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舞蹈的動作大體上可以劃分為舞、踴、科三類,這三類又統稱為"振"。
舞,是指從舞樂、能樂、地歌舞中吸收的格調高雅、直線型的、大都在樂曲平緩、抒情處舞蹈的動作。
踴,是指從民間曲藝、雜技中吸收的活潑動作,適於在歡快、熱鬧的曲段處舞蹈。
科,是指從歌舞伎中吸取的表演及模仿性的動作。
日本舞蹈就是通過將舞、踴、科三類動作巧妙地交織融合,從而構成作品。
日本舞蹈的作品結構基本可分為五個部分。
壹、"置"(即前奏)
二、"出端"(指人物在花道上解釋角色或者故事情節)
三、"口說"(表達男人的愛情或男女之間的情思)
四、"踴地"(動作歡快,表達人物的偷悅心情)
五、"散"(結尾)
日本舞蹈動作的特點
日本舞蹈與西洋舞蹈(主要是芭蕾舞)的區別:芭蕾舞的動作以仰首向上伸展為主(也可說是騎馬民族的傳統特點),而日本舞蹈要腰部下沈,兩腳穩踏(農耕民族的傳統特點),按歌詞內容舞蹈。現代的摩登舞則打破傳統形式,用鍛煉出來的身軀自由表現現代。
歌舞伎舞蹈初創時,也曾給人們壹種"稀奇"、"獨特"、"畫時代"之感,與舞樂、能樂相比可以說是新時代的產物,是江戶時代的"摩登舞蹈"。舞蹈演員最重要的是要表現出角色的特點,當時,曾有壹部表現江戶城北吉原花柳街情景的舞蹈作品,其中就出現有十八個不同角色。
日本舞蹈中,舞蹈者只是舞蹈,專有伴奏、伴唱者演唱故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