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角色的顯著特點是不親自上陣,擺對自己的位置,不尋求參與比賽的快感,享受支持和成就他人的成就感,教練的核心是開發人才潛能。
傳統領導者扮演類似專家的角色,憑借自己的知識經驗指導與教育員工,更多是關註事情的結果,與員工關系是單向的;領導者做為教練,更多是透過傾聽與對話來幫助對方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互相支持成長。
總體來看,教練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突破自我局限、放下小我;
2、相信相信的力量,內心有信念;
3、排除幹擾,開發人才潛能;
4、清楚自己的定位,不親自上場,利他精神,成就他人;
5、不以競爭為目的,以實現***贏為目的;
6、教練不直接解決問題,而是激發被教練者解決問題的信心和能力。
在成為教練的過程中,有三個階段。第壹個階段:無知,被自己的情緒,想法,執著牽引,經常掛在嘴邊的壹句話是"我就是這樣;第二個階段:自覺,能夠站在壹旁看見自己的言行,看見自己的情緒,看見真實的自己同時也接納真實的自己,能夠和自己在壹起,努力達到不以物悲,不以己悲,紅塵中可喜。第三個階段,渡人。我現在還達不到,只有助人無法渡人,這也是成為教練最難的,起碼自我的能量是積極和富足的。更難的是和對方建立類似和自己壹樣的聯結。
自我覺察是起點,我是從"U型"圖開始的。看見自己的壹些行為,透過別人的情緒,來反思自己。開始我覺得,自己為什麽如何此,甚至覺得自己的壹些行為不成熟。慢慢,會體驗到這就是自己,壹個需要成長的自己,每壹次成長也會有喜悅,慢慢和自己在壹起。
教練最難的是既要自我接納,也要打破小我,既要接受自己不好的,也要摒棄自己不好的。
看似很矛盾,其實也不矛盾。
自我覺察只是清醒意識之下的自我選擇,從感情上要自我接納,從理智上要有取舍。
從情感上相信自己,有強大的信念,從理智上知道哪些路徑是符合邏輯的,是行得通的。
不同視角的轉換,該用情緒腦的時候就用情緒腦,該用理智腦的時候就理智腦。自己知道在什麽時候使用什麽樣的腦,最合適的時候使用最合適的狀態。
管理者與員工的關系決定了誰以誰為中心,從命令控制到利他激發,教練式領導並不以權力為中心,而是透過自身的成長幫助員工成長以員工的成長為中心,放下自我,放下成功的經驗,接納感受對方,抽離,啟蒙,利他,透過耐心的引導,高效的對話幫助夥伴自我發現,最大化夥伴和團隊的潛能。“人本身就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