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又叫“春貼”、“門對”等。每年春節,家家戶戶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更增添了喜慶氣氛。
它以對仗工整、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美好形象,抒發美好願望,是漢族特有的文學形式。 對聯的上下聯字數不限,但必須相等,常見的有五言、七言等。對聯的兩邊都要互相對應。當人們在自己的家門口貼上春聯和福的時候,意味著過春節正式拉開序幕。
傳統春聯是由人手以毛筆書寫,但現在亦有機器印制的春聯。春聯的種類較多,有街門對、屋門對等,春聯多有橫批。
寓意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中原春節就戶懸“桃梗”,又稱“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春聯》記載:“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竈之後,則漸次粘掛,千門萬戶,煥然壹新。”
從傳統春聯“爆竹壹聲除舊;桃符萬象更新”和宋王安石詩句“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中,也看出春聯與桃符的關系。
據《淮南子》說,這種“桃符是用壹寸寬、七八寸長的桃木做的。在桃木板上寫上神荼、郁壘二神的名字,懸掛在門兩旁。或者還畫上這兩個神象——左神荼、右郁壘。古人是以桃符上書畫此二神來壓邪的。這也就是民間俗稱的“門神”。
到了公元七百多年的五代,蜀後主孟昶親手寫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中國最早的壹副春聯。
但是,到時了宋代,“春聯”還是稱之為“桃符”的。聯語卻不限於題寫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後人名曰“楹聯”。宋代以後,宜春帖多用聯語,且把粉紅箋寫出。有些人集詩經古語,有的集唐宋詩句。相傳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閣立春聯:“北陸凝陰盡,千門淑氣新。”這是春聯中掛人齒頰的。
“桃符”真正稱之為“春聯”,那是明代的事。據明代文人陳雲瞻記載,“春聯之設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今南京),除夕前勿傳旨,公卿士庶家,門口須加春聯壹副,帝微行出觀。”明太祖朱元璋不僅親自微服出遊,觀賞笑樂,他還親筆給學士陶安等人題贈春聯。
帝王的提倡,使春聯日盛,終於形成了經久不衰的風尚。對聯 雅稱“楹聯”,俗稱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壹字壹音的漢語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說,對聯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對聯的種類約分為春聯、喜聯、壽聯、挽聯、孝聯、裝飾聯、行業聯、交際聯和雜聯(包括諧趣聯)等。
擴展資料:
起源
桃符是民間於春節時用桃木板畫上神荼、郁櫑二神驅避鬼怪的物品,古代傳說東海度朔山有大桃樹,桃樹下有主管萬鬼的神荼和郁櫑。遇作祟的鬼就會把它捆起來餵老虎。後來人們在桃符上寫上壹些吉祥語句。在唐朝時,楹聯開始出現。
《敦煌遺書》就記載了壹些楹聯,帶有吉祥寓意,部分學者,認為這是最早的楹聯,如敦煌研究院研究員譚蟬雪於《文史知識》1991年4月號壹篇題為《我國最早的楹聯》的文章裏提出這種說法,但直至現在仍未有實質證據證明這些對仗的句子是楹聯或春聯。
到了五代的時候,蜀主孟昶親自在桃符上題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壹聯,壹般人都把它看做是最早的春聯。
壹說宋朝桃板為薄木版,長二三尺,寬四五寸,掛在門上,可畫年畫。桃符為長七八寸細木條,書祈福禳災之辭,歲旦插於門左右地而釘之。因此春聯應為桃板演變而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