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日本的傳統園林是什麽

日本的傳統園林是什麽

日本傳統園林藝術 日本文化是日本本民族文化與傳入日本的中國文化的壹種融合,也是壹種以非常獨特的形式發展起來的文化。 據538年的《上宮 聖德法王帝主》及552年的《日本書記》中記載,當時佛教從中國傳入,中國傳統建築中壹種追求華麗、富貴的建築法或被日本所接受,日本人開始大規模興建佛教建築。其後,隨著中國文化的不斷傳入,使得當初的日本庭園在很多方面受到中國的影響。 平安時代(784年-1185年),日本的造庭法式受佛教傳入的影響形成了寢殿式庭院,隨後在鐮倉時代(1185年-1373年),由於中國禪宗思想的廣泛傳播,作為寺廟庭園的壹種類型出現了枯山水園,另外還出現了書院庭園和回遊式的山水庭園。室町時代(1373年-1573年),山水庭園最為興旺。到了桃山時代(1573年-1603年),人們又開始追求豪華、氣派的庭園,那個時候大約是在公元15-16世紀,相當於歐洲的文藝復興時代。這壹風尚流行了大約200年,建造了大量優秀的庭園,著名的桂離宮庭園就是這個時代的作品。京都的名園有很多是這個時代建造的。從17世紀的江戶時代(1603年-1867年)開始,雖然營造了大量的庭園,但是真正被稱為名園的作品並不多。更詳盡壹點說,日本傳統庭園從奈良至江戶時代可分為3個時期。 第1時期:奈良、平安時代(646年~1185年) 日本的傳統庭園從很早以前就開始在庭園中挖湖、堆山,以湖表示大海的景色。在奈良時代(646年壹784年),因為與中國有水上交通,船只在大海中行駛時,感受到很多陸地上無法欣賞到的景色,為了在自己花園中再現這種景色,多采用這種挖湖的方式來追求壹種精神上的滿足。到了平安時代(784年-1185年),作為壹種住宅形式,發展成為寢殿式庭園。壹般寢殿的南側是大面積的花園。被稱為“寢殿”的建築壹般多放在庭園的中央,坐南朝北。其左右或者是後方的附屬建築被稱為"對屋"。寢殿是壹家之主的寢室,對屋是供家族中其它成員使用的寢室。寢殿的南方是主要庭園,有用石子鋪設的園路。再往南是人工挖的湖和用挖湖的土堆成的山。壹般在湖中設置中之島,並用小橋進行連接。另外,從對屋通過回廊可以到達南側的湖岸,在那裏有被稱為“泉殿”或“釣殿”的庭園建築,其建築形式多為壹半伸出水面,作為夏季納涼或是釣魚、欣賞庭園景色的場所。人們在湖中蕩漾著小舟,有音樂的伴奏,吟詩作歌或舉行酒宴等活動。不過這只是壹種規範的描述,因地形的變化,湖的形狀、建築的配置等都隨之自由地變化。 那個時代,幾乎所有的建築,不管是住宅還是寺廟等大都面向南而建造,背後有山作依靠,並被視為最理想的布局方式。正因為如此,庭園建築都是面向正南而建造。在其北部或者東北部設有流水,水流從對屋間穿過流入南面的湖中。湖中的水壹般是采用從東部流進、西部流出的手法。湖岸作成自然曲折的形狀,並且點置著大小不壹的庭石,其間種植著野生的花草和灌木,表現自然界的景色。在湖周圍的山、島上到處可看到自然式的石組和種植,還有疊水、小溪等,均是追求創造和再現壹種自然景色的情趣。 作為佛教寺院庭園的“凈士庭園”也是這個時期出現的。因為是直接把佛教凈土曼陀羅中描寫的庭園建造在佛寺的境內,所以從南門進入後,首先有壹個很大的湖。湖的中央有島並用橋與對岸相連,通過橋可以到達本堂。在湖中種植著蓮花。凈土曼陀羅主要是表現佛教的極樂凈土,而蓮花又是極樂凈土的象征,所以在凈土庭園中壹定種植著蓮花。 平安時代,作為宅院形式的寢殿式庭園和作為佛寺的凈土庭園,其偶然的壹個***同點是都有壹個面積較大的水面。 第2時期:鐮倉、室町時代(1185年-1573年) 這時的寢殿式庭園,建築漸漸地與武士家的生活不相適應,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簡單、素樸的武家或造庭的手法。發展到室町時代(1373年-1573年),又演變成書院式住宅樣式。這是日本近代住宅建築的萌芽,其最終源於鐮倉時代 (1185年-1373年)的武家樣式。庭園也是壹樣,在鐮倉時代的初期,可以看到受寢殿式庭園的影響,多為較大面積的水面。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水面也漸漸地變小,出現了建築之間的內庭,湖的形狀也變得更加復雜,人們可以沿湖欣賞四周的景色,又可以從某個建築中眺望遠方的景色。與寢殿式庭園相比,鐮倉時代的庭園在規模上要小壹些,多是在狹小的內庭中創造壹種變化豐富的庭園空間。 隨後,禪宗思想從中國傳入,武家很多是皈依於禪宗的,為此,禪宗寺院被十分廣泛地建造。當時的禪僧追求壹種高尚的教養境界,而在衣食方面卻十分簡樸,庭園中有與北宗畫中相同的石組、白砂鋪地等在以前很少見到的壹種山水式庭園,其中立石表現著群山,石間有疊水和小溪,並流過山谷間匯入大海這樣壹種情景的描寫。也有通過壹片白砂來表現寬廣的大海,其間散置著幾處石組來反映海島等象征的表現。這些作品的***同特點在於每位觀賞到此景的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感想、體驗和理解。京都的大仙院和龍安寺就是這種庭園的代表作品。 因為這些庭園中不用水來表現山水的狀態,而被稱為"枯山水"。枯山水從平安時代就已出現,但是室町時代的枯山水引人了北宗畫的手法,以禪宗的自然觀為基調,是壹種象征性十分豐富的庭園形式。如果拿大仙院和龍安寺進行比較,前者非常具象,後者則十分抽象,同樣被稱之為"枯山水",兩者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不能說從大仙院到龍安寺是壹種飛躍,但是龍安寺是采用當時從中國傳入的盆石的手法,綜合了北宗畫的構想而完成的作品。 第3時期:桃山、江戶時代(1573年-1867年) 桃山時代,秀吉統壹了全國,在伏見、桃山營建了城堡,這些城堡在京都十分豪華。為了與其相協調,庭園也都采用體量較大的庭石和有顏色的石組,作法十分豪放。這種傾向壹直延續到江戶時代的初期。京都的三寶院、桂離宮、二條城庭園等都是這個時期營建的代表性名園。 與此同時,茶道出現於室町時代的中期,到了桃山時代(1573年壹1603年)逐漸盛行。茶的精神是壹種對自然的尊敬,輕視華麗,在自然寧靜的環境中,賓主相和,以飲茶為極樂的壹種茶文化社交活動。因為這種精神是由禪的教理而產生出來的,所以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適合這種特殊環境的茶室,它們很多被獨立建造在庭園中。茶庭非常註重自然的姿態,在茶道上配置了各種設施,除了普通的園路外,還有匕石、丁布,另外也設置了起照明作用的石燈籠,洗手用的蹲踞,種植上也避開花灌木而選擇常綠樹為主的植栽。 到了江戶時代,社會逐漸安定,再壹次形成了作庭的高潮。由於當時十分盛行旅行,所以大部分的庭園都具備各地名勝的特點。那個時期的庭園面積壹般都比較寬大,園中的水面也作成回遊形式,堆山、疊水、小溪、流水及大面積的草坪,另外還開設花園、花菖蒲,造園手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隨著茶道的日益盛行,在庭園中開始出現茶室,營造茶庭已經變得十分普遍,有時還會出現在壹個庭園中營造幾個茶庭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壹般利用綠籬和植栽進行分隔,人們不知不覺地從壹個庭園進入下壹個庭園。這個時代,此類樣式的庭園被稱為"大名庭"。 江戶時代(1603年壹1867年),社會不斷安定和繁榮,有錢人多在郊外購地建花園。這些庭園沒有大名庭那樣寬闊,多是以築山流水的處理手法營造庭園,在湖中設置蓬萊島象征著長命百歲。庭石也是按七、五、三的形式進行配置,表示壹種祝願的寓意,而且還十分流行用佛名來命名庭石。江戶時代中期以後的庭園,已經失去了室町時代的禪味,也沒有桃山時代的豪華,有的是獨創性和新鮮感。而這種傾向壹直延續到明治時代。 明治以後(1867年-1988年),營建了很多自然寫景式的大庭園,寫意式的小庭園,石庭和茶庭,其中出現了代表明治大正年代庭園特征的草庭。進人昭和時代,出現了壹種以新的自然觀為基礎的景趣個性化創造的自然風格庭園,被稱為雜木庭。這種形式的庭園壹改傳統的修剪形式的造園手法,追求壹種不加人工的修剪,庭內的植被、花灌木、喬木等植栽都是以其自然的生長狀態進行展示的庭園。 可以肯定,今後隨著時代的變化也許還會出現新的自然觀,"日本庭園"也肯定會如前面所講到的壹樣,會有更多種不同的形式,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壹種自然式的庭園,也可以說是傳統的,象征手法的,以修剪的植栽形式為中心的庭園。

  • 上一篇:日式建築風格特點有哪些
  • 下一篇:明代晚期,在商品經濟浸潤下社會拜金逐利風氣盛行,傳統的“義利觀”發生變化。李贄肯定“私欲”,有些思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