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歷史起源
清末民初以來流傳於天津(主要在船夫、搬運工人、手工業者、人力車夫中傳唱)。它淵源於明、清以來的時調小曲,又和很多地區的民間小調有密切關系。天津時調除《要婆婆》等少數二人對唱節目外,大多是壹人獨唱,伴奏樂器是大三弦以及四胡、節子板。它的腔調有“靠山調”、“老鴛鴦調”、“新鴛鴦調”、“喇哈調”、“落尺時調”、“落五時調”等。另有外地傳來的“探清水河”、“怯五更”、“下盤棋”等小調。天津時調唱詞句式有以七字句為主的,有長短句相間的;板式有慢板、中板、二六板和近於數唱的“垛子板”、如“靠山調”中的“大數子”等。它的語音聲調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天津時調的傳統曲目反映了天津人民的生活風貌。其中有歡快的《踢毽兒》、《放風箏》;也有悲涼的《光棍哭妻》、《後娘打孩子》;還有相當多的反映妓女悲慘遭遇的《秦樓悲秋》等。它最初只是人們勞動之余的演唱活動,20世紀20年代以來有了職業歌手,有的在地攤、茶棚中演唱,常唱壹些反映時事的曲目,如《民國六年鬧大水》、《直奉戰》等。最早登臺演唱時調的是兼演京韻大鼓的女演員趙寶翠,其後有高五姑、秦翠紅、趙小福、姜二順等著名演員。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天津演員王毓寶與弦師祁鳳鳴等人壹起對“靠山調”進行了藝術革新,豐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笙、揚琴等伴奏樂器,創作和改編了《摔西瓜》、《紅巖頌》、《春來了》等新曲目。
二.藝術特色
天津時調是天津土生土長的壹種傳統曲種。其原名叫"時調",源於下層社會流行的民歌、小調。如有來自手工業者自編自唱的"靠山調";有來自於青樓妓院的"鴛鴦調"(俗稱"窯調");有膠皮車(人力車)的車夫們,在勞累之余,坐在自己的車簸箕上哼唱的壹種"膠皮調"和來自民間生活的"拉哈調"等。靠山調,大約生於清同治末年或光緒初年,緔鞋作坊裏的工匠每當日落時,坐著小馬紮(用木條或木棍交叉組成支架,坐處用帆布帶繃紮而成),背靠房山自編自唱的壹種曲調。內容多是抒發內心的感慨與憂愁。這種小調,被人們稱之為"靠山調"。後經演唱者不斷完善,創造出新的曲牌,如"悲秋調"、"解憂調"、"怯五更調"、"小五更調"、"反正對花調"等,這種所謂"九腔十八調",成為"靠山調"的基本調式。拉哈調("拉哈"為天津土語,指作事不認真),是由流行在河北和天津壹帶的民歌小調"糊塗調"、"撒大潑"等演變而成。此調的旋律以天津方言為基礎。因字行腔、拍節也是壹板壹眼,常以對唱的形式出現。像《要婆婆》、《要女婿》等都是傳統的名唱段。這些小調先後流傳到妓院,經過青樓妓女們的哼唱,又被稱之為"窯調"。後來經過文人和歌妓們的改編革新,形成了時調。
時調在詞句、腔調和板式等方面都與其他曲種有別。它在詞句上,全篇最多不過五六十句,甚至只二三十句,就能把整個內容表達出來;唱腔上,周而復始地反復唱定型的曲譜;板式上,只有慢板、二六和快板三種。詞句的規律是四句為壹番,每番第三或第四句後面加壹襯腔,即"哎哎喲"。唱詞有七字句或五字名,可以加"三字頭"或襯字,句尾多押平聲,以陽平為合格(因天津話多為陽平)人這種格調多用於靠山調。時調的"數子"不分頭尾,都可用五言句,且也不限於四句為壹番。可根據情節分成幾段。拉哈調則不受句、番數的束縛。在節奏方面,靠山調是慢板,數子是快板,拉哈調是二六板。在演唱上,靠山調是唱,數子是說,拉哈調是半唱半說。總之,天津時調的腔調豪放,演唱時爽朗潑辣,不拘謹滯澀,很能表達天津人的性格和情感。
三.主要特征
1.俗稱
這四個地區是:俗稱“北溜兒”的宜興埠和丁字沽壹帶;河東的沈莊子和郭莊子壹帶;西頭的西城根和西北角壹帶;城裏壹帶。其中以城裏最為興盛,持久不衰。
2.代表性
最有代表性的藝人有城裏的楊開泰、宜興埠的馬鳳儀、河東的溫先生等,此外還有河西三義莊賣蒸餅的“蒸餅王”等都曾名噪壹時。以上藝人多是從事搬運及手工業的工人和車夫、轎夫、瓦木油漆工匠以及緔鞋、剃頭行業的勞動人民,被稱為時調的“票友”。每年農歷七月十三日的羅祖誕辰和七月十五日的盂蘭盆會,都是時調票友們大顯身手的時機。
四.表演形式
為壹人或二人執節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天津時調源於明清小曲,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天津城區。曲調豐富,包含許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調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調,如天津本地流行的“靠山調”、“鴛鴦調”、“大數子”和壹些外地流入但天津化了的民歌小曲如“拉哈調”、“秦樓悲秋”、“怯五更”、“後娘打孩子”、“叉桿解獄”、“對花”、“十杯酒”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五.發展歷程
舊時,時調被認為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俚曲,僅在民間的街頭巷尾流傳,每當端午節前後開始,直到重陽。
清末民初,時調已在天津四個地區盛行,並出了不少擅長時調的民間藝人。
1.介紹壹
羅祖是理發行業的祖師爺,為了慶祝羅祖誕辰,理發師們都要放假半天,吃撈面,還要邀請票友們演唱時調。這壹天,全城大小的剃頭房和剃頭棚,到處都可以聽到時調的演唱聲。農歷七月十五,津俗謂之“鬼節”,是日要舉行盂蘭盆會。晚上放河燈的同時,還有由時調票友們輪番登場演唱時調,成為群眾演唱時調的盛會。
2.介紹二
中華人民***和國成立後天津時調作了革新,豐富了唱腔旋律,增添了笙、揚琴等伴奏樂器,創作改編了《摔西瓜》、《紅巖頌》等新曲目。天津廣播曲藝團邀請曲藝工作者對時調的歷史淵源和藝術特色進行了研討,並正式定命為“天津時調”。在時調改革和演唱過程中,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王毓寶作出了重要貢獻。她對傳統唱詞、唱段及唱腔進行了凈化、篩選,清除了糟粕,凈化了舞臺;搬走了過去舞臺上千篇壹律又妨礙演員表演的長方桌;在樂器伴奏上,除原有三弦、四胡外,又增加了揚琴和笙等吹打樂,使曲調顯得既歡快,又和諧,烘托了氣氛;改變了伴奏方法。過去演員出場,走到臺口的桌子後面,三弦才開始起奏。改革後的樂隊,隨著演員的出場,即開始伴奏。當演員走到臺口時,前奏已達到尾聲。制造了壹種較好的舞臺音樂氣氛;此外,還根據演唱內容的分段、間隙,增加了間奏。以上壹系列的改革,壹直沿用至今。
六.傳承意義
天津時調最初主要流行於天津底層市民聚集的南市、河東地道外、紅橋區鳥市、和平區等處的曲藝演出場所,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後,對“靠山調”等進行成功改革,使之成為主要的演唱曲調,並創作出許多精品節目。"文革"前期天津時調又壹度陷入危機,改革開放後重獲生機,日趨振興,壹些傳統曲調、曲目恢復上演。如今天津時調發展又面臨嚴峻的考驗,出現了某種程度上的生存危機,亟待扶持和搶救。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該曲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更多天津相關文化:天津傳統習俗文化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