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春節海報圖片大全。春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是重要的節日,它可以帶給人們更多的思想和心靈。在設計節日的時候,壹個特殊的元素有利於人們接受這種節日。因此,對於春節海報的設計來說,我們需要創造性地使用顏色和圖案來表現節日的喜慶情感,以及文字的創意設計和形式的變形,並使用節日的色彩,使節日更具有創意。壹個優秀的春節海報設計,應該體現這樣的壹個特點:圖案的創作春節海報設計的圖案主要分為以下幾類:壹類是線條的圖案,是壹系列抽象的元素或色塊來代表節日。這樣的海報設計主要是以圖案來表現壹任天氣、壹個氣溫等信息。這樣有的人最好是有圖案,有的人可能沒有,不過他們都知道,有講座位在大阪也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怎樣制作新年圖片制作新年圖片方法如下:
1.打開輕量級在線平面設計工具“圖幫主”,點擊“新年祝福圖片設計”。
2.然後選擇“新年祝福模板”,打開之後可以看到各種新年祝福模板,選擇壹款自己喜歡的的模板樣式進行DIY。可以自由更換文字、背景色、圖片等。
3.在左側“素材”中點擊“春節”,有大量的年味十足的圖片素材選擇。
4.點擊“素材”中的“容器”,選擇壹個喜歡的容器後,把自己的照片上傳到電腦,拽到容器裏面,定制的專屬頭像拜年海報就做好了。
春節簡介:
春節是集除舊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親朋團圓、歡慶娛樂和飲食為壹體的民俗大節。春節歷史悠久,起源於早期人類的原始信仰與自然崇拜,由上古時代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在傳承發展中承載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百節年為首、四季春為先,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新春賀歲活動圍繞祭祝祈年為中心,以除舊布新、拜神祭祖、驅邪攘災、祈求豐年等形式展開,內容豐富多彩,熱鬧喜慶,年味濃郁,凝聚著中華文明的傳統文化精華。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賀歲活動,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上的差異。
春節矢量對聯動態圖片對聯矢量圖__春節_節日素材對聯又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於明代。它是壹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壹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2]民間書法高人寫春聯4-對聯推薦視頻對聯壹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部分對聯才需要押韻)。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對聯作為壹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壹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3]著名書法家李嘯先生隸書對聯創作視頻歷史淵源楹聯習俗源於中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早在秦漢以前,中國民間過年就有懸掛桃符的習俗。所謂桃符,即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壘”的名字,分別書寫在兩塊桃木板上,懸掛於左右門,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持續了壹千多年。[4]婚慶對聯源文件__PSD分層西晉時期(公元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誌。在壹千七百余年的歷史傳衍過程中,楹聯與駢賦、律詩等傳統文體形式互相影響、借鑒,歷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澱逐漸豐厚。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於桃木板上。據《宋史蜀世家》記載,五代後蜀主孟昶“每歲除,命學士為詞,題桃符,置寢門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學士幸寅遜撰詞,昶以其非工,自命筆題雲: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壹副春聯。宋代以後,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王安石詩中“千門萬戶尤眨總把新桃換舊符”之句,就是當時盛況的真實寫照。由於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到了明代,人們才始用紅紙代替桃木板,出現現代所見的春聯。據《簪雲樓雜話》記載,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後,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門須加春聯壹副,並親自微服出巡,挨門觀賞取樂。爾後,文人學士無不把題聯作對視為雅事。入清以後,對聯曾鼎盛壹時,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5]隨著各國文化交流的發展,對聯還傳入越南、朝鮮、日本、新加坡等國。這些國家21世紀初還保留著貼對聯的風俗。主要分類折疊按用途分1、春聯:新年專用之門聯。如:楊柳吐翠九州綠;桃杏爭春五月紅。2、賀聯:壽誕、婚嫁、喬遷、生子、開業等喜慶時用。如:壹對紅心向四化;兩雙巧手繪新圖。(喜聯),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壽聯)[6]3、挽聯:哀悼死者用。如:著作有千秋,此去震驚世界;精神昭百世,再來造福人群。4、贈聯:頌揚或勸勉他人用。如: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5、自勉聯:自我勉勵之用。如:有關家國書常讀;無益身心事莫為。6、行業聯:不同行業貼於大門或店內之用。如:欲知千古事;須讀五車書。(書店)雖是毫發生意;卻是頂上功夫。(理發店)歡迎春夏秋冬客;款待東西南北人。(旅店)7、言誌聯:道出誌向之用。如:寧作趙氏鬼;不為他邦臣。對聯折疊按字數分1、短聯(十字以內)2、中聯(百字以內)3、長聯(百字以上)等。折疊按技巧分1、對偶形式: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流水對、回文對、頂針對等。2、修辭手法:比喻、誇張、反詰、雙關、設問、諧音。3、用字技巧:嵌字、隱字、復字、疊字、偏旁、析字、拆字、數字等。4、邏輯結構:並列、轉折、選擇、因果。折疊按位置分1、楹聯:掛於楹柱之上,住宅、機關、廟宇、古跡等處所用。2、門聯:貼於大門之上。3、中堂聯:掛於客廳、居室醒目處配合字畫的對聯。折疊按聯語來源分1、集句聯:全用古人詩中的現成句子組成的對聯。2、集字聯:集古人文章,書法字帖中的字組成的對聯。3、摘句聯:直接摘他人詩文中的對偶句而成的對聯。4、創作聯:作者自己獨立創作出來的對聯。按藝術特點分對聯疊字聯:同壹個字連續出現。復字聯:同壹個字非連續重復出現。頂針聯:前壹個分句的句腳字,作為後壹個分句的句頭字。嵌字聯:包括嵌入序數、方位、節氣、年號、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藥名)等。拆字聯:將聯中某壹合體字拆成幾個獨體字;有人細分為“拆字、合字、析字”等。音韻聯:包括同音異字、同字異音和疊韻。諧趣聯:取詼諧幽默之意。無情對:上下聯意思毫不相幹,但每壹個字詞卻對仗工整。多數無情對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時歸入諧趣聯。回文聯:順讀,倒讀,意思完全壹樣。最長的對聯:作者是清末江津的秀才鐘雲舫,於清光緒三十年(西元1904年)在成都獄中為抒發憤懣而寫。書寫格式對聯源文件_春節_海報設計1、要字數相等,斷句壹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不多不少。2、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即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3、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壹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4、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銜接,但又不能重覆。5,張掛的對聯,傳統作法還必須直寫豎貼,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顛倒。6、與對聯緊密相關的橫批,可以說是對聯的題目,也是對聯的中心。好的橫批在對聯中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相互補充的作用。基本特征1、獨特性和普遍性的統壹。人們普遍認為楹聯是中國最獨特的壹種文學形式。其獨特性主要表現在結構和語言上。楹聯可稱之為“二元結構”文體。壹副標準的對聯,總是由相互對仗的兩部分所組成,前壹部分稱為“上聯”,又叫“出句”、“對頭”、“對公”;後壹部分稱為“下聯”,又叫“對句”、“對尾”、“對母”。兩部分成雙成對。只有上聯或只有下聯,只能算是半副對聯。許多對聯,特別是書寫懸掛的對聯,除了上聯、下聯外,還有橫批。橫批在這種是對聯中是壹個有機組成部分,它往往是對全聯帶有總結性、畫龍點睛或與對聯互相切合的文字,壹般是四個字,也有兩個字、三個字、五個字或七個字的。從語言上看,楹聯的語言既不是韻文語言,又不是散文語言,而是壹種追求對仗和富有音樂性的特殊語言。楹聯這種特殊的“語言──結構”方式,完全取決於漢語言及其文字的特殊性質。這種“語言──結構”的獨特性使得楹聯創作在構思、立意、布局、謀篇上迥異於其它文學形式。同樣的客觀對象和內容,楹樣總是設法從兩個方面、兩個角度去觀察和描述事物,並且努力把語言“整形”規範到二元的對稱結構之中去。2、寄生性和包容性的統壹。所謂寄生性,指楹聯本從古文辭賦的駢詞儷語派生發展而來,小而言之,它就是壹對駢偶句,因此,它能寄生於各種文體之中。詩、詞、曲、賦、駢文,乃至散文、戲劇、小說中都有工整的對偶句。反過來,楹聯又具有極大的包容性。它可以兼備其他文體的特征,吸收其他文體的表現手法,尤其是長聯和超長聯,簡直能集中國文體技法之大成。諸如詩之精煉蘊藉,賦的鋪陳誇張,詞之中調長調,曲的意促爽勁,散文的自由瀟灑,經文的節短韻長等等,皆兼收並蓄,熔鑄創新。3、實用性和藝術性的統壹。楹聯是中國古典文學形式的壹種,理所當然具有文學性和藝術性,它以詩、詞、曲等前所未有的靈活和完美而體現了中國文字的語言藝術風采。對聯之美在於對稱、對比和對立統壹。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十引《復齋漫錄》記載;晏殊壹次邀王琪吃飯,談起他壹個上句:“無可奈何花落去”,恨無下句。王琪應聲對道:“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大喜,於是把這個絕妙對句寫進了《浣溪沙》壹詞。楊慎稱這個對句“二語工麗,天然奇偶”。這就是對聯的藝術魅力。楹聯的藝術性,可以當代學者白啟寰壹副對聯來概括:對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諷可歌,媲美詩詞、曲賦、文章,恰似明珠映寶玉;聯本大觀,源遠流長,亦莊亦趣,增輝堂室、山川、人物,猶如老樹燦新花。4、通俗性和高雅性的統壹。對聯雅俗***賞,沒有壹種文學形式,象楹聯壹樣,上為學者文人,下為婦人孺子所喜聞樂道,既可走進象牙之塔,又能步入隴畝民間,既是陽春白雪,又是下裏巴人。這種奇妙的合壹,原因在於楹聯是壹種既簡單又復雜、既純粹又豐富的藝術。楹聯的規則並不復雜,尤其是對語言的色彩、風格,對題材、內容都沒有什麽要求,它壹般很短小,又廣泛應用於社會生活,不象其它文學形式戴著壹副高雅的面孔,它易學、易懂、易記,也不難寫。只要對得好,無論語言之俗雅,題材之大小,思想之深淺,皆成對聯。楹聯俗而能雅,而且是大雅。楹聯固規則簡單,形式純粹,但其對道、聯藝,卻博大精深,沒有止境。5、嚴肅性和遊戲性的統壹。楹聯歷來被很多人視為筆墨遊戲,雖為偏見,但也說明了楹聯具遊戲性的特點。由於楹聯追求對仗,自然是對得越工穩,越巧妙越好。這其中既是文學創作,又包含了思維遊戲和語言遊戲的成份。如果單純向對得工、對得巧上發展,就純粹變成了壹種語文鬥才和思想鬥智。事實上,純以逗樂諧趣、鬥智試才為目的遊戲性楹聯也不少,它往往借助漢字音、形、義某壹方面的特殊情況,運用各種修辭手法和別出心裁的奇思異構撰寫而成。主要格律折疊藏字格也叫“闕如格”,聯中有意識地將某些字略掉,含蓄巧妙地表達某種意思。如:上聯:二三四五;下聯:六七八九。橫批:南北此聯的寓意:缺壹(衣),少十(食),沒有東西。拆字格拆字,就是將聯中某壹合體字拆成幾個獨體字。如:上聯:張長弓,騎奇馬,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單戈獨戰。下聯:偽為人,襲龍衣,魑魅魍魎,四小鬼鬼鬼犯邊,合手即拿。折疊疊字格翠翠紅紅,處處鶯鶯燕燕風風雨雨,年年暮暮朝朝折疊復字格將壹個或幾個字按照某種規律,重復出現多次。寇準與友同出遊,出對曰:水底月為天上月。無以相對。楊大年剛好趕到,便答道;眼中人是面前人。眾皆喝彩。折疊回文格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據說清代北京有個“天然居”酒家。乾隆微服出遊,進店喝酒,忽而想到這副回文對,非常得意。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後又將這副對聯作為上聯,然而他想不出下聯,讓紀曉嵐對,紀曉嵐道: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折疊集句格用古文、詩詞中的句子合成的對聯。讀書破萬卷(杜甫)落筆起群英(李白)折疊頂針格樓外青山,山外白雲,雲飛天外池邊綠樹,樹邊紅雨,雨落溪邊對聯章法章法,是篇章結構的方法。有章法,篇章才完整、緊密、和諧,中心意思才鮮明突出;無章法,就會淩亂、松散、殘缺,不成篇章,中心意思不明,甚至不知所雲。折疊又對又聯對聯的基本章法,是又對又聯。對,是對立的兩個事物,或壹個事物的兩個方面;聯,是兩者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相互促進,統壹起來,表達壹個主題。對聯的基本章法,完全合乎哲學上對立統壹的規律。對聯章法跟分上下片的詞有相似之處,上下聯內容不宜重復雷同,來回糾纏,應各有所側重,分工合作。上下聯分工,根據所寫對象而有各種情況:1.寫景狀物景物有空間狀態、時間狀態。空間有遠近、上下、前後、大小等。時間有朝暮、晝夜、冬春、今昔等。另有動靜、聲色、常變等不同狀況。就具體對象來說,有天地、陸海、山水、雲林、泉石、自然物與建築物等。建築物中有樓亭、房寺,植物中有桃杏、松杉等。如此推演,關於景物對立的兩面無窮無盡。上下聯可以這樣分工,如壹寫空間狀態,壹寫時間狀態;壹寫遠,壹寫近;壹寫聲,壹寫色;壹寫泉,壹寫石;壹寫樓,壹寫亭;壹寫眼前實景,壹寫想像或從前的虛景。這***同表現景物的特征。例如九龍青山禪院聯:十裏松杉圍古寺;百重雲水繞青山。上聯寫近景、靜景,將自然景觀與千年禪寺結合起來,顯得寧靜肅穆。下聯寫遠景、動景,四面雲霧繚繞,無限空闊,水環波湧,使青山很有氣勢。上下聯就這樣相互配合,相互映襯,使雲水松杉環繞的青山禪院超凡拔俗,氣象萬千。2.寫入敘事上下聯的分工和各自側重點,可以壹說別人,壹說自己;壹寫事,壹抒懷;壹實,壹虛。同是說別人,上下聯可以分別寫品德與事功,或品德與才學,事功與生活,公與私,言與行,文與武,喜與惡,有與無,得與失,今與昔,生前與死後,現在與未來等。同是寫人文事,上下聯可以分別詩與文,經與史,詞與賦,書與畫,詩文與書畫,琴與棋,師授與友評等。例如唐景崧(壹說丘逢甲)撰臺灣鄭成功祠聯:由秀才封王,撐持半壁舊河山,為天下讀書人頓生顏色;驅外夷出境,開辟千秋新世界,語中國有誌者再鼓雄風。全聯贊頌民族英雄鄭成功的事功,上下聯仍有分工。上聯寫他前壹段抗清,下聯寫他後壹段驅夷,即驅逐荷蘭殖民者出臺灣。壹是“撐持舊山河”,壹是“開辟新世界”;壹重在過去,壹重在影響未來;上聯贊揚他的功績,下聯提出對後輩的希望:對鄭成功作了全面的肯定和頌揚。主題是上下聯的交匯點、接軌處,是上下聯聯接的紐帶。寫作對聯,如能把握主題,切合題意,上下聯各有側重,***同表達壹個中心意思,也就做到了又對又聯。折疊起承轉結起陰轉結(合),本是詩文的章法,對於對聯,有參考價值。絕句詩每首四句,依次是起、承、轉、結。對聯中的二句聯,全聯四句,也可以這樣看。例如朱元璋贈徐達聯:破虜平蠻,(起)功貫古今名第壹;(承)出將入相,(轉)才兼文武世無雙。(結)全聯二句的對聯,自然不可能完全具備起、承、轉、結,離首即尾,只有起、結。上聯起,就擔負了“起、承”的雙重任務;下聯結,就擔負了“轉、結”的雙重任務。上聯必須起好,下聯必須結好。中長聯,半聯相對完整,自有起、承、轉、結。如上邊千山祖越寺聯,半聯四句,上聯“水界遼河”是起,“山通華表”是承,“歷數代毓秀鐘靈”是轉,“真乃東都勝跡”是結。下聯照此類推。對於長聯,尤須註意全聯和半聯的層次結構,註意全聯和半聯的起、承、轉、結;否則閱讀抓不住要領,寫作客易蕪雜淩亂。孫髯所撰大觀樓長聯,情文並茂,在章法上也足堪為法。折疊編輯本段創作規則折疊對仗李元明-對聯-淘寶-名人字畫對聯是要成“對”的,即由上聯和下聯所組成。上下聯字數必須相等,內容上也要求壹致,亦即是要上下聯能“聯”起來,兩句不相關聯的句子隨便組合在壹起不能成為對聯。對聯壹般都是豎寫,上聯末字(仄聲)貼在右邊(上手),下聯末字(平聲)貼在左邊(下手)。對聯的對仗,雖然與詩有相同之處,但它比詩要求更嚴。對聯有寬對和狹對之分。寬對只要求上下聯內容有聯系即可成聯,而狹對則要嚴格按《笠翁對韻》的標準來撰寫。不過在實用對聯中,采用寬對較多,而狹對則往往因為對仗的要求太嚴,束縛了人們的思維,有因文害意之嫌,故而很少應用。折疊平仄對聯的平仄規律,與詩基本相同,壹殷套用詩的壹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基本法則。斷定對聯的上下聯,除從聯文的內容中去辨別,更為重要的是從聯文字尾的平仄聲去判定。對聯嚴格規定上聯末字用仄聲,下聯末字用平聲。後人稱這種規則為仄起平落。古來有很多語言學者對古漢語四聲,作了較為詳盡的闡述,如釋真空在《玉鑰匙歌訣》壹書中,作了如下的分析:1.平——平聲平道莫低昂。讀時發音平和、尾音長,有余韻。2.上——上聲高呼猛烈強。讀音響亮,聲音短促,無尾音。3.去——去聲分明哀遠道。去聲讀音宛轉,尾音短,高昂。4.入——入聲短促急收藏。入聲讀音質樸而急,收音短促,低沈,無尾音。折疊結構對聯除要求押韻和對仗外,詞組和結構也是有壹定規則的。如:單組,四字結構:上聯:知足常樂;下聯:能忍自安。對聯上下聯的詞組和結構,應保持壹致和統壹,上聯是動賓結構,下聯也就必須是動賓結構的詞組,如“搖紅;滌翠。”上聯是偏正詞組,下聯也必須以偏正詞組與之相對,如“同心結”與“並蒂花”,就是相同的詞組結構。在謀篇布局對聯詞組時,壹定要註意上下聯的詞組結構必須相同,這亦是對聯作者必須遵循的壹條重要規則。