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文化產業守正創新才有發展活力

文化產業守正創新才有發展活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文化產業呈現“兩極分化”態勢:傳統文化產業“踩了剎車”,要過坎;數字文化產業“踩了油門”,要爬坡。近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文化研究中心成立20周年暨“2020年文化藍皮書”發布會上,文化產業界專家深入解析此次發布的《文化藍皮書》,把脈文化產業發展走向,探討文化產業如何“爬坡過坎”,實現高質量發展。(12月29日《光明日報》)

 從文化消費數據來看,當前文化產業發展正在悄然轉型。因受疫情影響,傳統文化產業與數字文化產業出現兩極分化的狀況,還只是例證之壹,未來的文化產業受外部環境影響或將更加多變,從而也決定了其發展方向將更趨於多極、多元。我們不得不思考,文化發展如果總是套用舊模式、重走老路子,則大概率會進入死胡同,終究無法滿足市場需求,更難以實現預期目標。

 故而,未來的文化產業能否順利通過“爬坡過坎”的重大考驗,關鍵還是要建成壹套相對完善、能適應市場變化的生態文化體系。而傳統文化和數字文化作為當前文化產業的主要表現形態,就是要促成二者之間競相發展、融合發展。由此啟示,文化產業發展若要立意長遠、持續繁榮,從思想理念到傳播方式,再到資源配置,都要采用全新視角,通過點面結合,做更多的探索與創新。必須肯定,只有當文化產業贏得市場認可,才能發揮社會效益,也才能承載起從“文化振興”到“文化強國”的時代重任。

 構建生態文化體系,首先應在“多變”中求“不變”。實際上,文化產業發展的“量變因子”有很多,包括市場消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興趣愛好和精神追求不斷增質,社會的關註焦點發生改變,網絡科技快速發展倒逼文創產業轉型升級,等等,不壹而足。這些都會給文化產業市場帶來壹定沖擊,導致在面臨發展選擇時,很容易出現“盲目突圍”和“飲鴆止渴”的情況。為此,我們要樹立信心,越是在多元、多變的外因刺激下,越要穩住心神,在“多變”中求“不變”。

 歸根結底,文化產業發展在“應變”的同時,又不能只顧貪圖眼前短期效益,而要立足於可持續、有前景、能升值的核心目標。不論將來文化發展方式和路徑如何改變,其主題思想都不能變,精神實質也不能變,品質追求更不能變。這就要求我們,在創造文化產品、構建文化產業時,對新時代內涵的把握壹定要準確。畢竟,只有符合人們所期望的、大眾所認可的、社會所需要的,定然才是最好的。

 當然,做好文化產業發展的創新與融合,還需在“大同”中求“不同”。可以說,數字文化和傳統文化並駕齊驅、協同發揮市場作用,是未來文化產業發展的壹大趨勢,也是各地需要進壹步研究和創新的同壹課題。只不過,要真正解決好融合發展、創新發展這個***同難題,不僅要有統壹的戰略思維和戰略布局,也要有多極的戰術突破。比如,我們打造傳統文化產業時,既要著眼於外部形象和服務功能提升,同時也要考慮向數字文化轉型,這樣才能擴大影響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時,也需要以傳統文化產業為支撐、為載體,否則就顯得很空洞。

 壹句話,構建生態文化體系,守正創新很關鍵,既要讓傳統文化產業順利“過坎”,又要讓數字文化產業快速“爬坡”,只有在二者之間達成合理、高效“雙循環”的基礎上,才能釋放更大活力。(王坤)

  • 上一篇:提升空乘人員傳統文化素養存在的問題
  • 下一篇:新疆維吾爾族的房屋多為平頂的原因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