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文化 - 明顯地域性特征的毛南族民居

明顯地域性特征的毛南族民居

隨著中國民族的不斷進步,我們早已從古時候的山洞中走了出來,並且經過歲月的積澱形成了適合環境適合我們的民居建築,毛南族主要集聚在雲貴高原,為了適應環境,地域,在毛南族文化中,形成獨特的毛南族民居建築風格。

 毛南人的民居有三個特點:壹、村落組織、設施與起居習俗帶有古百越民族文化因素;二、“幹欄”型住房不拘壹格,保留時間長久;三、房屋建築和家用器具使用石材量大。

 住宅建築經歷了四個階段。最初住的是草木結構,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口。稍後是土木結構,分三開間或五、七開間,皆取單數。第三階段是石木或磚木結構,俗謂石樓。其內外裝修皆比較講究,寬敞明亮。第四階段,鋼筋水泥結構,現在尚不普遍。

 幹欄式樣居室:幹欄內外山墻全是以木、石為結構,結實穩當。幹欄壹般分為兩層,樓上住人,樓下圈牲畜,門外有曬臺,采光適宜而又可以防潮。

 毛難族房屋的樓柱是石柱,樓內的臺階是石條,房基和山墻也大部分是由石塊制成,連門檻、曬臺、牛欄、桌子、凳子、水缸、水盆等也都是石頭壘砌或雕鑿的,這些石制用品上雕刻的花鳥魚蟲更是美不勝收。

 毛南族的住宅,多數是石基、泥墻、瓦頂,少數為磚墻、瓦頂的房子。分上下兩層,上層住人,下層圈養牲畜和堆放農具、柴草以及其他雜物,和壯族的“幹欄”建築相似。但毛南放居住大石山區,到處有石頭,因此房基或山墻多用精制的料石砌成,還用長條石制成登門的石階,毛南話叫“突結”(意即石梯)。這些住房稱為“幹欄石樓”。

 以用桁條多少根或多少間(毛南話叫“轟”)來區分住房的大小。有三間、五間、七間、九間等。從屋頂到前後兩邊屋檐,用十三根桁條的叫“檐十三”,用十五根的叫“檐十五”,用十七根的叫“檐十七”,用十九根的叫“檐十九”。修建“檐十七”的較多,這樣的房子,屋裏既寬敞,通風采光也良好。“檐十九”屋檐低矮,光線不足,比較陰暗,所以修建的不多。

 建房時,用料石、泥巴舂或磚砌成兩邊山墻,毛南話叫“封山”。中間要木柱、木櫨、杵左條做排架。每排用母柱(大柱)兩根、子柱兩根,用厚板做木櫨,把兩根母柱和兩根子柱聯結起來,毛財話叫“排檐”。每根柱底墊有精心鑿制成的圓錐形石墊,叫石柱,壹般高70-80公分,有的高達壹米多。

 “排檐”多少,以間數來定。如做三間的要做兩個“排檐”,五間的做四個“排檐”,七間的做六個“排檐”,以此類推。間數壹般都是單數,因為大門要安在房屋正中,這樣兩頭才均稱。每“排檐”豎後,中間橫放桁條,釘上栓皮(椽子),上面就可以蓋瓦了。如下頁“檐十五”的剖面圖:

 房屋正中壹間的頂端放正梁,正梁塗朱紅色,寫“梁文”。“梁文”以正梁的中心點為界,向兩端分開書寫,壹側寫上梁的年、月、日、辰;另壹側寫主家的地址、姓名(地址從省直數到村屯)。正染壹間設大門,門楣寬厚,方便喜慶日貼上對聯。

 門扇用兩大塊厚板制成,壹扇壹塊。門扇上下兩頭做壹至兩寸長長的圓錐,插入門框上下的木質軛錮,不用活頁,啟閉時發出“哦”的響聲,表示戶現在已起訂或入睡了,因為白天很少關大門。門扇貼門神,有鐵制或銅制的門環。

 這裏的門坎也很講究,用壹塊長條料石精制而成,早踩晚踏,也不怕損壞,年代越久,門坎越亮。大門兩側設臥室,均有窗戶,以厚板為窗框、窗臺,喜慶日也貼上對聯。窗扇出也用兩塊厚板制成,結構和大門壹樣。屋頂有用瓦片做成的屋脊,壹般很少用磚。屋檐用三根竹篾和栓皮交叉結成檐角,防止瓦片跌落。整個房屋結構嚴謹,牢固美觀。

  • 上一篇:新黨會在趙少康的陰謀中坐以待斃嗎?
  • 下一篇:有人說“人要懂:恩大如仇,要把握好妳的施恩火候”妳怎麽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