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種觀點: 受中國生存環境、宗法制度和儒家道家文化影響,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上的二重性表現在思維的方式方法上也體現出了“剛柔相濟”的特點。這主要表現在謀與動、義與利、賞與罰、德與刑、上與下、中央與地方的管理關系上。 1、謀而後動的決策思想。 2、義利兩全的取舍思想。 3、賞罰分明的激勵思想。 4、德刑並用的寬猛思想。 5、上下同欲的同道思想。 6、執要群效的統壹思想。 7、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 8、對立轉化的辨證思想。 9、以民為本的民本思想。 中國古代管理思想強調和諧,主張協同,追求和諧的境界,使矛盾和差異的雙方協調統壹,***同構成和諧而又充滿生機的世界。“以和為貴”的人際關系準則在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壹直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這裏的“人和”,就是指內部的團結、和睦。《孫臏兵法·篡章》列舉用兵得勝的五條:“得主未制,勝。知道,勝。得眾,勝。左右和,勝。量敵計險,勝。”他把取得下級兵將的支持和兵將和睦團結,作為用兵取勝五個條件中的兩個,可見他對“和”的管理思想是多麽重視了。《荀子·五霸》“上不失天時,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而百事不廢。”《孫子兵法》“上下同欲者勝。”這些思想都是說明了“和”在消除內部矛盾沖突和取得內部團結方面的重要性。日本的豐田佐吉在創建豐田紡織公司時,他經營管理的座右銘是“天,地,人”三字,強調“和為貴”,其管理思想就是來自於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但是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和為貴”也不是無原則的,在講“和”的統壹性的同時,也十分重視其中存在的差異性,即在強調“以和為貴”的同時也非常重視“和而不同”,在同中存異。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張“君子群而不黨”。意思是說,君子和諧相處卻不盲目茍同,小人盲目茍同卻不和諧相處。所以這裏的“和”並不是盲目追求壹致、同壹、沒有自我,而是要通過各種因素的差異互補來尋求整體的最佳結合,這是人們處理矛盾、對待差異所采取的積極的態度和方法。這種和諧觀在管理行為上的具體表現為:陰陽互補、五行反饋、剛柔相濟、動態平衡、中庸和諧,以達到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平衡。可見,中國古代管理思想中的“和諧觀”是中國傳統的集體倫理觀在管理上的集中體現,對於指導人們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起著潤滑劑的作用,這壹點,應該引起所有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第二種觀點: 總結起來我認為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 第壹,中國古代文化中軍事鬥爭與管理的成果。對當今社會中,任何壹個組織在對外的競爭過程中都具有指導意義; 第二,中國古代政府管理的成果,對於現代企業與組織內部的成績管理和人員的管理起著重要作用; 第三,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管理,為現代人的進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哲學與理論指導。 第四,中國古代技術與實踐的進步是人類智慧和經驗的結晶,現代人更應好好總結經驗吸取養份。事實上,上述的四點正好涵蓋了管理體系的四大方面。 社會管理、政府管理、組織管理、科技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是非常復雜的,要使管理更有效、更成功,不僅要學習中國古代文化中有價值的東西,還要將西方文化及管理經驗,用中國化的方式進行理論接受,變成有差異化的東西,相互可以吸收養分,但西方的文化是工具性的東西,而中國文化是修煉性的東西:壹為術,壹為道,其內核不同,是兩種不同內涵的東西。如果壹個人不僅能夠掌握“術”,同時還能掌握“道”的話,那麽他就不僅是聰明而且具有了智慧,用智慧的方式對待人與事,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上一篇:如何利用先現有的山——水——城格局下一篇:我愛我們的傳統節日庫爾邦節作文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