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耿慧麗
圖|來源網絡
摒棄以往中庸設計風格,采用誇張大嘴設計的豐田,在世界車壇掀起激進張揚的全新設計潮流。改變以往謹慎保守打法,以開放、靈活姿態積極參與中國汽車行業電動化進程的豐田,同樣展現出“激進大膽”的壹面。
日前,壹汽豐田產能2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工廠信息被媒體披露。盡管官方回應十分低調謹慎,但豐田在華電動化步伐大步向前是不爭的事實:豐田在華另壹合資車企——廣汽豐田同樣已經啟動了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建設,壹期產能同樣也是20萬輛。
而廣汽集團去年發布的公告顯示,廣汽豐田的新能源工廠分兩期建設,合計提升產能40萬輛,該工程將在2022年落成投產。再加上壹汽豐田此前在泰達工廠擴建的12萬輛新能源汽車產能,在2022年左右,豐田在華將擁有至少7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產能。
這壹數目,已經超過在華布局了60萬輛新能源產能的德國大眾。在豐田在華銷量不及大眾在華銷量壹半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產能卻趕超大眾,豐田在華加碼電動化,想在電動化賽道上“換道超車”的“野心”漸顯。
電動化轉型,豐田牽手比亞迪做後盾
近日,有媒體稱,壹汽豐田正在天津濱海新區建設壹座年產能20萬輛的新能源汽車工廠,新工廠將涵蓋包括電池等在內的完整生產工藝,總投資近85億元。該工廠將在2020年年底前取得明顯進展。
壹汽豐田相關人士對媒體透露:“新建工廠未來投產的新車型,將不限於豐田TNGA架構的概念,而是會投產基於電動化平臺的產品。”而上述“電動化平臺”產品,除基於豐田自有的e-TNGA平臺的車型之外,或包括豐田與比亞迪聯合開發、基於比亞迪e平臺的純電動車型。
基於此,有些媒體給出了這樣的解讀:豐田比亞迪的合作“花落”壹汽豐田,研發由雙方合資公司負責,生產銷售由壹汽豐田承擔。
原因是,廣汽豐田背靠在新能源上投入頗大的廣汽,不愁新能源汽車的來源,而且此前廣汽豐田已經導入過廣汽自主開發的新能源車型。而壹汽豐田方面,雖然壹汽也與豐田簽署了***同開發生產新能汽車的相關協議,但壹汽方面近年主要精力都被反腐、人事和機構調整等“改革大事”占據,在新能源方面並沒有突出表現,難以給旗下合資公司有力支撐。
聽上去頗有道理的樣子,但並未得到官方確認。比亞迪方面回復稱,“壹切以官方公布信息為準”。壹汽豐田公關部人士對車壹條表示:該項目目前處於籌備階段,具體信息不便向外界披露,後續進展會在合適時機進行說明。
豐田中國公關部有關人士則表示:目前關於壹汽豐田新工廠的消息均非官方發布的消息。目前能對外披露的依然是去年豐田與比亞迪簽約時公布的消息,沒有新的消息可對外披露。
去年7月,比亞迪與豐田簽訂合約,雙方計劃***同開發轎車和低底盤SUV的純電動車型,以及上述產品等所需的動力電池。車型使用豐田品牌,計劃於2025年前投放中國市場。11月,豐田與比亞迪宣布雙方各出資50%成立純電動車研發公司,並計劃於2020年在中國落地,業務範圍包括純電動車及該車輛所用平臺、零件的設計、研發、進出口銷售等。
事實上,這並非壹汽豐田首次增加新能源汽車產能。2018年8月,天津壹汽豐田泰達工廠新能源車改造項目獲批。按照規劃,改造項目總投資17.62億元,將增加年產12萬輛新能源汽車能力,其中插電式混動車型11萬輛,純電動車型1萬輛。
同樣的,廣汽豐田也已經啟動的新能源汽車工廠的建設。去年5月,廣汽集團發布公告,稱廣汽豐田將擴建40萬輛新能源產能,項目總投資1132988.6萬人民幣。10月當地政府披露的環評報告顯示,廣汽豐田新能源擴建項目壹期年產20萬輛,投資49800萬元,計劃於2021年3月正式建成投產,在壹年內將可以通過能擴的方式實現40萬產能。
豐田與比亞迪的合資公司所研發的電動車,是僅導入壹汽豐田,還是同時支持豐田在華兩家合資車企?目前並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豐田兩家合資車企大幅擴增新能源產能背後,除了豐田與廣汽、壹汽兩家中方合資夥伴在新能源領域的深度合作,還有豐田與比亞迪聯手打造的“第三方外援”團隊。
押寶中國,豐田在下壹盤大棋
17億,12萬輛;85億,20萬輛;110多億,40萬輛。壹汽豐田、廣汽豐田兩家車企擴產新能源項目的動作,即便在近年新能源增資擴產紮堆的中國汽車行業,也屬於為數不多的大動作。從媒體披露的信息來看,到2022年左右,豐田在華兩家合資車企的新能源產能將超過70萬輛。
這樣的產能規劃,已經將絕大多數跨國車企甩在身後,甚至超過大眾。根據大眾汽車的規劃,2020年10月,壹汽-大眾佛山工廠和上汽大眾安亭工廠將正式啟動基於MEB平臺的純電動汽車的生產,綜合年產能將達到60萬輛。
2019年,大眾在華銷量高達423萬輛,豐田在華銷量剛超過160萬輛。在傳統燃油車銷量懸殊明顯的情況下,豐田的新能源布局卻直追大眾,不難看出豐田期望通過電動化賽道加速趕超的雄心。
而且和大眾依然將電動車項目放在現有兩家合資車企的框架體系內不同,豐田在與廣汽、壹汽兩家中方合資夥伴簽署新能源汽車的合作協議之外,還開辟了“第三條道路”:與比亞迪合作成立合資公司研發電動車。
壹位電動車領域的資深人士對車壹條表示,豐田與比亞迪的合作,除了有借勢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的優勢,在電動車方面的低成本開發與生產經驗等,也有更高層面的考量:“自從2018年中國國家領導人到豐田考察以後,豐田在華的壹系列布局,都更為開放和靈活。“
從這位人士分析來看,豐田在華調整主要體現在兩方面:壹是技術路線上不再堅持近期混動、遠期氫燃料的技術路線,改為積極響應中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加快電動化進程。
二是吸取了以前在華推廣混合動力技術時的經驗和教訓,通過開放的技術合作,尤其是與中國本土企業的合作,建立更廣泛的合作版圖。通過與比亞迪、寧德時代等合作,在新能源車上采取本土化研發、本地化采購等深入的本土化策略。
豐田在華加碼電動車,除了在電動化賽道上“彎道超車”的長遠考量,還有滿足中國雙積分政策的現實需要。
根據相關規定,2019年開始,車企必須滿足10%的新能源汽車積分,此後新能源汽車比例逐年提升2%。以2019年豐田在華銷售160萬輛來算,其需要16萬分的新能源積分。如果以4分壹輛純電動車來計算,豐田需要4萬輛純電動。
雖然去年雙積分政策進行了調整,提高了混合動力等低油耗的積分,但對於近年在華銷量穩健增長的豐田而言,加快電動車進程也是勢在必行。
喊出“中國最重要”的豐田,已經開始以實際行動來提升中國市場的戰略地位,加碼電動化就是其中的關鍵壹環。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