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拜年的禮儀和方式有哪些?

拜年的禮儀和方式有哪些?

拜年的禮儀有哪些?拜年的方式有哪些?拜年是春節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的壹種方式。下面我為您介紹春節拜年的禮儀。

拜年的禮儀有哪些

春節裏的壹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那裏祝賀新春,舊稱拜年。我國拜年的習俗行之已久。古時有拜年和賀年之分:拜年是向長輩叩歲;賀年是平輩相互道賀。現在,有些機關、團體、企業、學校,大家聚在壹起相互祝賀,稱之為“團拜”。

根據傳統,晚輩要向長輩拜年,以表達對過去壹年養育的感謝以及對新壹年生活的祝福。口頭上的問候拜年自然必不可少,還可以讓孩子通過壹些實際行動來表達感情。比如,飯後洗碗擦桌,幫老人削個蘋果剝個桔子,陪坐在家人中間,與老人拉拉家常。要知道,真正的骨肉親情大多是小溪般涓涓地流淌出來的。看似不起眼的舉動,既培養了孩子的勞動意識,又能讓他們享受到自己的行動營造出來的親情氛圍。

春節期間,孩子們會跟著爸爸媽媽去探親訪友做客人,也會在家和爸爸媽媽壹起,招呼客人做小主人。無論做主人還是客人,都應該是壹個有禮貌的孩子才受歡迎,春節期間,可以來壹個“文明禮儀強化培訓”。

首先,要教會孩子怎樣稱呼。現在家中都是獨生子女,平時親戚走動也有所減少,親戚間的稱呼許多孩子搞不清楚,爸爸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我們相應稱:伯、叔、姑姑、叔公、姨婆、姑婆、舅公……媽媽的兄弟、姐妹、叔叔、阿姨、姑姑、舅舅……我們相應稱:舅舅、阿姨、叔公、姨婆、姑婆、舅公……如果父母稱呼為祖輩的,我們則稱呼為“太祖輩”。

其次要教會孩子怎樣使用春節的祝辭。當見到年紀比較大的人時,應該祝福對方“新年好,身體健康、生活幸福”;當見到做生意的客人時,應該祝福對方“新年好,生意興隆、財源茂盛”;當見到工薪階層的客人時,應該祝福對方“新年好,身體健康、生活幸福!”

還可以教會孩子餐桌上的禮儀。春節在飯桌上聚會肯定不少,應該講究餐桌文化,好吃的東西不能自己壹個人吃,要留給別人吃;取菜時,盡量取自己面前的,不要“飛龍過海”;看準哪塊就夾它,不要翻來覆去地挑,那是非常沒禮貌的表現;夾帶湯汁的肉菜時,更要小心夾,以免濺臟了自己或者別人的衣服;吃完飯後放下碗要有禮貌地對還沒吃完的人說:“請大家慢用”。

外出做客時,應讓孩子先輕輕敲門,經允許後方可進入。千萬不可以隨便翻抄主人的東西;主人遞給東西時,要雙手接。有客人來自己家裏時,要禮貌待客。給客人敬茶,不能倒滿,只需倒半杯茶,因為茶涼了可續茶;敬茶時只端茶杯的下半部,雙手遞給客人。親戚朋友送紅包時,千萬不要當著客人的面拆紅包,那是非常沒禮貌的表現,應該雙手接過,說聲“謝謝”。

趁著春節,教孩子如何稱呼、祝辭,這對訓練孩子的膽量、口語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大有裨益,能讓孩子年齡大壹歲,懂事多壹點。

現在的孩子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沒人跟他們爭奪什麽。可是去有孩子的家庭做客,或者有孩子的來自己家裏做客,情況就不同了。家長若不加以教育,孩子之間常會有不愉快。

對寶寶來說,最難接待的是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小客人。因此,事先跟寶寶打招呼,教會他如何接待小客人。當妳們看的電視訊道不壹致時怎麽辦?妳們喜歡的玩具只有壹個怎麽辦?這些問題都需要家長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春節期間正是教育孩子與人和睦相處的好機會。因為他將來長大了,也要具備謙讓、團結的品德。

趁春節帶孩子去親朋好友家做客,教育孩子各種禮儀,讓孩子年齡大壹歲,懂事多壹點,請父母壹定要抓住春節這個好機會。

春節時,安全教育是最重要的。外出旅行時,應帶上本人有效證件,註意交通安全,遵守規則,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不要向陌生人透露家庭任何資訊***尤其是家庭成員、住址和******,謹防***;假期外出乘車、旅遊、購物、娛樂和聚會時保持警惕,註意防扒竊;在商場、市場和公***娛樂場所,註意疏散指示標誌和通道,壹旦發生險情,能保證迅速逃生自救,確保自己人身和財產安全。告誡孩子,不要到河邊、湖邊溜冰玩耍。另外,家長還要教育孩子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北京民謠:“糖瓜祭竈,新年來到”,首先進入節日的食品是“祭竈”用的糖瓜、關東糖等小食品,由膠狀麥芽糖制成,甜中略有些酸味兒,在生活不太富裕的時代,這是極好的美食。而且,家中有了糖瓜和關東糖,預示著春節已經不遠了。當然,“竈王爺”不食人間煙火,這種希冀“竈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賄賂”,自然成為孩子們的口中之物。

老北京人,特別講究“過年”,於是便有了:“老婆老婆妳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壹宿,大年初壹扭壹扭……”的民謠。民謠中列舉的臘八粥、炸豆腐、燉羊肉等等,都是春節老北京的美食。在今天,這些都是家常便飯,但在五六十年代只能在過年時方可大飽口福。

春節時僅有以上幾種食物,當然不算是豐富,像古代祭神祭祖用的糕點---蜜供、薩其馬等,不僅是北京地區滿蒙等少數民族食品,亦是北京人家中必備的食物。壹些小康的北京人,昔日還有除夕夜食魚的習俗。魚必須是鯉魚,最初是以祭神為名目,後來則與“吉慶有余”的吉祥話相聯,魚既是美食,也是供品。

至於除夕之夜的餃子,其中的素餡餃子要用來敬神,大家吃的則是肉餡的;生活不富裕的人家,則以肉、菜混合為餡。即便最窮的人家,過年時吃餃子的“程式”是不會少的。在餃子、年糕這些眾所周知的美食之外,“老北京”人家還要打“豆兒醬”---壹種由肉皮、豆腐幹、黃豆、青豆、水芥等等做成的冷盤,色如琥珀,類似於“肉凍兒”。此外還有“芥末墩兒”,這是用來佐酒和開胃的冷盤。節日中人們食用油膩食品多,易於“生火”、“生痰”,這些冷盤可以彌補這壹缺陷。

當各式葷素大菜已備齊時,北京人還備糖果、幹果、瓜子和“雜拌兒”,所謂“雜拌兒”是今日之什錦果脯。當年這些小食品是人們圍爐閑坐、守歲辭歲時的美食。

今天那些以祭祖祭神為名的供品和傳統食品,幾乎全保留下來了,只是不那麽引人註目。至於如今的春節,餐桌只能用“豐盛”壹詞所概括了,什麽川魯大菜、生猛海鮮,都會出現在尋常百姓的除夕餐桌上。講“新派”的人家還會到大飯館裏去“撮壹頓”來喜迎新春呢!

拜年的方式有哪些

 拜年手勢“男左女右”的由來

中國自古便有“男左女右”的區分,這與中國哲學的陰陽思想有關:

男子剛烈,屬陽於左,女子溫柔和順,守陰於右。而拜年的手勢,也有男女之分。

據《禮記·內則》記載,日常結發,男子結左,女子結右。因此,拜年手勢有講究,男女有別千萬不能錯。

標準的男子拜年姿勢是右手成拳,左手包住,因為右手是攻擊手,包住以示善意;女子則相反,但不抱拳,只壓手。這和自古“男左女右”傳統壹脈相承。如左右手弄反的話,那可是哀拳,報喪、求饒才用。“男左女右”的習俗還和古代人的哲學觀關系非常緊密。

在傳統文化的概念裏,宇宙中貫通事物的兩個對立面就是陰陽。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長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將其歸類分為大、長、上、左為陽,小、短、下、右為陰。陽者剛強,陰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剛強屬於陽於左,女子溫柔屬於陰於右。

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對右拳或包或蓋,這樣的作揖手勢是“吉祥”。

中國古代有以左為尊的說法,作揖時,左手在上,以“左”示人,表示真誠與尊敬。反之,右手抱左手則為“兇拜”,壹般用於喪禮。

兩個大拇指要並齊,不能左手的壓了右手,或右手的壓了左手。拜年時手晃三下即可。

 拜親朋也講究次序

初壹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嶽父等,直至十六日。這種習俗早在宋朝時就已流行。宋人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卷六中描寫北宋汴京時雲:“十月壹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到了清朝年間,拜年禮儀有了升華。清人顧鐵卿在《清嘉錄》中描寫,“男女以次拜家長畢,主者率卑幼,出謁鄰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賀,謂之‘拜年’。至有終歲不相接者,此時亦互相往拜於門……。”壹般說來,平輩間拜年則拱手致語就行了。

首先拜家裏長輩。初壹早晨,晚輩起床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當然,長輩受拜以後,壹定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不能忘記的是向鄰居長輩拜年。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所以向鄰居長輩拜年僅次於本屬長輩,壹般說,鄰居長輩也會給“壓歲錢”的。

其次是走親戚拜年。初壹或初二必須到嶽父、母家,並須帶賀禮。進門後還得先向佛像、祖宗影像、牌位各行三叩首禮,然後再給長輩們依次跪拜。

接著就是禮節性的拜年了。如給朋友拜年,壹進屋門,僅向佛像三叩首,如與主人系平輩則只須拱手壹揖而已,如比自己年長,仍應主動跪拜,主人應走下座位做攙扶狀,連說免禮表示謙恭。壹般情況下,不宜久坐,客套話完了就要告辭。主人受拜後,也應擇日回拜。

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發簡訊、寄賀卡、禮儀電話和電報,都是壹種新的拜年形式。寄賀卡時,也會同時寄上自己的名片。

古時,倘或坊鄰親朋太多,難以登門遍訪,就使遣仆人帶名片去拜年,稱為“飛帖”,各家門前貼壹紅紙袋,上寫“接福”兩字,即為承放飛帖之用。此俗始於宋朝上層社會。清人《燕臺月令》形容北京年節:“是月也,片子飛,空車走,成為時尚。”戶人家特設門簿,以記客人的往來和飛片,門簿的首頁多虛擬親到者四人:壹曰壽百齡老太爺,住百歲坊巷;壹曰富有余老爺,住元寶街;壹曰貴無極某人,住大學士牌樓;壹曰福照臨老爺,住五福樓。以圖吉利討口彩。至今的春節贈送賀年片、賀年卡,便是這種古代互送飛帖的遺風。

古代文人雅士則流行互送拜年鉆。拜年鉆就是如今的賀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變而成。據清代趙翼考證,西漢時沒有紙,削竹木為刺,上書名姓,叫“名刺”。後來還用大紅絨線在織錦上繡字為“名片”。東漢後用紙代木,叫做“名紙”。六朝時簡稱為“名”,唐代叫“門狀”。宋代還別稱“手刺”、“門刺”。

 小寶寶拜年也是有講究的

新春將至,小寶寶們也要跟著爸爸媽媽走親訪友去啦!不過,在把孩子打扮壹新之余,您是否已經告訴年幼的孩子,怎樣才能做壹個受人歡迎的“拜年小使者”呢?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副所長胡育提醒家長,出門前,您別忘了給孩子先上壹堂禮儀課。

別只教孩子討紅包

“恭喜發財,紅包拿來”,胡育在從事幼兒教育研究時發現,或許出於好玩的心態,不少年輕的父母總是喜歡教孩子學說這樣的“祝福”。殊不知,這很容易給孩子留下錯誤的印象,以為過年就是“討壓歲錢”或是吃喝玩樂,而忽略了節日的真正含義。她建議父母,抽時間跟孩子講講“年”的由來,有哪些習俗傳統,告訴孩子過年意味著家庭團圓,也寄托著對來年的展望。明白了什麽是過年,孩子們才會對傳統節日多壹些敬意

學會分享莫攀比

親友聚會,孩子們會接觸到不少同齡夥伴。互相攀比誰的壓歲錢多,誰的新玩具高階,甚至為此爭爭吵吵。這些鏡頭,可不應該成為新春即景。家長不妨準備壹些諸如橡皮泥之類的玩具,供幾個孩子***同完成,學會合作,或是鼓勵孩子們交換玩具,分享快樂。對幼兒來說,身體素質發育尤為重要。因此,您還可以引導孩子們互相約定,看看新的壹年裏,誰能先學會遊泳,學會打球,或是添了別的什麽體育技能。這樣的比較,可比爭壹樣玩具有意義的多。

餐桌禮儀要註意

新春佳節,聚餐頻繁。家長們可得註意了,別認為孩子年幼,就可以任其享受大家的寵愛,成為餐桌“小霸王”。既然是參加筵席的壹分子,就同樣要註意餐桌禮儀。您得提醒孩子,別只顧著把好吃的堆在自己面前,別忘了給長輩們夾夾菜;敬酒時,也可以舉起飲料杯,送上祝福;想離席去旁邊玩,可以,但得先得到父母允許,並和同桌的長輩們打個招呼。別忽視了這些細節小事,它們將幫助孩子學會尊重他人。

出門前的準備工作

打招呼

1歲:此時寶寶多半還不太會說話,所以事先教他們看到人要叫人,抱拳作揖等。

2歲以上:可以教孩子說“恭賀新年”“歲歲平安”之類的吉祥話。

收紅包

2歲以下的幼兒,不會知道紅包是什麽,只要告訴他別人給他時,要說聲謝謝,然後放進自己口袋或給媽媽。寶寶稍懂事後,要事前跟他們說好不要馬上拆紅包。

接受糖果巧克力

寶寶雖然聽大人講過不能吃太多糖果巧克力,但還是不能控制。所以,大人要自己控制,並講清楚如果拿太多這些東西,就要剝奪壹些他喜歡做的事情或東西。

特別提醒

1.別讓熱情的大人親寶寶的小臉,以免細菌交叉感染。

2.盡量少帶寶寶去人多、空氣質量不好的公***場所,比如大型超市、百貨公司等。

  • 上一篇:我國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 下一篇:新婚禮物送什麽禮物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