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精耕細作”即“精細耕作”,是指農業上認真細致地耕作,也是對中國傳統農業精華的壹種概括。
3、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采用“刀耕火種”的方式進行耕種;在距今七八千年前,我國進入文明時代,耒、耜成為了人們進行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農業進入“耜耕”或“石器鋤耕”階段。
4、商周時期,出現了少量青銅農具和中耕農具,人們掌握了開溝排灌、除草培土、漚制綠肥、治蟲滅害等技術,農業生產得到發展。
5、春秋時期,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戰國時期的鐵犁牛耕擴大推廣,鐵器和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魏晉南北朝,黃河流域以精耕細作為特點的農業生產技術已經日臻成熟;直至隋唐,南方水田的精耕細作技術逐步成熟。
6、到了宋元時期,精耕細作技術進入全面成熟時期;明清之後,精耕細作農業則繼續發展;如今,精耕細作技術的發展是我國農業長期領先世界的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