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新四軍鐵軍精神的由來與內涵
(壹)鐵軍精神的由來:“獨立團”時期的早期鐵軍精神
1926年5月1日,葉挺獨立團奉命為北伐先遣隊,由肇慶出發,開赴湘南前線,打響了北伐戰爭的第壹仗。關於“鐵軍”的由來,第四軍第25師第73團團長周士第有如下記述:“獨立團8月27日攻破幸汀淚橋後,又繼續追擊,占領鹹寧城。當地人民看到天險汀酒橋被攻破,看到獨立團在敵人猛烈火力射擊下,勇往直前,沖過被大水淹沒的漫長的完全暴露的鐵路線和鐵路橋,打垮了敵人,占領了鹹寧城,很為驚奇。8月30日獨立團沖上印鬥山,又沖過鐵路橋,占領了賀勝橋,殺得敵人死傷遍地,吳佩孚落荒而逃,對此,當地人民更為驚奇。8月30日,獨立團駐在賀勝橋以北的幾個村子裏,當地人民又從隨獨立團的廣東、湖南等地的民夫中,得知獨立團是***產黨領導的軍隊,保護工農利益,幫助工農運動,紀律嚴明,秋毫無犯,以及在祿田、醺陵、平江、中夥鋪、汀淚橋等戰鬥中英勇善戰的事跡。因此,當地人民看到獨立團的人就叫‘鐵軍',這是獨立團被稱為‘鐵軍'的開端。9月5日攻破武昌城,第1營留下攻城,曹淵同誌等英勇犧牲情況的傳揚,10月10日攻破武昌城,獨立團勇敢戰鬥和秋毫無犯作風的傳播,更使獨立團的‘鐵軍'美名在廣大人民中和國民革命軍中普遍傳開了。”(《周士第回憶錄》)從周士第的這段記述和當時獨立團在北伐前後的作戰情況看,聽黨指揮、勇敢善戰、攻無不克、秋毫無犯、人民的軍隊等是早期鐵軍精神的內涵。
(二)新四軍對鐵軍精神內涵的豐富和發展
南方八省的紅軍改編之前,北伐名將葉挺表示願意領導這支軍隊,並提議改編後的番號稱“新編第四軍”,意在繼承、發揚北伐時國民革命軍第四軍攻無不克的“鐵軍”傳統。因此,“鐵軍”不僅是新四軍的別稱,更是對新四軍戰鬥作風的贊譽。
任何壹種精神的形成、豐富與發展都是特定時期環境熏染、軍事實踐錘煉、軍事人物影響的結果。與抗戰時期其他地區相比,與“獨立團”時期以攻無不克為主的鐵軍精神相比,在戰鬥精神、抗戰精神和愛國精神等方面,新四軍並無太大差別。但在環境、軍事實踐和軍事人物等方面卻存在較大差異,形成了具有獨特內涵的新四軍鐵軍精神。
在環境、軍事實踐方面。新四軍活動的華中地區與八路軍活動的華北地區相比,有許多不同之處。華北多山少水,華中多平原水網;華北經濟比較落後,華中為富庶的魚米之鄉;華北雖有敵偽頑我之間的三角鬥爭,但由於國民黨頑軍在華中的勢力較多,加之汪偽首都設在南京,因此,華中敵偽頑我之間的三角鬥爭更復雜更尖銳。在這種情況下,新四軍必須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抓住機遇,開拓創新;必須創造壹些順天時、應地利的新的作戰形式和鬥爭方法,如梅花戰術等。
在軍事人物方面。新四軍領導人的精神和獨特的風格,對鐵軍精神的豐富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如葉挺,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毅然出任軍長;陳毅,三進泰州不戰而屈人之兵;粟裕奇智多謀,百戰百勝;羅炳輝,梅花戰術,馳騁江淮;克誠,揮戈南下,增援華中;彭雪楓,文武雙全,血灑疆場;張愛萍,洪澤湖畔,統戰神威;李先念,孤懸敵後,開辟鄂豫;譚震林,血戰繁昌,千裏喬裝,打入敵人的心臟。新四軍前輩們的這種精神和獨特的風格,為中國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為新四軍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是新四軍鐵軍精神的重要源泉。
在此基礎上,在長時期的軍事實踐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戰略戰術、軍事思維、指揮風格和思維方式等,並以此為基礎,形成並豐富發展了具有獨特內涵的新四軍鐵軍精神。
(三)新四軍鐵軍精神的內涵
關於新四軍鐵軍精神的內涵,新四軍領導人和軍地學術界學者都有過集中的論述:張震將軍認為:“新四軍”鐵軍精神是新四軍指戰員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愛國主義精神;“鐵軍”精神是新四軍戰士勇敢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鐵軍”精神還是五湖四海、求賢似渴的團結戰鬥精神;“鐵軍”精神更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創新精神。周克玉將軍認為:中國***產黨人用自己的信仰和行動培育出鐵軍精神。新四軍鐵軍精神是,新四軍用忠誠和熱血鍛造、豐富和發展了的鐵軍精神;是跟黨舉旗的堅定信念,英勇果敢的鋼鐵意誌,相忍為國的博大胸懷,堅忍不拔的頑強作風,眾誌成城的赤誠團結,步調壹致的自覺紀律。
學者劉以順認為:新四軍鐵軍精神是,同仇敵愾、相忍為國的愛國精神;海納百川、***同戰鬥的團結精神;顧全大局、服從整體的全局精神;抓住機遇、開拓前進的創新精神;壹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犧牲精神;不屈不撓、不驕不躁的拼搏精神。
以上論述,科學、集中、全面地概括了新四軍鐵軍精神,觀點基本壹致,客觀地反映了新四軍的軍魂意識、愛國精神,戰略戰術、戰鬥精神、戰鬥思維,和新四軍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軍事實踐及根據地建設實踐。
二、新四軍鐵軍精神的鑄造
新四軍在八年抗戰過程中,先後面臨壹系列問題,影響了軍隊的士氣和戰鬥力,如不適應華中敵後廣闊的平原,起伏的丘陵,密集的水網;在皖南事變之前,政治工作的地位壹度有所削弱,影響了戰鬥力;幹部缺乏,人才缺乏;下級軍事幹部、政治幹部的帶兵能力、戰鬥素養不高;環境高度復雜,壹度面臨困境,等等。新四軍廣大指戰員,通過壹系列制度、措施解決了這些問題,並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在八年的軍事實踐中,鑄造、豐富、發展了鐵軍精神。
(壹)進行“鐵的黨軍”建設,堅定跟黨舉旗的信念
第壹,恢復政治委員制度,加強政治工作機關。新四軍建軍初期,由於受國民黨束縛,壹度取消了政治委員制度,由軍事副職代行政治委員職權,使政治委員公開地位降低,影響了政治工作的開展。重建軍部後,團以上各級都正式任命了政治委員,在部隊中進行了政治委員制度的教育。重申政治機關是軍隊實施領導的機關,與軍事指揮機關處於同等重要的地位,糾正各種不重視政治機關的傾向。要求各級政治機關的壹切工作,都是為了保證***產黨的路線、政策和上級命令的貫徹執行,保證官兵壹致、軍民壹致、團結友軍、瓦解敵軍,保證部隊的鞏固和戰鬥的勝利。
第二,加強新四軍黨組織的建設,提高黨員素質。新軍部成立後,中***黨員和黨支部在連隊公開了,並積極發展新黨員,主力部隊中黨員數通常占全體人數的40%以上。加強了黨支部建設,強調發揮黨支部的領導和保證作用,發揮黨員的骨幹作用。
第三,加強政治教育和黨軍建設教育。重點是教育幹部,改變手部教育落後於戰士教育的現象。在“政治工作面對連隊,黨的工作面對支部”的口號下,加強了連隊建設。各部隊都建立了政治教育制度,編印了教材。
第四,實行統壹的編制、統壹的制度和嚴格的紀律。重建軍部後,按編制任命了各師、旅、團各級領導幹部,師、旅兩級均建立了主力團,團建立了主力營、連。部隊按不同情況實行不同編制,並保持相對穩定。在人員分配上減少機關、後方人員,充實戰鬥連隊。加強了行政管理工作,制定了各項工作制度。對部隊加強了紀律教育,提高遵守紀律的自覺性,要求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堅決糾正紀律松弛、對上級命令不堅決執行的現象。
“鐵的黨軍”建設,從制度、紀律、教育、組織等各個方面,加強了黨在軍隊中的建設,堅持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堅定了跟黨舉旗的信念,是新四軍鐵軍精神形成的最為核心的壹環。
(二)創辦軍校,培養、錘煉、強化新四軍鐵軍精神
軍事院校的知識技能教育、軍事訓練和紀律制度分別起著培養、錘煉、強化軍人精神的作用。八年抗戰中,新四軍面臨幹部缺乏、根據地擴大、素質提高等新的問題和新的形勢。為此,新四軍在各地、各支隊、各師、各區創辦了壹大批獨具特色的“抗大”分校,很好地解決了幹部缺乏問題,同時,也鍛造了新四軍鐵軍精神。
1、新四軍軍校創辦的基本情況
1937年10月12日,新四軍成立,12月,籌建了新四軍教導隊。
1938年9月,經中央軍委批準,新四軍教導隊改為新四軍教導總隊。這是壹所實際的抗大分校。
自此之後,在八年抗戰中,新四軍及其所屬各部隊在華中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內,先後創辦過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的6個分校。它們是:1940年3月第6支隊在豫皖蘇地區成立的抗大第四分校,1940年11月華中新四軍、八路軍總指揮部在蘇北地區成立的抗大第五分校,1941年5月第2師在淮南地區成立的抗大第八分校,1942年2月第5師在豫鄂邊區成立的抗大第十分校,1942年5月第1師在蘇中地區成立的抗大第九分校,以及1945年4月第7師在皖中、地區成立的抗大第十分校,1942年初以抗大五分校的主要部分為基礎,在蘇北地區成立抗大華中總分校(由軍部直接領導,其余部分仍沿用第五分校校名,仍歸新四軍第三師建制)。
新四軍各師辦的抗大分校,以四分校歷時最久。它於1940年3月18日建校,校長由新四軍第6支隊的彭雪楓兼任。彭雪楓於1944年9月11日犧牲後,改由第4師師長張愛萍兼任校長。1945年3月24日,四分校更名為“雪楓軍政大學”,抗戰勝利後停辦。
八分校的前身是1941年2月成立的新四軍第2師軍政幹部學校,它由原江北軍政幹校並入抗大五分校時留在淮南地區的1個大隊擴編組成。張雲逸副軍長兼任校長,第2師羅炳輝副師長兼任副校長。
九分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