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昆明雲南民族村主要村寨有哪些

昆明雲南民族村主要村寨有哪些

雲南民族村在海埂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內,說到這個地方,就不得不要提起在這裏每年舉辦的潑水節活動啦!雲南民族村的潑水節真的非常有名,每年在這個寨子裏面還有各式各樣的民俗節日以及精彩活動。

1.白族村

主要節目有民間藝術“霸王鞭”、“草帽舞”、“大本曲”等充滿喜慶歡樂氣氛;民俗節慶活動“三月街”、“繞三靈”、“迎新娘”等。

2.彜族村

“火把節”是彜族地區最普遍而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壹般在農歷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舉行。

3.苗族村

苗族傳統節慶分為農事活動節慶、物質交流節慶男女社交、戀愛擇偶節慶、祭祀性節慶、紀念性慶賀性節慶。每月都有壹個以上的節慶日。壹年壹度的“花山節”是苗族的傳統佳節,也是青年男女尋找知音、中老年人互相祝福的佳節。“祭鼓節”是苗族民間最大的祭祀活動,屆時要殺壹頭牯子牛,祭視先人,並邀親朋***聚壹堂。

4.壯族村

期間還要舉行賽龍船、放高升、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5.藏族村

正月十五日,各大寺院舉行法事,如祈願大法會;

農歷四月八日轉山會(沐佛節、敬山神);

五月端午賽馬大會;

七月“旺果”節;

冬月二十九跳神會等等。

6.傣寨

巍峨壯觀的白塔,精巧玲瓏的風雨橋,以及風雨亭、水井、鐘亭等建築充滿著傣家的濃郁風情,是傣寨真實的民間景觀再現。

7.瑤寨

大節日有盤王節、春節、達努節、中元節、社王節、清明節等,小節日幾乎每月都有。盤王節,俗稱“跳盤王”、“還盤王願”。每隔三五年舉行壹次,時為農歷十月十六日,壹般由壹戶、數戶或壹村進行。主要儀式由師公跳神祈禱,唱盤王歌,跳長鼓舞,禱告盤王(盤瓠)保佑賜福。盤王節,壹般是自稱“勉支”的瑤族的節日,十分隆重。

8.阿昌寨

主要宗教節日有“進窪”、“出窪”、“白柴”、“水節”。除宗教節日外,戶臘撒的阿昌族,壹年較大的幾個節日如趕擺、蹬窩羅,會街節、嘗新節、潑水節等,都與傣族相同。

雲南民族村主大門是壹組氣勢恢宏的鋼架式建築。門首懸掛著“雲南民族村”五個雄渾遒勁的燙金大字,正中是壹只振翅騰飛的金孔雀圖形徽標,象征著雲南民族村吉祥幸福,興旺發達的美好前景。大門前是寬闊而平整的人流集散廣場,下面的草坪中是壹組白象群雕塑,名為“白象迎賓”。

傣寨是進入民族村的第壹個村寨,裏面種滿了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壹幢幢精致典雅的傣家竹樓點綴其間。民族村裏不同風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間,錯落有致,各展風姿,少數民族豐富多彩的各種建築、生產、生活、宗教習俗均如實地展示出來,是雲南少數民族文化的縮影。雲南民族村景區內水陸交錯,清新優雅,各村寨景點錯落有致。其間有綠蔭小徑,亭閣回廊、拱橋石階相銜相接,並與滇池湖濱大道首尾貫通。

遊客在村寨裏,壹邊了解雲南各民族的建築風格、民族服飾、民族風俗外,壹邊觀賞激光噴泉、水幕電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等精彩內容。身著民族服飾的美女導遊為遊客提供優質的導遊服務,講解各少數民族的習俗。民族村裏定時舉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潑水節”、彜族的“火把節”、僳僳族的“刀桿節”、景頗族的“目腦縱歌”、納西族的“三朵節”等獨具民族特色的民族節日活動,是雲南民族村旅遊的重要內容。

白族村占地63畝,白族民居向來為海內外建築界所重視,村內以飛檐鬥拱,雕梁畫棟的白族傳統民居為主。“三坊壹照壁”、“四合五天井”、“紮染坊”、等布局,使整座村寨院落鱗次櫛比,寬敞整齊。壹條以經營精美工業品的“大理街”貫通南北,白族三道茶展示更具特色。

彜族村占地50余畝,三虎浮雕墻與虎山造型表現了彜族虎文化特色。太陽歷廣場中央的圖騰柱上有太陽、虎、火和八卦圖形象,周圍環繞著黑白面的10個月球造型。廣場外圓周分布有12生肖石雕。依山而建的“土掌房”建築群,真實再現了彜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活觀。

苗族村選取山地為營造環境,頗具代表性,提煉了苗族建築的精華。吊角樓展示苗族服飾及手工制作工藝,民居樓則反映了生活起居的民間風範。苗族是個能歌善舞的民族,山歌和蘆笙舞都很受群眾喜愛。蘆笙舞又稱“跳歌”、“打跳”、“踩蘆笙”,是苗族群眾自娛和表演相結合的民間舞蹈,小夥子們粗獷熾熱,豪放穩健,姑娘們體態優

美,含蓄抒情。

傣寨占地面積27畝,三面環水,綠樹掩映。壹幢幢“幹欄式”傣家竹樓,通過蜿延的紅砂石小徑聯向肅穆的緬寺。巍峨壯觀的白塔,精巧玲瓏的風雨橋,以及風雨亭、水井、鐘亭等建築充滿著傣家的濃郁風情,是傣寨真實的民間景觀再現。

藏族村占地21畝,村內有大小坡頂民居和雕樓式平頂民居。莊嚴神聖的藏傳佛寺,壯觀的迎賓白塔,象征吉祥和睦的“白牦牛”雕塑與獨具風格的藏式建築互為映襯,相得益彰。在節日期間,唱民間歌謠,跳鍋莊舞、弦子舞,騎手們還進行跑馬射箭比賽。

瑤寨由民居吊角樓、平房民居及鄉村道觀、糧倉、寨門等建築構成,錯落有致;壹些道教文化元素的滲入,頗具典型性。瑤族音樂、舞蹈與其民間歌謠壹樣,起源於勞動與宗教。

阿昌寨以壹幢四合院系建築為主體,與寨門、手工作坊等建築互為呼應,青瓦磚墻,石礎擡柱,頗具特色。阿昌族熱情好客,尊老愛幼。有客來家小憩,主人要好酒好茶招待

,吃飯禮讓上座,如客人年輕輩分小可推辭坐邊座或下方坐;遇敬酒倒茶,忌不禮讓就接受。

摩梭之家緊依“瀘沽湖”畔,建有摩梭人居住的“木楞房”,這座全部用原木建成的風格古樸的四合寨樓取名為“摩梭之家”。摩梭人居住在滇西北高原永寧地區的瀘沽湖畔,人口約8萬多,至今還保留母系氏族和母系家庭的生活習慣。這壹奇特的民俗引起了全世界人類學家的關註,給摩梭人增添了奇異、神秘的色彩。

  • 上一篇:文具市場發展現狀
  • 下一篇:有關乒乓球比賽的精選活動方案三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