撣族自稱為“Tai”,與中國的傣族、泰國的泰族、老撾的老族、印度的阿洪族是同壹民族。由於佛教的影響,95%以上的撣族都信仰佛教,與緬族、孟族等佛教民族在文化上有驚人的相似,是佛教文化傳承的主要民族之壹。
飲食
撣族壹日三餐都喜歡吃糯米飯,有不吃隔夜米的習慣。菜肴以酸、辣、澀為主,品種較少,喜歡吃雞、魚、豬肉、魚蝦醬、豆豉、腌菜等。芭蕉飯和竹筒飯是撣族的名吃。特別是竹筒飯,色香味俱全。竹筒飯的制作十分簡單。做飯時先將壹節竹筒洗凈,開口。在竹筒內放上糯米、香茅草、豬肉、鹽和水,再在開口處塞上草,外面用泥封上口。之後便可以放到火堆旁燒烤了。烤至竹筒外壁炸裂時即可將竹筒內的飯取出食用了。
撣族人吃飯時習慣於用手抓食。飯後不像緬族人那樣喜歡喝涼水,而好喝清茶。他們喝茶時喜歡在茶中放少許鹽,認為只有這樣才夠味。撣族風味的零食品種不多,較為有名的是“闊伯”紅糯米糕。這種糕點是由熟糯米與炒芝麻搗碎後做成的。撣族人也有吸煙、吃檳榔的習俗。
服飾
撣族男子的服裝有崗包、上衣、撣式長褲。崗包多為絲織品,壹般在節會慶典時戴。撣族崗包的顏色有白色、粉色等。撣族人的包頭方式與緬族人不同,他們直接將頭巾末梢掖於包頭巾內。為了不使崗包掉下,有些人還特意別上別針。平時,撣族人多用毛巾包頭。撣式上衣分為襯衣和外衣。襯衣多為白色,立領、長袖。外衣為細布無領對襟,紐扣為冷色調布扣,有5粒。撣式長褲褲管肥大,多為黑色。
撣族女子服裝與緬族相同。上身著大襟長袖短衫,下身著紗籠。撣族婦女常將長發盤於頭頂,飾以梳子、鮮花。但也有不少婦女特別是農村婦女喜歡紮頭巾。出門時撣族人常頭戴篾質尖頂鬥笠,背挎包,腳穿拖鞋。撣族人崇尚紋身。撣族社會有把男子紋身與否看作是其勇敢;與否的標誌的習慣。撣族男子從11-12歲起開始紋身。撣族的紋身方式完全與緬族相同,都是以針刺刻畫肌膚,再塗以紫黑色植物染料。先前撣族男子從膝到胸紋滿了各種圖案,如老虎、獅子、大象、花草等等。
民居
撣旗民居為幹欄式建築,多用竹子建成,也有用木料建的。每戶人家壹般都有壹幢竹樓。竹樓建在院子中央,周圍種有果樹和蔬菜,院子常用竹籬笆圍起。撣式竹樓大約占地1O米見方,分3排21根木柱,樓板用竹子或木料鋪成。房屋為人字型屋頂,墻壁也常用竹篾粗席隔成。撣族竹樓與緬族竹樓大體相同,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堆放雜物。撣式竹樓上層靠近樓梯處為走廊、陽臺。陽臺上放有水缸、涼水罐,是全家洗漱的地方。樓梯壹般開在樓下屋內(樓下無墻,僅用支撐房子的立柱)。樓上以中間排的柱子為界,外為堂屋。堂屋是全家飲食起居的中心,設有壹米見方的火塘。內為臥室,是全家休息的場所。
撣族民居的臥室為長方形,壹家數代同居壹室。撣族人不睡床鋪,在樓板上鋪上席子後就可入睡。睡覺時按長幼順序由裏而外,老人和糧食在臥室的最裏邊,年輕人則靠門睡。家人睡覺時要分席睡,席與席之間僅隔有蚊帳。客人來訪不能穿鞋上樓,不得碰靠房間的中柱,不得進入臥室,不許跨越火塘。若要借宿,客人只能睡在堂屋。撣族村寨壹般只有30-40戶人家。寨子中都有佛塔、寺廟,每家的堂屋裏都放有佛龕。撣族人建好房子後常會選擇吉日搬家,舉行遷居儀式。搬家的當晚,主人要請親朋好友來讀法講經,以食物待客。次日早晨要請僧用齋,受戒,念消災經,布施。
家庭
撣族人實行壹夫壹妻制。每個家庭壹般只有父母子女兩代。每個家庭都是獨立的生產單位。家庭內部父親或母親均可以作為戶主負責全家的生計、安排家務。撣族家庭長幼有序,每個家庭成員都有其固定的座序。婦女在家庭中與男子有平等的權利。但撣族家庭偶爾也有重男思想。兒女成家後兒子仍可跟父母住在壹起,女兒則要嫁出去。家裏子女多時兒子也可以與父母分家另過,或者在父母家院子裏再另蓋壹竹樓。家中若無兒子,可以招上門女婿。父母去世時長子要擔負起父親的責任,長女耍擔負起母親的責任,撫育年幼的弟妹成人。每個家族都習慣於在寨子的範圍內居住。
節日
撣族傳統文化節日基本上都與佛教相關。
最隆重的節日是浴佛節,也稱“潑水節”,各地撣族都會在潑水節期間舉辦壹定規模的慶祝活動。浴佛節第壹天,撣族善男信女們都要清晨沐浴更衣,要到寺廟中拜佛聽經,在寺院中搭起彩棚,將佛像請到彩棚中洗浴,所有人都搶著挑來清水為佛像洗塵,並向佛寺中的和尚布施,以求平安健康。浴佛節第二天,撣族人開始相互潑水祝福,互相用清水潑灑,洗凈壹年的汙穢。如果是給長輩潑水,要先行合手禮,再恭恭敬敬地往長輩的手上潑水,小夥子可以把清凈祝福水灑向喜歡的小姑娘。浴佛節期間,撣族村寨到處都會唱起祝福的歌曲,響起陣陣象腳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