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民居的存在特點
1.占主導地位的是木構民居形式:中國民居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木構建築體系,比如“鬥拱”這壹木構件,將結構和裝飾完美地結合起來,這壹點對比今天泛濫的“室內裝修室外化”的設計手法尤其具備可學習性。
2.與自然界的物種發展壹樣,民居也體現了對不同環境的適應性:
降雨豐富地區的坡頂、降雨缺乏地區的平頂。在江南,陡峭的坡頂被藝術化為誇張的飛檐和風火山墻。
南方悶熱地區的幹闌式。西雙版納幹闌式民居通風非常好,首層架空既可以避免首層地板的潮濕,又可以防蟲蛇。
西藏高寒地區的厚墻、小門小窗。這明顯是為了增強建築的整體保溫。
福建的土樓。福建壹代註重家族概念,因此同宗同親的人們就可以以家族的形式混居壹樓,對外還可以防暴防盜。
陜西的半坡屋。半坡房裏低外高,圍合在壹起即可以防盜,又可以保證難得的雨水流入內院,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陜西受地域資源貧瘠的影響經濟並不發達,普通居民難以多建房屋,把壹間屋子居中分開成兩片,也便於以後的分家。
內蒙的帳篷、新疆的氈房——易取的建材是牛羊皮毛,又便於遊牧民族的遷徙和移動。
喀什的夯土房——缺少木頭和石頭,就只好用砂土作為主要建材了。
麗江的山地民居、大理的白族民居——易取的建材是石頭。
陜北的窯洞。首先是經濟落後,打窯洞營造房屋省錢省料;黃土高坡的粘土開洞後不會坍塌,保證了可居住性。窯洞冬暖夏涼。
湘西的吊腳樓——易取的建材是木材、竹子等等。
3.多民族的互相交流學習:比如唐宋時期的宮殿偏於素色,向少數民族的金朝學習之後,宮殿改為今天人們所見的金碧輝煌;包括生活習慣,中原的跪坐改為立座也是向少數民族學習的結果。北京的白塔寺白塔,是尼泊爾建築大師的作品;而作為喇嘛廟的雍和宮,又明顯有漢族宮殿的特色。白族民居的三仿壹照壁、四合五天井形式同徽派民居又非常相似等。
4,主導民居體系形成了完整的營造型制。北京傳統的四合院、安徽歙黟的徽派民居(18個天井、36個門、108個窗子)、山西平遙的日升昌票號、喬家大院;山西丁村的晉派民居;雲南喜洲的白族民居(三仿壹照壁、四合五天井);蘇州的拙政園、留園等都已經各自形成了成熟的營造體系。很多空間都做的非常高明。
四、中國古民居的壹些“抗震規範”
1,收分。
處於地震多發地帶的天安門;藏族民居、寺廟;麗江的山地民居等都有自下而上的向上收分,整個建築象壹個梯形臺,這樣的建築形式有利於抗震。當然天安門的收分還有壹個視覺設計的成分,讓天安門看上去比實際效果顯得更為高大。
2,“墻倒屋不塌”。
中國獨特的榫鉚結構使得地上建築同地基並非死死鉚和。當遭遇地震力的時候,與地基柔度粘合的地面建築就會隨地震力擺動,猶如太極般順勢消化地震力——如同今天的鋼結構。另外作為維護作用的墻體與作為支撐結構的木構架分建,遭遇地震的時候墻體倒塌,木構架玩太極,可以做到“墻倒屋不塌”,壹定程度上保證了居住人群的安全。
3,“好墻如豆腐”。
雲南大理、喜洲民居的墻體手拍即顫,如同壹塊巨大的豆腐。這也是對於地震力“因之、順之”的道理,並不象今天的混凝土那樣和地震力頑強對抗。壹塊死死的墻體看似牢固,但是面對地震力的時候微不足道,不如有柔度的墻體那樣可以有效消化地震力。
五、豐富多彩的古民居
1,山西晉派民居。大同華嚴寺、丁村古民居聚居區、平遙古城、喬家大院。
2,安徽徽派民居。歙縣(鬥山街、棠樾)、黟縣(西遞、宏村)。
3,雲南民居。大理、喜洲白族民居、麗江納西族山地民居、版納景頗族幹闌式民居、拉祜族民居、德昂族民居、耿馬佤族民居。
4,湖南民居。湘西吊腳樓:德夯、鳳凰。
5,新疆民居。喀什夯土民居、布爾津禾木圖瓦人木板房、塔什庫爾幹哈薩克人氈房、吐魯番高昌故城、尉犁羅布人村等。
6,內蒙民居。賽汗塔拉土坯房、錫林郭勒蒙古族帳篷。
7,西藏民居。拉薩喇嘛廟及宮殿、江孜老城、山南桑耶寺、阿裏紮達古格遺址及托林寺、阿裏帕羊土石房、薩迦花教薩迦寺。
8,康巴民居。康定新都橋、塔公草原塔公寺、稻城及亞丁。
9,四川民居。重慶吊腳樓、重慶磁器口老街、青城山樹皮房、松潘民居、合江等沿江小鎮、鬼城酆都。
10,江南民居。皤灘民居、紹興水鄉、周莊水鄉、烏鎮民居、江蘇同裏、蘇州園林。
11,甘肅民居。敦煌、嘉峪關等。
12,江西民居。婺遠民居等。
13,貴州民居。從江、隆裏等。
14,青海民居。沱沱河、塔爾寺等。
15,西北民居。陜北窯洞、陜西半坡房、韓城民居聚居區等。
16,北京民居。二環內四合院、什剎海四合院等。
17,上海民居。上海弄堂。
中國地域遼闊,環境條件差異很大,各族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不同。在長期發展過程,形成不同的建造技術和建築風格,各地居民有明顯的差異。
[氈房] 生活在高寒地區的牧民,為禦寒用毛氈作材料搭建的住房。結構類似蒙古包。
[窯洞] 黃土高原地區土層厚,但缺少石料、木材,居民在黃土壁上挖窯洞居住,冬暖夏涼,但采光較差。
[碉房] 藏族用石塊堆砌的住房,外形像碉堡。
[白族住宅] 雲南白族住宅多數為獨立封閉式磚木結構的瓦房。
[竹樓] 傣族人以竹材搭建的住樓,以適應潮濕多水的環境。
[蒙古包] 蒙古族牧民長期逐水草而居,流動性大,設計了便於搭拆、運輸的輕骨架住房。
[朝鮮族民居] 多為平民,以木竿搭架房頂為四個大斜面,用稻草或瓦片覆蓋,取暖用火炕。
[四合院] 北方的住宅,以東、南、西、北四排房屋圍有天井的院落。
[江南水鄉] 江南河汊眾多,沿河渠修建住房、商店,構成江南水鄉。
[土樓] 福建特有的巨大城堡式環樓,利於禦敵抗臺風。
)北京民居
四川民居
內蒙古民居
江西民居
上海民居
江蘇民居
雲南民居
……
中國各地的居住建築,又稱民居。居住建築是最基本的建築類型,出現最早,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由於中國各地區的自然環境和人文情況不同,各地民居也顯現出多樣化的面貌。
中國漢族地區傳統民居的主流是規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軸對稱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後兩院,居中的正房體制最為尊崇,是舉行家庭禮儀、接見尊貴賓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內,以遊廊相連接。北京四合院雖是中國封建社會宗法觀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築上的具體表現,但庭院方闊,尺度合宜,寧靜親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間。華北、東北地區的民居大多是這種寬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樓
中國南方的住宅較緊湊,多樓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積長方形天井為中心的堂屋。這種住宅外觀方正如印,且樸素簡潔,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廣。
在閩南、粵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團住宅,其平面有圓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單層建築廳堂和周圍的四、五層樓房組成,這種建築的防禦性很強,以福建永定縣客家土樓為代表。在中國的傳統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樓獨具特色,有方形、圓形、八角形和橢圓形等形狀的土樓***有8000余座,規模大,造型美,既科學實用,又有特色,構成了壹個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樓用當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單屋,繼而連成大屋,進而壘起厚重封閉的“抵禦性”的城堡式建築住宅——土樓。土樓具有堅固性、安全性、封閉性和強烈的宗族特性。樓內鑿有水井,備有糧倉,如遇戰亂、匪盜,大門壹關,自成壹體,萬壹被圍也可數月之內糧水不斷。加上冬暖夏涼、防震抗風的特點,土樓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襲,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數民族居住建築
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居住建築也很多樣,如西北部新疆維吾爾族住宅多為平頂,土墻,壹至三層,外面圍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則用石塊砌築外墻,內部為木結構平頂;蒙古族通常居住於可移動的蒙古包內;而西南各少數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結構幹欄式樓房,樓下空敞,樓上住人,其中雲南傣族的竹樓最有特色。中國西南地區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腳樓最具特色。吊腳樓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沒有地基,以柱子支撐建築,樓分兩層或三層,最上層很矮,只放糧食不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圈養牲畜。
北方窯洞和古城民居
中國地域寬廣、民族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結構、裝飾藝術、色調等各具特點。在此,主要介紹壹下個性鮮明的北方窯洞和古城內的民居。
中國北方黃河中上遊地區窯洞式住宅較多,在陜西、甘肅、河南、山西等黃土地區,當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內開鑿橫洞,並常將數洞相連,在洞內加砌磚石,建造窯洞。窯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涼,節省土地,經濟省工,將自然圖景和生活圖景有機結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築形式,滲透著人們對黃土地的熱愛和眷戀。
此外,中國還有保存較完好的古城,這些古城內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遙古城和雲南麗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平遙古城是現存最為完整的明清古縣城,是中國漢民族中原地區古縣城的典型代表。迄今為止,這座城市的城墻、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築格局與風貌特色大體未動。平遙是研究中國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建築、藝術等方面歷史發展的活標本。
始建於南宋的麗江古城是融合納西民族傳統建築及外來建築特色的惟壹城鎮。麗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築禮制的影響,城中道路網不規則,沒有森嚴的城墻。黑龍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為條條細流入墻繞戶,形成水網,古城內隨處可見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decor/minju/
/33/2004/12/13/1681@2421139.htm
http://www.chinaasc.org/zsck/read.php?wid=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