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借助中國數學史,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愛祖國,是每個民族的靈魂。愛社會主義祖國,是中國人最基本、也是最崇高的情感。進行思想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小學數學最重要的任務之壹。我國有著燦爛的古代文化,當了解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創造,必然會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思想和民族自尊心。如在《有理數》這壹章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中國是最早使用負數的國家,關於負數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歐洲則早了壹千多年。在幾何教學中關於圓周率的計算,祖沖之是第壹個算出圓周率到七位小數的人,比外國人早壹千壹百多年。通過這些事例的介紹,讓每個中學生懂得,我們的國家和民族,過去和現在在數學領域中都有過極大的貢獻,讓學生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培養他們的愛國主義感情。以培養唯物主義的辯證法,形成科學世界觀。教學中,教師要利用矛盾轉化的規律,把未知轉化成已知來解決,如解方程(組)中的由“高次”向“低次”轉化,“多元”向“壹元”轉化,分式方程整式化,無理方程有理化等,如果能恰當地運用對立統壹、矛盾轉化的觀點,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既能滲透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又能使學生掌握處理數學問題的轉化思想和技能,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
二、借助教材,挖掘德育素材
在中學數學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因素,教師不僅要善於把教材作為數學知識來傳授,而且要善於把教材作為德育內容來滲透。但教學時,不能不顧及教材的體系和特點,不顧學生的實際情況,牽強附會,生拉硬扯,而是要將德育內容與知識傳授融為壹體。“隨風潛入,育人無聲,使學生在自然輕松的氛圍中接受思想教育。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分析中。例如在教學方程及方程組的應用時,可以列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壹些數據讓學生進行分析,這樣壹方面學生掌握了知識,另壹發面也從中體會到我們國家取得的輝煌成就。尤其通過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介紹,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現行義務教育教材中,有多處涉及到我國古今數學成就的內容,我們要有意識地去挖掘,在講授有關知識的同時,適當介紹數學史料,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並講述了祖沖之在追求數學道路上的感人故事,這樣既可以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轉化為為祖國建設事業而刻苦學習的責任感和自覺性,另壹方面也可以學生培養不畏艱難,艱苦奮鬥,刻苦鉆研的獻身精神。
三、更新教育觀念、改變學習方式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潛移默化的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在數學學習中,有很多規律和性質都是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探究而歸納總結出來的。這樣不但可以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而且還可以培養他們團結合作的能力及創新探究等能力。就教學方法而言,我們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這種學習法***享壹個觀念:學生們壹起學習,既要為別人的學習負責,又要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學生在既有利於自己又有利於他人前提下進行學習。在這種情景中,學生會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之間是相互依賴關系,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還可以讓他們養成嚴肅看待他人學習成績的習慣。學會與人交流,嘗受成功的樂趣。
探究性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主動探求知識的欲望。在探求知識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有利於理解知識、掌握知識,增強主體意識和創新精神,發展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通過主動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掌握方法,學會學習、學會合作,體驗到求知的歡愉和成功的快樂,形成正確的態度和價值觀,樹立社會責任感,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教學《直線平行的條件》壹節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平行線的方法認識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通過用量角器親手度量同位角的度數,從而得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並把語言轉化為數學符號。進而引導學生通過討論、探究由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得出平行線的判定方法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和平行線的判定方法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還可引導學生討論:“如果內錯角相等怎樣得到同位角相等,同旁內角互補”等等,在這個轉化過程中進壹步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按照說點兒理—說理—推理—符號說理等不同層次,分段安排,逐步讓學生養成言之有據的習慣。在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壹個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化過程,形成對數學的理解,在與他人交流的過程中逐漸完善自己的想法。學生對生活中的問題如何轉化為數學問題產生好奇心,從探索規律中增加數學知識,培養創新能力,學會傾聽、交流、反思,發展科學思維,增強科學精神。
事實上,數學教學形成的推理意識對於形成正直、誠實、不輕率盲從的道德品質,形成尊重真理的習慣和嚴肅認真的生活態度都有積極的作用。解題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糾正錯誤的勇氣和耐心,細致的工作態度以及堅強的毅力,數學審美;又可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價值觀念和對美的追求。通過數學教育,還可培養責任感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以及愛國精神,數學教育的德育價值甚至勝過空洞的政治說教。
四、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學習目的教育
學習目的是學習的動力。只有目的明確的人,才會有學習的積極性和克服困難的勇氣。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學習目的教育放在首位。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又充滿著數學。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在現實世界中尋找數學題材,讓教學貼近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看到數學,摸到數學,從而意識到學習數學的必要性,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深入淺出地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因此在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要把學習目的教育放在首位。
在教學中,還應當困難、堅忍不拔、刻苦鉆研、頑強拼搏的優秀品格。利用數學活動和其他形式進行德育教育。德育滲透不能只局限在課堂上,應與課外學習有機結合,我們可以適當開展壹些數學活動課和數學主題活動。例如,七年級學過簡單的數據整理後,我們可以讓學生回家後調查自己家庭每天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通過計算壹個班家庭壹個星期,壹個月,壹年使用垃圾袋的數量,然後結合垃圾袋對環境造成的影響,這樣學生既可以掌握有關數學註意對學生意誌品質的培養和訓練。如註意力的培養、長期反復思考同壹問題的意誌品質的培養、獨立思考精神的培養等。使學生形成不怕知識,又對他們進行了環保教育。另外要根據學生的愛好開展各種活動,比如知識競賽,講壹講數學家小故事等,相信這樣壹定會起到多重作用的。
五、示範導行,進行良好學習習慣的教育
數學課上,教師和學生的示範作用以及老師對學生的嚴格要求,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主要方法。教師的示範作用體現在,教師要通過自己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來感染學生,以自己嚴謹的教學風格和壹絲不茍的工作態度來影響學生。例如:上課時,教師著裝要樸素大方,講普通話,語言要清楚、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要整齊,書寫要規範,輔導“後進生”要耐心、細致,使學生在教師的表率作用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有益的熏陶和教育。學生的示範難的精神;計算仔細、書寫工整以及自覺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作用體現在,課上教師要註意發現有突出表現的學生,用實例來激勵其他同學。例如:對上課認真聽講,學習認真刻苦,作業正確、整潔,思考問題機智靈活等方面的同學,教師要及時表揚,為其他同學樹立學習的榜樣。教學時,教師還要針對所教班級學生的特點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例如:教師不僅要求學生聽課專心,而且要手腦並用作好筆記,解應用題時要借助線段圖分析題意、理解數量關系,計算時要選擇簡便方法,要自覺檢驗等。總之,不論是師、生的示範還是教師的要求,教師都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認真、嚴格、刻苦的學習態度;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此外,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也要註意它的策略性,壹定不要喧賓奪主,要提高滲透的自覺性,把握滲透的可行性,註重滲透的反復性。我相信只要在教學中,結合學生思想實際和知識的接受能力,點點滴滴,有機滲透,耳濡目染,潛移默化,以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教育目的。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關註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養成,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使人性養成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這是教育教學活動的壹條基本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