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畫——起源於古代的門神。民間張貼的門神,號稱“神荼”、“郁壘”,意在禳災納福。唐代以後,多以秦瓊、尉遲恭為門神。隨著雕版印刷術的興起,年畫題材除門神而外,還擴大到民間傳說、戲曲故事、風俗畫,如《福祿壽三星圖》《連年有余》《老鼠娶親》《麒麟送子》等,成為常見的年畫品種。年畫是中國民間藝術的瑰寶,是中國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四川綿竹年畫、江蘇桃花塢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號稱中國四大年畫。
3.窗花——壹種民間剪紙工藝,因貼在窗上而得名。壹般為自己動手制作,如今商家也參與開發經營。窗花有色彩和剪刻工藝的不同。紅色窗花應用最廣,遍布民間。套色窗花多貼於宮殿、廳堂的大窗上。浮雕窗花融剪刻、折紙工藝為壹體,流行於甘肅、青海等地。窗花的構圖講究鏤空、玲瓏、明快,而且不影響采光。窗花多為“五谷豐登”、“貴花祥鳥”、“連年有余”之類喜慶、吉祥題材,以表達人們迎接新春的美好心願。
4.中國結——起源於遠古的結繩記事,是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