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抗戰時期日軍的單兵裝備究竟有多強

抗戰時期日軍的單兵裝備究竟有多強

相較於中國算強,但與歐美列強相比,在單兵武器或者說班兵火力方面,差距還很大的,應該說日軍的班兵火力介於壹戰水平和二戰強國水平之間,主要以栓動步槍為主,輔以並不先進的輕機槍以及比較實用的擲彈筒,軍官配備並不先進的自衛手槍和僅僅算是榮譽性質的武士刀。

日軍普遍裝備是:

三八式步槍:因其槍機上較明顯的防塵蓋被中國人稱為“三八大蓋兒”,技術上落後98k壹代,即沒有跟上大國的槍管縮短潮流,壹方面可能與日軍的拼刺思想有關,壹方面可能與日軍的精確射擊思想有關,還有可能是因為日軍自身未實現大規模摩托化。

大正十壹年式輕機槍:因其槍托與軸線不在壹條直線上,顯得比較古怪,中國人稱其為“歪把子”,是日本軍方和設計方不切實際、胡亂作為的典範,軍方提出壹定要能方便地用步槍彈夾供彈這種超越當時技術水平的不切實際的要求,設計者為了實現彈夾供彈功能搞出了重量極大而且性能極不可靠的供彈裝置,人機功效很差。被美軍稱為只適合在靶場打靶用的槍支。

南部十四年式手槍:中國人稱其為“王八盒子”,有史以來最差的手槍之壹,人機功效極差,由於反人類的細節設計,使用中問題不斷,諸如擊針斷裂、彈匣脫落、裝填復雜,而且威力很小,就連普通的門板都打不穿,曾經有人披著壹床棉被擋住了王八盒子的子彈。中國軍迷調侃成“用他自殺都困難的手槍”。

擲彈筒:這個日本在設計思路和使用上比其他國家都先進,主要體現在廣泛裝備基礎士兵,射程較遠,由經驗豐富的老兵操作時精度可以接受,而且使用比槍榴彈方便。在抗戰中,國軍沒有射程介於手榴彈和輕型迫擊炮之間的面殺傷武器,無法與擲彈筒抗衡,吃了很大的虧。

槍榴彈:日本貨和其他國家性能大同小異,使用空包彈發射,和擲彈筒原理類似。

九五式士官刀:僅僅是外形像傳統日本武士刀,實際是機械加工的工廠貨,大批裝備基層士官,被日本官兵貶為“鐵條”。和傳統意義上手工打造的刀劍沒法比,像包鋼滲碳之類傳統工藝完全沒有體現。不過因為鋼材質量有保障,所以肯定比中國民間菜刀匠人打造的大刀隊刀具好。

還有壹些穿著生活用的裝具就不壹壹列舉了。

日本單兵武器其實超過中國軍隊有限,甚至在班排級別,國民黨中央軍並不弱於日本人。

中國軍隊真正的劣勢:

硬件上的劣勢:師級、軍級、集團軍級的支援火力裝備數量嚴重不足。根據老兵回憶,中國軍隊修幾天的工事,幾分鐘就會被重炮摧毀,構築的輕機槍重機槍火力點,只要打幾個點射就會被日軍支援武器端掉,所以正面戰場中國軍隊真的只能靠血肉鑄成長城,但血肉畢竟不是長城。中國重武器無法自產,抗戰初期連續幾個消耗戰就把從國外搗鼓來的底子打光了,而日本是工業國家,重武器全部自產,雖然性能不壹定比得過中國的進口貨,但勝在日本武器全部有自主知識產權,隨打隨補,實力此消彼長,因此抗戰初期中國軍隊戰績很差。

軟件上的劣勢:中國軍隊即使是地方雜牌軍,在抵禦外辱時也常常迸發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但這並不能彌補軟實力的巨大差距。中國軍隊的訓練、經驗、兵員素質、精神面貌、主觀能動性、後勤補給都不如日軍。

射擊訓練上,日本人花大量資金,用大量的子彈把國內和東北的幾個日本精銳師團餵成神射手,中國無力負擔高強度的實彈訓練,只能規定距離敵人很近才允許開槍以彌補槍法的不足。

刺殺訓練上,日本經歷過日俄戰爭,被戰鬥民族剽悍的格鬥能力深深震撼,於是在白刃戰下了苦功,日軍不但單兵刺殺能力強,而且還有團隊合作的訓練,即使是互不認識的士兵也能默契結為戰鬥小組互為犄角,中國軍隊則只看重單兵武術,各自為戰,且日常營養差,身體素質普遍低下。老兵回憶,中國軍隊往往要付出四五條人命才能換壹個小鬼子的性命。

人員素質上,日本普及了基礎教育,招募的士兵普遍理解能力強,學習作戰技能和武器操作的速度快,而且飽受軍國主義思想的荼毒,戰鬥意誌和主觀能動性方面MAX。中國士兵絕大部分是農民,很多是臨陣征召,缺乏軍事教育,執行力差。具體表現在大部分缺乏訓練的中國軍隊只能集中到壹起打陣地戰,缺乏運動戰的執行力和凝聚力,士兵壹旦脫隊立即成為散沙,而日軍的戰鬥意誌則能支撐日本士兵重新集結成小隊堅持戰鬥。當然士兵的主觀能動性的調動方面,中國***產黨的抗日武裝也能完美做到甚至比小日本更強。

  • 上一篇:手工姓名牌制作方法
  • 下一篇:描寫中國傳統春節的詩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