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民間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它是祝福、慶祝娛樂和飲食的民間節日,以下是我搜集整理的春節習俗,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1、辦年貨
中國的年俗文化源遠流長,全國各地衍生出紛繁多樣的過年習俗,南北迥異,各具特色。雖然各地習俗不盡相同,但是備年貨、送年禮卻是幾乎全國上下的“過年必備”。置辦年貨,包括吃的、穿的、戴的、用的、貼的(年紅)、送的(拜年)禮物等等,統名曰之“年貨”,而把采購年貨的過程稱之為“辦年貨”。辦年貨是中國人過春節的壹項重要活動。
年貨是幸福的象征,代表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年貨也是文化的傳承,承載著闔家團聚的美好情感。
2、燒炮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炮仗”壹說。即在新的壹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壹件事就是燒炮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炮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爆竹”、“炮仗”、“鞭炮”。爆竹以其強烈的喜慶色彩發展為辭舊迎新的象征符號。燒炮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壹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
3、掃塵
在民間,新年前夕有“臘月二十四,掃塵(亦稱掃屋)的習俗。民諺稱“二十四,掃房子”。民間稱做“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年前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掃塵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以祈來年清吉。
4、貼年紅(揮春)
年廿八、廿九或三十日,家家戶戶“貼年紅”(年紅是春聯、門神、橫批、年畫、“福”字等過年時所貼的紅色喜慶元素統稱)。過年貼年紅(揮春),是中國傳統的過年習俗,增添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並寄予著人們對新年和新生活的美好期盼。
5、年夜飯
年夜飯,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歲末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意頭。吃團年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壹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余)、蠔豉(寓意好市)、發菜(寓意發財)、腐竹(寓意富足)、蓮藕(寓意聰明)、生菜(寓意生財)、生蒜(寓意會計算)、臘腸(寓意長久)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壹頓晚餐。
6、守歲
除夕守歲是年俗活動之壹,守歲之俗由來已久。守歲的民俗主要表現為所有房子都點燃歲火,合家歡聚,並守“歲火”不讓熄滅,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迎接新歲到來。除夕夜燈火通宵不滅,曰“燃燈照歲”或“點歲火”,所有房子都點上燈燭,還要專門在床底點燈燭,遍燃燈燭,謂之“照虛耗”,據說如此照過之後,就會使來年家中財富充實。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壹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閑聊,通宵守夜,象征著把壹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壹年吉祥如意。
7、壓歲錢
壓歲錢,年俗之壹,年晚飯後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派發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壹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為人們認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
在歷史上,壓歲錢是分很多種的,壹般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派發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著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另壹種就是晚輩給老人的,這個壓歲錢的“歲”指的是年歲,意在期盼老人長壽。可追溯的最早壓歲錢文字記載在漢代,又叫壓勝錢,並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鑄成錢幣形式的玩賞物,有避邪的功能。
8、拜歲
拜歲,年俗活動之壹。在歲首早上迎新歲,拜祭“歲神”。“歲”又名為“攝提”、“太歲”,上古紀元星名。太歲也是民間信仰的神靈。歲以六十甲子的幹支紀年法為運轉周期,***六十位,每年有壹位歲神當值,在當年當值的太歲謂之“值年太歲”,是壹歲之主宰,掌管當年人間的吉兇禍福。拜歲是歷史最悠久的過年傳統風俗,這古俗如今在廣東,尤其在吳川壹帶仍盛行。在新年初壹辭舊迎新之際,迎新歲、拜祭歲神、接福,這壹傳統習俗自古以來代代相傳。
9、拜年
春節期間走訪拜年是年節傳統習俗之壹,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壹種方式。初二、三就開始走親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賀祝福,說些恭賀新禧、恭喜發財、恭喜、新年好等話。拜年的意義所在是親朋好友之間走訪聯絡感情、互賀新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壹年生活的美好祝福。 隨著時代的發展,拜年的習俗亦不斷增添新的內容和形式。
現在中國人過春節,不僅僅是過年,更是壹種情懷,壹種文化。春節不僅是壹年的結束,也是新的壹年的開始。全家人團圓而坐、辭舊迎新是中國人壹年四季最溫暖最溫情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