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信的正文,即寫信人對收信人說的話,這是書信的主體。
正文從信箋的第二行開始寫,前面空兩字。如果啟辭單獨成行,正文可在啟辭的下壹行空兩宇開始書寫。
書信的內容各不相同,寫法上也無需壹律,以表情達意準確為原則。壹般
說來,應先談談有關對方的事情,表示關切、重視或謝意、敬意,然後再談自己的事情。
正文寫好後,如發現內容有遺漏,可補充寫在結尾後面;或寫在信右下方空
白處,並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樣;或在附言的後面寫上“又及”或
“再啟”字樣。
結語
結語,即信文的結束語,理應屬正文的壹部分。但與“啟辭”相仿,舊
式書信中也形成了壹系列常用結語套辭,現時各界文化人士的書簡中,仍頻見使用。這裏不妨臚列若幹,供參考。
書短意長,不壹壹細說。
恕不壹壹。
2. 文言書信格式稱謂後附提稱語,用於文言書信,如,運使學士閣下(王安石《上杜學士言開河書》)、虹生十四兄親家年大人情右(龔自珍《與吳虹生書》);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臺鑒、母氏慈鑒、賢弟如晤,等。
現將常見提稱語列表如下: 足下 古代最初用為下對上的敬稱,後來書信中多用於同輩之間。 膝下 舊時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親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時常依於父母膝旁,家書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對父母的親愛、眷依之情。 垂鑒 賜鑒 鈞鑒 尊鑒 臺鑒 鑒,即古代鏡子,有審察的意思。
用作書信提稱語,就是請閱看的客氣說法。垂,含居高臨下之義。
賜,上給予下叫做賜。鉤,古以鉤陶喻國政,後稱宦官多冠以鉤宇。
垂鑒、賜鑒、鈞鑒,多用於對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鑒,可用於尊長,也可用乎輩。
臺鑒適用較廣,“臺”有“高”義,對熟識或不熟識的尊長、平輩,皆可使用。 勛鑒 道鑒 大鑒 英鑒 偉鑒 雅鑒 惠鑒 對身居高佼、有功勛業績者,可用“勛鑒”。
對道德君子、望重學者,可稱“道鑒”。大、英、偉、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義,宜用於友朋往來書信。
“惠鑒”,就是賞閱的意思,但語意分量較“賜鑒”為輕,適用於壹般書信,師長對已獨立的後輩學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鑒 愛鑒 雙鑒 芳鑒 致母親,可稱“慈鑒”。
夫妻,或情意親密的男女之間,可用“愛鑒”。給友朋夫婦二人之信,可用“雙鑒”。
女子間往來書信,可用“芳鑒”。禮鑒 給居喪者信,用“禮鑒”。
如,愛國之士李公撲遇害後,周恩來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稱“張曼筠女士禮鑒”。 公鑒 ***鑒 同鑒 用於致團體或多人的信函,可於所列人名之後,書“諸先生***鑒”等。
道席 講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為學生對師長的尊稱。
講席、教席,也是對從事教育、講學者的敬稱,但用於平輩間,寫信人與受信人不必有師生關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對文士的敬稱,文人間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傳世垂史。
覽閱知悉 壹般用於長對幼、前輩對晚輩的稱呼之後。 啟辭 啟辭,就是信文的開場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
啟辭理應屬於信件正文的壹部分,由於舊時尺牘中,這部分形成了壹系列的套語,在現時書信中還常可以看到,所以將此單獨提出,分兩類舉例以供參考: (1)表示寫信人以誠懇的態度,請受信人閱讀信文。如: 敬稟者 寫信人自稱是恭敬地稟陳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稟告的話,用於致父母尊長的信,如“母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跪稟者 義同“敬稟者”,用於子孫對尊長。 即稟者 同上。
敬啟者 寫信者自謙為恭敬地陳述事情的人,表示請對方允許自己告訴下面所寫的內容。既可用於同輩,也可用於下對上。
謹啟者 謹,是謹慎、鄭重的意思。用於同輩。
徑啟者 徑,這裏是直截了當的意思,壹般公私書函通用。 拜啟者 拜,表敬詞。
用於友朋往來書信。 敬呈者 與“謹呈者”,皆用於下對上的公私書函。
懇啟者 用於平輩,表示下面信文將寫求助於對方的內容。 茲啟者 茲,這裏,現在。
茲啟,意即今在此陳述。態度客觀平和,不含明顯敬意。
哀啟者 向親友報喪的書信用此。 復稟者 用於對尊親或上級的回信復稟。
對平輩可用“再啟者”。 專啟者 用於專談某實事的書信。
(2)根據具體情況,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寫信原委等。如: 頃誦華箋,具悉壹切。
忽奉手教,獲悉壹是。奉誦鈞諭,向往尤深。
頃獲大示,井所賜物。惠書奉悉,如見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頓開。披誦尺素,謹表葵私。
數獲手書,至感厚愛。展讀瑯函,甚感盛意。
接閱華簡,幸叨莫逆。捧讀德音,喜出望外。
手教敬悉,詞意深美,壹啟蓬心。正切馳思,頃奉華翰,快慰莫名。
頃得手示,欣悉康泰,至為寬慰。蒙惠書並賜大著,燦若河漢,拜服之至。
叠接來示,因羈瑣務,未及奉復,深以為歉。臺函奉讀多日,未即修復,萬望海涵。
大劄敬悉,稽復乞諒。欣奉惠書,敬聆喜訊,不勝忭賀。
接讀手書,知君抱恙欠安,甚為懸念。久慕鴻才,今冒昧致書,以求教誨。
別來無恙 久不晤見,甚念賢勞。暌違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問,時在念中。壹別經年,彌添懷思。
日前曾奉壹函,諒已 先塵左右。前此壹函,想已達覽。
其實,寫信也是寫文章,此類啟辭套語,雖可采用,卻不必拘泥,盡可以千變萬化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啟辭套語也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現在不少人寫信,習慣於壹開頭即用“妳(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這封信就沒法往下寫似的。先向收信者問候致意,原是不錯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則未免呆板單調了。
3. 書信結尾的格式結尾的習慣寫法有兩種:
(1)在正文寫完之後,轉壹行空兩格寫“此致”,再換壹行寫“敬禮”。
(2)不寫“此致”,只是另起壹行空兩格寫“敬禮”、“安好”、“健康”、“平安”等詞。
(3)也可以寫“平平安安”“天天開心”等詞語。
正文寫完後,都要寫上表示敬意、祝願或勉勵的話,作為書信的結尾。習慣上,它被稱做祝頌語或致敬語,這是對收信人的壹種禮貌。祝願的話可因人、因具體情況選用適當的詞,不要亂用。
擴展資料:
書信要用黑毛筆、或藍色水筆、圓珠筆、鋼筆寫。不能用鉛筆,以防模糊不清。也不能用紅筆寫,這會讓對方以為是絕交信。信紙要用專門信紙或稿紙。
(1)稱呼、問候用語及信中語氣、措詞要符合寫信人的身份。
(2)要考慮收信人的文化水平及經歷,使收信人看得懂信。
(3)要抓住重點,力求寫得充實、圓滿、簡短。
參考資料:
中國家書的源流體例和格式書信既是散文中具有實用性質的文體,又是人與人之間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壹種工具。
家書,是書信中最具特色的壹種文學形式,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名篇佳作層出不窮,許多家書至今仍有極強的生命力。 梁代劉勰《文心雕龍·書記》中說:“三代政暇,文翰頗疏,春秋聘繁,書介彌盛”。
他認為書信產生於春秋時期,產生的原因則是交往頻繁的需要。從物質層面上說,甲骨文時代,以龜版及牛肩胛骨為書寫材料,主要內容為占蔔;青銅時代,以鐘鼎為材料,主要內容為紀功、紀事;春秋戰國時代,以竹簡、木牘以致縑帛為主要書寫材料,“書介”也隨之產生。
由於物質層面的限制,同時為了避免麻煩,使者往往是面受辭語,書信的普及流通尚無法實現。 漢代以後,紙張的發明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是壹場革命,它的出現真正使文字的流通得到了普及。
與此對應,書信也憑借紙張而迅速普及。家書作為書信的壹種形式也普及開來。
漢、三國時代的壹些家書,有不少已成為流傳近2000年的名言警句,比如東漢名將馬援《誡兄子嚴敦書》中,諄諄告誡他的侄子馬嚴、馬敦,讓他們向龍伯高學習,不要學杜季良,“效〔龍〕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效〔杜〕季良不得,陷為天下輕薄子,所謂畫虎不成反類狗者也”。諸葛亮的《誡子書》更是流傳千載,膾炙人口:“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畫虎不成反類狗”、“淡泊以明誌”、“寧靜以致遠”,早已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佳句,誰能想到這是漢代人在家書中告誡子侄的諄諄囑咐呢? 家書作為壹種獨特的文體,在體例和格式上都有具體要求,在行文上因接受書信者的身份地位、長幼尊卑不同而有許多不同的講究,在遣詞用句上也有具體規定,許多講究和規定壹直延續到現在(臺灣省、香港及海外華僑之中多見,而祖國內地已不多見)。由於紙張的不易保存,漢代的紙質家書筆者未曾見過,就管見所及,傳世法帖之中,以二王父子的“帖”為最早,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法帖中,多為書信短劄,即與親友的書信,因殘損過多,書信的完整格式不十分清楚。
20世紀初,日本大谷探險隊在羅布泊地區,發現了著名的“李柏文書”,是西晉末西域長史李柏發出的壹封信的草稿,雖然是“公函”,但我們可以從中大致推斷出“家書”的格式,因為“家書”是承襲“公函”的格式而來。 從晉至唐,壹直到宋代,教人們如何寫公私書信的書統稱之為“書儀”,壹直在社會上廣泛流傳。
在1900年發現的敦煌藏經洞中,就保留了幾十種***100多件寫本的“書儀”,更有壹批唐代的“家信”抄件或原件,這些珍貴的文獻,使我們對如何寫“家書”,有了明確而直觀的了解。 這裏僅為讀者舉兩個例子,說明在唐五代時,尊卑、上下、親疏的關系在撰寫“家書”時必須嚴格遵守,不得淆亂。
在敦煌寫本《書儀》中有壹篇叫“公私平闕式”。“式”是壹種法律規定,“平”指行文遇到特定的字要提行另寫,稱為“平出”,“闕”指行文中遇到特定的字要在此字上空兩字格或壹字格。
這裏我們不談公文中的平出、空格等問題,僅談家私書劄中的規定。敦煌本鄭余慶《書儀》中記載,“高祖、曾祖、祖、翁婆(指父母)、外族耶娘……”等字“準式並平闕”,就是說遇到上列規定的字詞要提行或在字前空兩格,以示對長輩的尊敬。
“墓所、塋所、望問、清譽”等規定的數十個詞要“準式闕二字”,即在上述詞前空二格。這種規定,後世發展到“雙擡”,即不僅遇到特殊的字要提行高出其他行兩個字;“單擡”,提行高出其他行壹個字;“平出”,即提行另書;行文中遇到特殊字仍要上空兩字或壹字格。
這種影響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 在家書中,受信人不同,應用輕重不等的語詞,這裏從略,這裏僅說“家書”信封上最後壹兩個字的用法:若寫給父母,封面最後兩個字是“幾前”,若父母寫給兒女,封面最後壹個字是“發”。
我們今天看到有人給長輩寫信,在信封上寫“***教授敬啟”,真不知這裏的“敬”字是“敬”誰,令人哭笑不得。 上例是想說明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因受信人和寫信人的身份關系,從書信的文字、稱呼及信封上的用字都有十分嚴格的規矩,而祖國內地多數人已不甚了了。
家書寫完之後要送達受信人,在清末新式郵局出現之前,私人信件則大多是托人攜帶,“柳毅傳書”就是壹個著名的例子。 漢代之後的書信多用“函”,即小木盒盛。
《世說新語·任誕》中講東晉殷羨字洪喬,由建康(今南京)出為豫章(今江西)太守,都下士人托他給豫章的親屬帶信***有百余函,殷羨走到石頭,將所帶百余函“書”悉投水中,並說“沈者自沈,浮者自浮,殷洪喬不為致書郵。”因此,後世稱那些丟失別人書信者為“付諸洪喬”或“洪喬之誤”。
唐代之後,多數的家書只要封起來即可,敦煌文獻中即有折疊的樣式。 家書作為散文的壹種形式,是親人之間互報平。
5. 寫給父母的文言文書信範例開頭寫:母親父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落款:妳爸爸算尊長,所以落款要寫,妳的名字再加叩上或者,叩
再加上 年月日
2
現在人們在信的開頭或電話的開頭、見面打招呼都喜歡說“妳好”,古文壹般有幾種表達形式:
壹是用尊稱,如“仁兄”、“尊長”“賢妹”等,稱呼裏已經包含“妳好”。
二是根據當時當地情景打招呼,如“貴人前往何地?”“兄臺別來無恙”等,也包含了“妳好”。
另外,提供壹些問候語:
1.敬扣金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敬:恭敬,尊敬;扣:以頭扣地,舊時最敬重的禮節;金:比喻尊貴,貴重,這裏是指對方的身體;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向您瞌頭交祝您身體平安。<br>
2.敬請福安。寫給父母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請:敬詞,無實在意義;福:幸福,祝福。意思是恭敬地祝妳們幸福安康。<br>
3.謹祝康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康:健康;安:平安。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健康平安。<br>
4.謹祝榮壽。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謹:恭敬,鄭重:榮:高,長。意思是恭敬地祝願您健康長壽。<br>
5.恭請示安。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恭;恭敬,恭順;請:敬詞;示:給人去信的敬稱。意思是恭敬地寫信與您並祝您平安。<br>
6.順扣崇祺。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順:恭順;叩:以頭扣地;崇:高;祺:吉祥。意思是恭順地向您瞌頭交祝您吉祥如意。<br>
7.虔請崇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虔:虔誠;崇:高。意思是虔誠地祝福您幸福平安。<br>
8.敬請鈞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鈞(jūn):舊時壹種敬辭,用於下級對上級,鈞,是古代重量單位,這裏引申為貴重。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平安幸福。<br>
9.恭請福安。這是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福:幸福;綏(suí):安好。意思是恭敬地祝願您幸福安好。<br>
10.恭請褆安。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褆(tí):福。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幸福平安。<br>
11.恭請頤安。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頤(yí):保養。意思是恭敬地祝您好好保養平安幸福。<br>
12.肅叩堂安。寫給長輩書信結尾的問安語。肅:拜;堂:堂上。本指尊長居住的地方。《古詩為焦仲卿妻作》:“堂上啟阿母。”此指父母所居的正房,從而便因此指代父母。意思是兩手作拜用頭扣地祝您平安幸福。<br>
.cn/b/13118082
6. 中文書信結尾格式是什麽中文書信標準格式
①稱呼:頂格,有的還可以加上壹定的限定、修飾詞,如親愛的等。
②問候語:如寫“妳好”、“近來身體是否安康”等。獨立成段,不可直接接下文。否則,就會違反構段意義單壹的要求,變成多義段了。
③正文。這是信的主體,可以分為若幹段來書寫。
④祝頌語。以最壹般的“此致”、“敬禮”為例。“此致”可以有兩種正確的位置來進行書寫,壹是緊接著主體正文之後,不另起段,不加標點;二是在正文之下另起壹行空兩格書寫。“敬禮”寫在“此致”的下壹行,頂格書寫。後應該加上壹個驚嘆號,以表示祝頌的誠意和強度。
稱呼和祝頌語後半部分的頂格,是對收信人的壹種尊重。是古代書信“擡頭”傳統的延續。古人書信為豎寫,行文涉及對方收信人姓名或稱呼,為了表示尊重,不論書寫到何處,都要把對方的姓名或稱呼提到下壹行的頂頭書寫。它的基本做法,為現代書信所吸收。
⑤具名和日期。寫信人的姓名或名字,寫在祝頌語下方空壹至二行的右側。最好還要在寫信人姓名之前寫上與收信人的關系,如兒***、父***、妳的朋友***等。再下壹行寫日期。
如果忘了寫某事,則可以在日期下空壹行、再空兩格寫上“又附”,再另起行書寫未盡事宜。
7. 古代家書的格式怎麽寫書信要註意事項:地位、擡頭、分行、稱謂、結尾。
所謂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稱謂寫於起首頂頭第壹行。發信人的署名在全張信箋的二分之壹以下。
擡頭是指舊式書信,對年長的受信人空壹格或另起壹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為避免雜亂無章而采用的分段陳述。每段開始前空二個字,述及不同內容時分幾段書寫。
稱謂,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語。如對於父母用膝下、膝前;對於長輩用尊前、尊右、前鑒、鈞鑒、侍右;對於平輩用臺啟、大鑒,惠鑒、臺右;對於婦女用懿鑒、慈鑒;對於老師要用函丈、壇席……等。現時,壹般已不用了,多以同誌、先生等作為尊稱,如加上惠鑒,臺鑒,賜鑒,等也未嘗不可。
信寫好以後,加上結尾語,俗稱“關門”。有如“敬頌鈞安”、“即問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禮”,以及較古樸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 在社交上用“專頌臺安”。另有匆促草率語“匆匆不壹”、“草草不盡”、“不盡欲言”、“恕不多寫”等。
8. 家書格式怎麽寫原發布者:861413371
大學壹封家書範文親愛的爸爸、媽媽:妳們現在身體好嗎,媽媽的心臟病沒有再犯吧,爸爸的腿怎麽樣了?雖然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壹個電話就能慰藉我對妳們的思念,但我還是決定寫下這封家書,寫下我種種的感懷。媽,我前兩天剛讀完了《傅雷家書》,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年代,書信成了連接大洋兩岸的唯壹方式,每壹封書信都包含了傅雷先生和他妻子對兒子的聲聲叮嚀和諄諄教導,飽含了無限的愛意與思念,讀完之後我深深地感到――可憐天下父母心!遠在洛陽的您和爸爸也壹定是這樣吧,如果沒有電話,您和爸爸也壹定會像傅雷先生和他妻子那樣壹封又壹封的書寫吧!感謝電話,感謝它將您和爸爸濃濃的愛意如此真切的傳遞過來,接到電話,聽到妳們的聲音,仿佛妳們就在我身邊壹樣從未離開過,我仍舊是那個在妳們身邊撒嬌的小丫頭,那個在妳們眼中永遠長不大的小孩。妳們的囑咐是我生活中的溫暖,妳們的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妳們的寬慰是我受傷的安撫,有人說家是什麽?家是永遠不會拒之妳於門外的地方,父母是什麽?父母是永遠不會拒絕妳的愛。爸爸,媽媽,真得好愛妳們!妳們是永遠無條件為我的人,妳們是永遠為我才操碎心的人,是永遠不會對我有什麽要求的人,如果說真有什麽要求的話,那就是要我愛惜身體、不要舍不得花錢、多吃點好的……爸爸媽媽,在這裏我也想要同樣的要求妳們,妳們要多吃點好的,要多休息,少操心我。媽媽,您舍不得為自己購置衣裳,每頓都要把剩菜剩飯吃完,恨不得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