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索出了壹套能夠激發學生文言文閱讀興趣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式:1.學法激趣,2.信任激趣,3.導語激趣, 4.板書激趣,5.情景激趣,6.審美激趣,7.古為今用激趣,8.靈活多樣的教法激趣,9.活動激趣。
壹、課題研究的主要背景
隨著社會文化的革新,以及時間的推移,文言文中相應的文化背景、歷史條件、社會形態等等都與學生生存的環境存在著巨大的時空距離,文言文語言表達形式、表現方式、詞法語法等方面與學生現實語言交際之間也都存在隔膜。加之隱藏在古代詩文中的微言大義,又增加了學生認知理解的難度,學生因而對學習文言文產生了壹定的排斥、疏離、拒絕的心理。
其次,現在文言文教學存在兩大誤區。壹種是像學古漢語文選似的壹個字壹個字把它掰碎了,揉碎了,把文言文搞成古漢語當成或外語來教學。還有壹種就是拿了篇文章來,文章還沒有看明白呢,就開始總結思想、分析形象。文言文閱讀應該能夠把壹些東西讀通,讀得很順暢,學生自已去感受。無論讀文言文還是讀白話文,在做文學形象的鑒賞時,就提高語文能力來講,道理是壹樣的。不能把文言文當成外語來學,文言文畢竟是不同時代的漢語。另外也不能把文言文當成白話文閱讀,因為畢竟它有語言障礙。所以教學文言文應該抓住壹些跟主旨非常相關的東西,拿來做壹些重點地解剖。尤其是閱讀詩詞,壹定要從語言裏出形象,不從語言裏出形象,別人是沒法把握的。
再者,在初中階段,學生在課本裏接觸到的文言也只有幾十篇,且內容比較簡短,學習要求也比較低,多數初中老師對古漢語語言現象與規律疏於歸納整理。這樣也導致學生進入高中後,對於內容與語言形式不再像初中那樣淺易的文言文,自然產生了畏懼心理。
鑒於此,如何激發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就成為文言文教學的當務之急。
二、課題內容綜述
(壹)概念界定
什麽是古代漢語?顧名思義,就是古代漢族人民的語言,古代漢語有口語和書面語之分。
什麽是文言文?文言文是指以先秦的口語為基礎,經過較多的加工提煉而形成的上古漢語的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歷代作家模仿它所寫的種類作品的語言,如諸子百家、《史記》、唐宋八大家、桐城派等等,都是古文言實際應用的範例。簡言之,文言文,就是用文言語言寫成的文章作品。壹般把“五四”時期定為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分界限。
什麽是興趣? 興趣是對於事物特殊的認識傾向,它是壹種心理活動,當發展成為愛好時,就成為壹個人的較長久而相對穩定的行為傾向,影響著人們能力的發揮。興趣和愛好是積極性的來源,它是以認識和探索某種事物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們認識事物、探求事物發展規律的壹種動力。是人們在學習、工作等活動中最活躍的因素。有了對某項事物的興趣,就能在行為中產生極大的積極性。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全新的實效性的文言文教學模式,使學生在主動參與文言文學習的過程中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和主觀的傾向性,進而帶動對語言的“認讀”“釋義”和“解析”,使學生真正具備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又領悟到精髓思想,服務於寫作,有益於人生。
(二)理論依據
1、心理學指出:興趣是推動人們進行求知活動和學習的重要的心理因素,它能使人集中精力,積極愉快地從事某種活動。凡是符合自己的興趣的活動,都容易提高人的積極性。
2、心理學研究表明,語言學習過程中,當學生把註意力集中於語言本身(知識、規則)時焦慮程度偏高,而把註意力聚焦在語言所表達的內容時,焦慮程度則明顯降低,學起來就比較輕松。
3、主體教育理論認為:學生既是教育對象,又是學習、認識和發展的主體,壹切教育的影響作為外部客體的東西,只有通過學生主體活動才能內化為主體的素質。體現學生主體性的課堂教學法是師生***同參與、相互交流的多邊活動,教師是教學活動的組織指導者,學生是自我發展的自主參與者,是積極的探索者和創造者,師生之間是壹種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關系。這種教學能讓學生逐步由以教師指導學的“他主學習”走向獨立自學為主的“自主學習”,最後達到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的目的。
4、合作性原則:在課題研究中,必須改變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家校之間彼此孤立與封閉的現象,強調互相合作,相互促進。
5、新課程標準指出:“適度強化文言文的學習,目的是促使學生加深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充實文化底蘊,提升文化品位。”
2. 關於文言文的主題教研活動有哪些課題研究方案 壹、課題提出的背景 綜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祖先給我們留下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華傳統文化經典,其知識之廣泛,包容之博厚,辭章之精華,內涵之富,是任何壹個民族都難以望其項背的.它不但是漢語言文學的典範和精華,而且更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民族精神得以生發的深厚土壤,對民族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著巨大的、不可缺少的作用.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面對世界範圍各種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蕩,必須把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作為文化建設極為重要的任務,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使全體人民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 根據我們調查,當今社會,淺文化、俗文化、網絡文化充斥人們的生活.傳統文化在學生中的地位越來越低,他們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加上受市場經濟的消極因素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想有所擡頭,集體主義觀念削弱,理想、前途觀念淡薄……這些現象如任其發展,後果不堪設想.在建立和諧社會的今天,讓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成了當務之急. 新的課程標準指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強調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民族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語文.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傳統文化資源開發研究就有了必要.特別在新課標下,手執新教材的語文教師,應該義不容辭地擔當起這歷史使命:充分發揮語文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統壹”的特殊功能,通過祖國的山川之美、民俗之美、歷史之美、文化之美和傳統之美,讓學生在祖國的燦爛的文化長河中遊弋、翺翔,使中華文化傳統得以光大. 二、課題的界定和理論假設 1、課題的界定 (1)“新課標”:是相對於2000年以前我國語文課程體系而言,她體現了四個新的基本理念:壹是要註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二是挖掘語文教育的人文內涵,三是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四是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傳統文化”這裏是指根據中學生身心特點,選取中華民族文化中久經歷史考驗的具有普遍性修養意義的古詩文典籍以及具有地方特點的客家文化傳統作為研究對象,它們既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又是開啟人類智慧的工具. (3)“新課標與傳統文化”的關系:《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壹,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這就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要註重知識的傳授、運用和語感的培養,也要承擔起“體認中華文化、厚植傳統精神”的重任. 2、理論假設 (1)通過課內外的有效結合,讓學生在豐富的綜合實踐活動中,大量接觸傳統文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領略祖國文化的魅力,促進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鍛煉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通過研究與實踐,引導學生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優秀傳統文化智慧和精神營養,豐富語言、開拓眼界、陶冶情操、發展潛能、使他們具有創造能力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用傳統文化裏包含的豐富的人文內涵和做人的道理,增強學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培養學生“學會做人”,做品格高尚、身心健康的人;另壹方面,將傳統文化教育與課堂改革相結合,使學校的課程結構更趨合理,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意義 1、本課題研究目標是古詩文教學、客家傳統文化.(1)古詩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壹.培養學生壹定的古詩文鑒賞能力對增進學生文學基本素養的重大意義,自然也毋庸贅述了.但較之於當前的閱讀、寫作教學研究,古詩文教研則顯得相對滯後.當今的古詩文教學起碼存在三種不良傾向.壹是語言化傾向,許多人把古詩詞鑒賞課幾乎上成了文言串講課,只註重詩詞句義的靜態演釋,忽視了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二是概念化傾向.許多人將古詩詞意境地賞析變成了冷性的“詩物”與“詩情”的簡單對照,忽視學生審美心理素質的培養.三是支解化傾向.許多人把壹首詩詞的整體賞析變成了單調的詩詞詞句的局部分析,忽視了詩詞鑒賞的有機性和整體功效.這些傾向不能不令人感到,當今的古詩詞教學似乎還缺乏壹種關鍵性意識,那就是如何發揮學生主體在詩詞審美活動中的能動作用.(2)據許多史料證明,石城在客家民系的形成和發展史上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客家私人辦學先驅(溫革)的誕辰地,許多客家文化研究人士稱石城是客家搖籃的中轉站.石城有著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值得我們開發研究. 2、以經典古詩文為主要內容的中華傳統文化是構成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文化素質的力量源泉之壹,也是我們用來鑄人鑄魂的重要教育資源.基於此,我們對《新課標下語文傳統文化資源研究》所具有的現實而深遠的意義形成以下認識: 壹是繼承弘揚傳統文化的需要.中華文化經典是中華文化重要載體,傳承文化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功能,我們有責任,通過開展古詩文教學、客家傳統文化研究,讓燦爛悠久的中華文明世代相傳,為走向振興的中華民族積蓄源源不斷的智慧和持久的發展動力. 二是加強中華傳統美德。
3. 在古詩文教學中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幾點有效壹)諸子散文德行天下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競作,九流並起。”
各種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紛紛著書立說,反映著不同學派的思想傾向、政治主張和哲學觀點,形成各具風采的諸子散文。諸子百家中,儒家創始人孔子因繼承三代中原文化正統,在諸子百家中脫穎而出,成為傳統文化的主流、核心內容,對中華民族精神形成產生了無與倫比的影響。
可以說,儒家並非通常意義上的學術或學派,儒家學說是華夏民族的文化精華,也是華夏固有價值系統的壹種表現。它已滲透傳統文化的每壹根毛細血管之中,極大地影響著中國文化的每壹個領域。
久而久之,形成了以《論語》為先導的《老子》、《莊子》《墨子》、《荀子》、《韓非子》等優秀文化著作,尤以《論語》中的篇目學得做多。“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論語·學而》)”“克己復禮為仁。
(《論語·顏淵》)”這些語文課本中常見的句子無不昭示出孔子的“仁學”思想。從“仁”的本義上說,“愛人”就是“仁”的最本質、最基礎的意義,也是做人的最高原則。
儒家倫理思想自經孟子、荀子依據孔子思想發揚光大而形成體系後,遂使儒家倫理思想之內涵及實踐要點亦更加充實明確,可歸納為重品格,行仁道,推忠恕,講中庸,倡王道,勉實踐。這種文化體系的形成有助於今人更系統的學習和發揚。
壹九九壹年五月間,臺灣地區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曾邀集兩岸知名學者舉行過壹次書面聚談會,其結論是:“儒家的倫理道德,在現代社會中是可以起壹定的積極作用,因為倫理道德,正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同時也能切合現代社會的需要”。之所以有此***識,主要是因儒家思想核心—倫理道德,不僅可用於古代而且還適用於現代,此種宜古宜今放之四海皆準的思想,如果我們能深切的體會實踐,壹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自會由我們的努力而提早實現。
譬如韓國的現代化就是在對傳統文化尊重、繼承和發展基礎上的現代化。
諸子百家的許多思想給後代留下了深刻的啟示。如儒家的“仁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孟子的古代民主思想;道家的辯證法;墨家的科學思想;法家的唯物思想;兵家的軍事思想等,在今天依然閃爍光芒。
我們可以、也應該鑒借儒家的公忠為國精神,來培育自己的愛國情懷;鑒借儒家的"以義制利"精神,來啟示自己正確對待物質利益,鑒借儒家的仁愛精神,來培育自己熱愛人民的高尚情操;鑒借儒家的氣節觀念,來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強的獨立人格;也鑒借墨家的"兼愛"、"尚賢"、"節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法家的"廢私立公"等等思想。所以,在對古詩文尤其是諸子散文的教學中,挖掘其中的文化精神將有利於整個社會的進步和文明。
(二)唐宋詩詞情溢四方唐宋詩詞源遠流長。千百年來閃爍著不朽的藝術光芒,飄逸豪放的李白,沈郁頓抑的杜甫,清揚暢麗的白居易,淒婉優柔的李煜,閑雅清婉的李清照,豪放曠達的蘇軾,雄放流暢的陸遊……沿著字裏行間向我們走來,向我們說話,向我們呈現他們整體的人格、氣質、風骨,凸現出唐宋詩詞在傳統人文中的獨特魅力,感受靈魂難言的欣悅和洗禮。
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下,華夏民族崇尚友道珍惜人倫形成壹種風尚。在唐宋詩詞中,這種人倫情懷是壹種不但在空間上不分地域,普遍存在的情感,而且在時間上不分古今,十分持久而又十分高尚的情感。
王勃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說明只要世界上有真正誌同道合的知心朋友存在,那麽即使在天涯,也可以互相安慰、互相鼓勵。李白與王昌齡的關系不錯,王昌齡被貶龍標時,李白寫過壹首詩,寄托自己的壹往情深:“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芙蓉樓送辛漸》是這壹類詩中的名篇:“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
詩作於王昌齡官江寧丞之日,詩人正遭謗議,送摯友遠行,臨別所囑,惟以玉壺冰心自明心跡,又是與朋友和親人們的***勉之詞。蘇軾的《南鄉子·送述古》下闋中寫詞人送走了朋友歸來後的感受,“秋雨晴時淚不晴”,詞人面對熒熒的燈兒,聽窗外綿綿的秋雨,友去的失落感讓詞人難以自持,恐怕是雨停了,淚水也不會停。
在唐宋詩詞中,這種人文性的體現並不是客觀、靜止的,孤立、冷峻的,而是與人文環境互為觀照的,動態的探尋的過程,讓我們感受到了友情的真誠與恒久。友情厚重,戀情也纏綿。
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字字珠璣的警策之語,閃耀著人文的熠熠光芒,像這種追求自由,歌頌愛情,體現人性真愛的詩詞數不勝數。有白居易《長恨歌》“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有柳永《蝶戀花》中“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戀情纏綿,親情更深沈。唐代溧陽縣尉孟郊的《遊子吟》“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慈母的深情厚愛,親切感人。
王維的“每逢佳節倍思親”傳唱至今。中國文化之所以重視情感,是因為國人自覺地意識到,情感是人的基本的存在方式,也是人。
4. 文言文與傳統文化首先,學習文言文是繼承祖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壹些歷史知識、文學知識和社會生活知識,增強了解社會、認識事物的能力。
其次,古代漢語是現代漢語的基礎,是“源”;現代漢語是古代漢語的繼承和發展,是“流”。兩者是同壹種語言發展的不同階段,並不是兩種語言。文言文中的許多詞匯依然保存在現代漢語中。如清代文學家沈復《童趣》中的“明察秋毫”、“怡然自樂”、“龐然大物”等詞語,在現代漢語中仍在運用。所以,學習文言文,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倉庫,提高語文水平。
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體,但它來自古代漢語口語,現代漢語也來源於古代漢語口語,二者相同的地方是主要的,不同是次要的,所以不難學,我們應有學好文言文的信心。
怎樣學好文言文呢?學好文言文的關鍵在於培養語感。培養語感有“三要”:
壹要熟讀背誦課文,目的是熟悉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誦讀是我國傳統的學習方法,俗語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語言簡潔、典雅,是學習語言的好材料。許多大作家的語言功底深厚,就是得益於對古文的熟讀背誦。如:巴金十二三歲能將《古文觀止》倒背如流,吳晗十三歲以前背完了《三字經》。
二要自己用心領悟,目的是把“言”和“意”融為壹體,見“言”而知“意”。如何做到這壹點呢?上面說過,文言文和現代文壹脈相承,許多詞語、語義是相通的。如“陳太丘與友期行”(《陳太丘與友期》)中的“期”,是“約定”的意思,這與現代漢語中“不期而遇”的“期”的含義是壹致的。再如“不能名其壹處”(《口技》)中的“名”字,與現代漢語中“莫名其妙”的“名”的意思也是相通的,都是“說出”的意思。用心領悟,就能做到見“言”知“意”,這對學習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
三要主動積累詞匯,目的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如對通假字的理解,對“之”、“其”、“以”等虛詞用法的了解,詞語含義的古今變化等等。
邊學習邊總結,不斷積累,就能掌握規律。掌握了規律,學好文言文就容易多了。
學習文言文並不難,只要我們樹立信心,掌握規律,循序漸進,是能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目標的,這個目標就是:能閱讀淺易文言文。
5. 淺析如何在高中文言文教學中傳承優秀傳統文化這是個什麽作文或任務的命題吧?我簡單說下我的看法。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內涵豐富。但是現代社會的發展在逐漸的將傳統文化邊緣化甚至去傳統化。
這就使得我們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內容逐漸遺失,因此在教育過程中非常有必要讓受眾了解熟悉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的壹個非常重要的載體就是古典文學作品,包括文言文、詩詞歌賦等。
這些作品無疑是包含了中國古代歷史的發展脈絡,也精細刻畫了創造歷史的古人的生活習慣、文化信仰、處世哲學,而這些的積累,就逐漸形成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受眾可以從這些文學作品的學習過程中充分的了解中國傳統文化。
傳統文化包含多個方面,我們需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而在古典文學作品教育過程中,教育工作者恰好承擔了這個責任。
他們需要以他們的文化素養和文學功底來完成這樣的篩選,確保呈獻給受眾的是傳統文化中的精髓。 因此,當我們看到教材中的古典文學作品的時候,可以說見到的都是精華中的精華,應當加以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並逐漸從中學以致用,從而形成自身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去享受人生造福世界。
純自己的觀點,純手打,希望能幫到妳。
6. 文言文對中國文明的發展起過什麽作用首先我們的語言受質疑的就是我們還屬於象形文字,按照西方的觀點,這是語言進化的低級階段,他們的拼音文字才是語言文字的高級階段,這裏我們要註意的是我們的語言屬於漢藏語系,在全世界都是比較獨立的,而我們周邊那些歷史上向往中華文明的國家,如:日本、朝鮮、蒙古等等,均與我們不是壹個語系,他們是韃靼語系,他們也是屬於拼音文字的,別看他們也有漢字,甚至依據漢字創建了他們自己的文字,但是他們的語言結構和方式與中國文字根本不同。
而我們的象形文字在現在的電子社會遭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因為他電子輸入是非常麻煩的,盡管後來發明了五筆輸入等優良輸入方法,但是還是有很多問題。比如:拼音輸入不能夠盲打,而五筆輸入有詞匯量的限制,電腦的普及使得中國漢子的很多不常用字由於無法輸入而消亡。所以當今的發展漢字的電子化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我還是要說壹下漢字的優越性對於我們的歷史作用。
第壹點我要說的就是我們的文字保護了中國的統壹和凝聚力,中國歷史上經過了多個分裂的時期,由於中國有統壹的文字,使得中國的統壹變成非常容易,語言有壹個特點,就是時間久了語音就會有自然的變化,就如臺灣的普通話與北京的普通話有區別壹樣,這樣歷史壹長,方言就形成了,雖然中國不同的地方語言發音極大的不同,北方人聽南方人的方言就如聽外語,但是壹回到書面,就完全壹樣了,在歐洲,日耳曼分裂後,各個國家以自己的方式用字母形成文字,雖然都為拉丁語系,但是已經成為多國語言了,這樣在語言之上的文化就差異更大了,國家也就沒有統壹的基礎了。
第二點我要說壹下中國歷史的語言文字保護了文化的傳承,在五四以前中國是與世界不同的書面文言與日常的說話不壹樣的國家,這樣保持了文言文在秦始皇統壹後2000多年的歷史發展長河中的基本壹致,同時民間的語言有是另外壹個樣子,所謂的白話,實際上是廣東地區的方言,而現在的普通話,實際上是歷史上的官話,就是帶著滿族口音的北京方言,而民間的語言表達方式變化很大的,魯迅倡導的白話文,但是我們現在看魯迅的文章已經日漸艱澀,這才幾年呢!因此中國的文言文制度實際上是讓讀書人可以無障礙的讀取先人的著作。
到了上世紀初,世界的巨變日本的維新,讓很多當年激進的人開始打倒孔家店,為了這樣的結果,她們首先是把文言廢除為白話,再把豎版變成橫板,最後再簡化漢字,實際的結果是現在的人要看懂我們先人的著作已經變得非常困難,普通人看文言文居然要如看外語要有翻譯壹樣要看白話文釋義,但是文言文壹旦進行釋義,其中的很多妙味就丟失了,其中的音韻美感也丟失了,直接導致大家不去看了,如果這些文化的記錄沒有普通人的讀者基礎,變成對於大多數老百姓的天書,我們的很多文化傳承也就被隔斷了。現在對於很多古籍,想要印刷成簡體橫板的還不行,必須為繁體豎版,目的就是不要讓太多的人方便去看,同時找壹個能夠編輯古文的出版編輯也越來越困難,那些可以編輯古文的老編輯也時日無多,現在的政策導致中國語言文字的好處壹點也沒有體現出來,不易電子輸入的問題卻總得不到解決,總是壹件讓人遺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