平衡協調性
西方國家的管理擅長管物、理事,能夠駕馭復雜紛繁的現代企業和科技事業。而中國傳統的管理思想側重於管人,是以人為本位的管理。管理以教人為先導,註重教育和訓練。儒家的倫理道德教育在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管理者重視培育被管理者的親情、友情和人情,形成群體的凝聚力。在用人上註意因人而異,不輕易進行“冷酷”的淘汰,力求做到各得其所。儒家以世界大同為最高理想,其標誌是幼有所養,壯有所用,老有所終,反對弱肉強食。這種人道精神、博愛精神,往往成為群體的***同信仰,產生巨大的號召力,使被管理者以群體為安身立命的歸宿。
學生
三、兼容性
死、我國傳統的管理思想,盡管派別各異,在歷史上曾發揮過不同的作用,但是,這些在今人看來十分對立的管理思想,如法治管理和人治管理,在中國傳統上卻是可以兼容不悖的。具體到學校管理中,也有多方面的表現,如在學校教育體制上,實施的是?元或多元並舉”。所謂“壹元”是指學校管理的宗旨是壹元的,即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方針、辦學目的和培養目標必須服從中央集權大壹統的需要。但是辦學的形式和具體的教育模式卻是多元的。古代有官學,有私學,有書院;私學的形式也很多,有私立性的社學或宗學,還有個體的私塾。此外,無為與有為並用,民本與集權相兼,都表現了管理思想的兼容性。
校園
四、謀略性
善於進行規範化管理,是西方國家現代管理的長處。而我國傳統中註重研究變化和差異的管理,創立了豐富精辟的謀略學說。例如,孫子就明確指出,萬事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並且變通存在著差異,管理者的主要任務在於管理變動。對變化的管理,是對管理者的智慧才幹的尖銳挑戰。為此,管理者必須用智用謀進行管理,這種管理,今人稱為管理藝術,具有很強的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